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风情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副刊风情

微信扫一扫分享

走读三江——前陵
2017-10-16 14:37

□  沈伟富

柞岭是岩峰的一个余脉,因岭上长满了柞树而得名。柞岭自南向北,蜿蜒而下,到了中段,开了个小叉,形似一把剪刀,前陵村正好处在这个叉口上。因这个叉开得不深,山源短,几天不下雨,流经村庄的小溪就要断流,所以当地人把柞岭称作干岭。“干”的繁体字是“乾”,后读成qián岭,又写作乾陵。这是乾陵村名由来的又一说法。

关于乾陵这个村名的由来,还有一种说法:村庄正对着大溪北面的一座山——前溪山,因这座山在村的前面,所以又叫前山(岭),村以岭名,称前岭,后写作乾陵。

乾陵是个古老的村庄。据说最早在此居住的是丁家。但不知什么原因,丁家衰败了。现在,村里已经没有了姓丁的人,倒是何姓占了多数。

何姓约在元末明初始居于此。因元明之际兵戈四起,村庄又处在大路的边上,深受扰乱,因此发展缓慢。到了明中叶之后,这里才形成一个以何姓为主的大村庄,并开始修建宗祠。何氏宗祠与村里的大部分房屋一样,坐东朝西,背倚青山,门前一口池塘。民国三十年,施家乡成立,乡政府设在乾陵村,其办公地点就在何家祠堂。这座祠堂直到上世纪末还巍然屹立在村子的中间。后因年久失修而坍塌,大小石板、石础等散落一地。

何氏的家规之严,是远近闻名的,尤其是清嘉庆年间(1796—1820),村中出了一位节妇,让整个乾陵蜚声北乡乃至整个建德。这位节妇姓徐,是乾陵村何秉心的妻子。

何秉心,生卒年不详,家有薄田数亩,平时好读圣贤之书,娶妻徐氏。夫妻相濡以沫,琴瑟和鸣。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不到三十岁的何秉心突然病逝,徐氏哭得死去活来,几次要寻短见,誓与其夫同赴黄泉,幸而她的一位孀居的姑子苦苦相劝,才勉强打消了死的念头,并与姑子一同操持家计,赡养公婆终老,抚养儿子何熙载长大成人。公婆及姑子相继去世后,徐氏恸哭不已,与儿子一起,按照当地的礼节,安葬了公婆及姑子。这件事被当时的建德县令知道了,县令再把此事往上禀报,嘉庆七年(1802),朝廷批复在乾陵村口为徐氏建“节孝坊”一座,以旌表她既节又孝的德行。徐氏一直活到七十七岁,无疾而终。这座“节孝坊”在乾陵村口也立了一百六十多年,于上世纪中叶被推倒,石构件散失殆尽。

乾陵村的东面,也就是上梓坞的坞口也是一个古老的村庄——坞口,一支来自乾潭祖家的王氏首先在此建村,并在村中挖了一口与祖家一模一样的半月塘,这在《王岩》一文中已经介绍过。

乾陵村的西面,也就是柘坞口的一个村历史相对较短,村里人大多是一百多年前从福建、江西等地来此拓荒的移民。当时,这批移民先是在山之东麓搭蓬而居,故称大蓬,后改为东山。

东山的对面也是一个由移民组成的村落,这些移民分散在三四个山垄中。为了灌溉,他们在山垄中开挖了许多水塘,故称百塘垄,现又写作柏塘垄。

相对于这几个村而言,位于前溪山东麓的渡息桥倒是一个历史比较悠久的村坊。

走进这个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村口的三棵古樟,以及古樟下的一座古桥和古桥下的一泓清波。320国道修建之前,一条古道就从村前通过。在古桥修建之前,往来行人都从这里涉溪而过,一到雨季,溪水暴涨,人们就借助系在溪边三棵樟树上的木排渡溪。这三棵樟树呈三角形排列,分列于溪的两岸,南边一棵,北边(也就是村口)两棵,系木排的绳子也呈三角形,系在三棵树的根部,有人渡溪时,木排就在这三棵樟树之间循环往来,成为这条古道上一道特有的风景。后来,据说村中一位姓杜的媳妇见如此渡溪非常麻烦,就一人出资,在溪上建起了一座石桥,才结束了以木排渡溪的历史。因此,关于这个村叫渡息桥的说法就有好几种了。一种认为:村口溪上的这座桥是杜家媳妇出资建的,故名杜媳桥(谐音渡息桥),《建德地名志》上也是这么说的;另一种说法是:因溪上建起了桥(是否杜家媳妇所建,不得而知),结束了以木排渡溪的历史,故名渡息桥;还有一种说法是:村里人把村口的这条溪叫做大溪,所以,把溪上的这座桥也叫做大溪桥,以当地的口音,“大”“渡”音同,故而读作渡溪桥,后讹为渡息桥。

渡息桥村里以郭姓为主,他们是从葛塘分迁过来的。据村里的老人回忆,村口原有一座水口庙,往来行人爱在庙前暂歇,村里人也爱在这里听南来北往的人讲各地的故事,所以,水口庙前是村中最热闹的地方。现在,这里还有几株古柏,一株古银杏,这些都是当年庙边的遗物。特别是那株古银杏,它的根部已经烂得只剩下一小块朽木,奇怪的是,从这块朽木上长出来的新枝又成为一棵参天大树,而且枝头挂满了成串的果子。站在这棵树下,你才真正领会到,什么叫枯木逢春。

 

 

责任编辑: 蔡志荣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