副刊风情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副刊风情

微信扫一扫分享

走读三江——丰和
2017-06-19 14:11

□  沈伟富

丰和在新安江南岸,是由原来的四峰、上何、下河三个村合并而成的,村名也从三个村的村名中各抽取一个字,经过改造,把“峰”改造为“丰”,把“何”与“河”改造为“和”,就成了现在的“丰和”,寓“丰收祥和”之意。

四峰在马目山北麓,村的四周环绕着回石、钻头、毛垄和九峰四座山峰,故而得名。清道光年间的选贡生胡桂芬有“梅城八景数层峦,争似名峰九叠看”的诗句描写这里的景观。

在马目山的半山腰上,有一块山地,形似戏台,当地人又叫它塔顶。南宋时,有个姓陈名光惠的人,从河南辗转南下,寻找生计,最后在这里落脚。这是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地方,山上有的是地,可以自开自种,陈氏后人在此发展成一个小小的村落,叫陈家山。

陈家山的下面是孙家人的地盘。

说起孙家,建德人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为在这里居住的是三国时,东吴大帝孙权的侄子、建德侯孙韶的后裔。

孙韶(188—241),原姓俞,从小跟随伯父俞河帮助孙策、孙权打天下,深得孙策、孙权的器重。孙策死后,孙权称吴王,赐俞河姓孙,俞韶也同时成了孙韶。建安九年(204),孙河被杀,年轻的孙韶收拾伯父孙河的余部,继续转战江南大地,被孙权任命为承烈校尉,后任广陵太守、偏将军。黄武四年(225),孙韶被封为建德侯,食邑就在现在的建德,从此建德县诞生。当时的吴国首都在建业(今南京)。孙权的意思是,他要在这里创建东吴大业,而让孙韶在建德建功立德,可见,孙权对孙韶是何等的器重。

孙韶的后裔世居富春郡(今富阳县城)。五代时(907—960),一个叫孙皆发的孙韶后人娶了建德人何氏,生了五个儿子,其中第五个儿子孙之名,由郡城(富阳县城)迁居到外婆家附近,也就是现在的孙家,并发展成一个纯孙姓的小山村。孙家人把自己卜居的地方称作大山,他们的家谱叫《大山孙氏宗谱》。现在,村里还有一座孙氏宗祠——富春堂,村口的古樟下有座“建德侯庙”。

元至治三年(1323)九月,新昌教谕萧品望游大山时,写下过这样一段话:“入其境,宛然水秀而山青,继而造其庐,蔚然地灵人杰,及至询其俗,则又群然父慈而子孝,兄友而弟恭……”可见,孙家村自古以来,不仅山水秀丽,而且地灵人杰,民风淳朴。

我们再回过头来,说说孙之名的外婆家——上何何家。

上何在孙家村外的山口。早在唐朝时,淳安有个姓何,叫何建高的人,家里很穷,四处漂荡,以放鸭子为生,哪里天黑哪里歇,哪里饿了哪里吃。有一天,他赶着一群鸭子,沿新安江东下,来到马目山脚,这时,天已经黑了下来,而且又冷,何建高就在田埂头生起一堆火,在这里过夜。

第二天,何建高醒来,准备离去,却发现昨晚生的那堆火不仅没有灭,而且还很旺,他知道,这里的地气旺,是个可居之地,于是就在此搭棚定居,娶妻生子。从那时起,何氏后人越发越多,渐渐就形成了一个村坊,当时的村名叫埂头。

何家是个非常讲究友孝的家族,据《何氏宗谱》记载,宋末元初时,何家有五百多人口,令人称奇的是,这五百多人居然没有分家,而是一起吃饭,一起劳动。到了明成化年间,何家还是“一门六百余指,皆同居共食,庭无闲言”。自宋末元初至明成化年间的两百多年中,何家已经是九世没有分过家了,当时的严州知府张永川闻知此事后,上表朝廷,明宪宗朱见深特批赐建“九世同居”牌坊一座,以“旌其门”。

明成化年间的何家掌门人何永敬有兄弟四人,何永敬常把三个弟弟叫到跟前,跟他们说:“吾家经孝义著闻,自高祖至吾,相继不附,若等承之勿替。”

其弟何永庆与侄儿何斌,常“输粟赈饥”,深得远近民众的拥戴。何永敬的五世孙何渥,于明弘治壬戌(1503)中进士,授高安县知县,也是一个“清廉爱民,不为私富”的好官。

到了明隆庆年间,知府戈九畴再次旌表何家为“义门”,从此,村名就从埂头,改为何义门,现在则叫上何。到了清光绪年间,就连整个马目乡也因之而改名为亲睦乡。

陈家山、孙家、上何等村人进出,一般都要经过下河梁。由于这里河滩宽阔,船不易靠岸,人们就用两块长约五米,宽约三十厘米的茶园石板,拼成一道类似石板桥一样的梁,从岸上搭向河里,作为人们上下船的桥梁,叫下河梁。岸边的一个小村也因之而得名下河梁。

下河梁村大致呈圆形,坐落在新安江边,由于人来人往,倒也兴盛过一时。后来水路衰落,村也因此而变得冷清,只有村里尚存的几幢老式楼房还依稀能够说明这里曾经的兴盛。

 

 

责任编辑: 蔡志荣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