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风情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副刊风情

微信扫一扫分享

走读三江——王岩
2017-10-16 14:30

□  沈伟富

王岩是由原王家、岩下两村合并后形成的一个新村,村名也从两村中各取一字组合而成。

王家所在地原叫上梓坞(与之相对应的是下梓坞),后因王姓迁入而改名王家。

王姓约在明朝初年从乾潭祖家(我们将在《万龙》一文中详加介绍)分迁到上梓坞口(即现在乾陵村坞口自然村)居住,其始迁祖是王文光、王文跃兄弟俩。因王姓的祖居地祖家村里有一口半月形的水塘,分迁到坞口的王氏,也在村里开挖出一口半月形的水塘,意为告诫子孙不忘祖居地。有人说,每到八月中秋,能在各自的半月塘中,看到另一个半月塘。

王家在坞口发展成一个大家族后,因其田产大多在上梓坞深处,所以,又有一支王姓迁到坞底,这支内迁的王氏很快又发展成一个规模不小的纯王姓的村庄,并在村中心建造了祠堂,自成一派。以致后人只知王家,而忘了上梓坞这个地名。

王家背依梓山,坐东朝西。村前田畈成片,村后青松回护。村口原有一座水口庙,现在,水口庙早已不见了踪影,只留下古樟一棵。这棵古樟的树冠直径达三十多米,从远处看,就像一柄兀立在田野中的绿伞,是上梓坞中一道亮丽的风景。村中现存王氏宗祠一座、王氏旧居一座,都是清末建筑。尤其是那座王氏旧居,在历经一百多年的风雨之后,已经衰朽不堪,若不加以修护,将有很快坍塌的可能,那么,村中仅存的一点旧时记忆,也将随之消失殆尽。

由于战乱等原因,坞口的王家反而凋零下去,现在村中的姓王已经不多。

其实在王氏内迁之前,上梓坞里已经有一支杨姓首先在此居住了。

杨氏始迁祖杨京诰,字名园,《杨氏宗谱》上称之为阡一公。元朝末年,杨京诰由兰溪杨塘先迁到桐庐孝泉乡,也就是现在的杨家园。几年后,又迁到建德“芝川乡太平里之上梓桥头”,因上梓桥头离坞口大道不远,常被元明之际的兵戈所扰,所以杨京诰又把家安到离坞口较远的坞中大塘边,也就是现在的杨家。

杨京诰所选的这个地方,是坞中最为开阔的地段。杨家也是背靠梓山,面朝村西的田畈。600多年来,杨家人牢记先祖遗训,建宗祠、修家谱,忠厚传家。可惜的是,杨氏宗祠已经于上世纪中叶被毁,宗谱虽得以保存,但也已近一个世纪没有续修,而且原谱也已破损严重,若不妥善保存,也有失传之危险。

上梓坞的深处原为王家的山产。一百多年前,一些来自福建、江西,以及本省丽水等地的移民相继迁至山上开荒种地,搭棚居住。1934年,山上发现了石煤矿,这些移民又下迁到山脚集中居住,由此而形成的一个新村就叫下坞岭脚。

大坞岭原是一个风景清幽的地方,山上原有一座古寺,所以大坞岭脚又叫寺坞。至于这座古寺叫什么,当地人已经记不起来了,他们只记得寺的两边各有一块平地,左边的一块平地叫钟坪,右边的一块平地叫鼓坪。以前,两块平地上各建有钟楼和鼓楼,两座楼把古寺衬托得更加雄伟壮观。

相传安仁施家也有一个叫寺坞的地方,坞中也有一座古寺。据说这座寺中的和尚不守僧道,常常把前来烧香拜佛的颇有几分姿色的妇女关押起来奸淫,此事在当地民众中引起很大的不满,朝中得知此事后,派人来查,结果派来的人一路查问到了上梓坞的寺坞里,并很快就把整座古寺连同钟、鼓二楼一起全铲为平地。奇怪的是,在古寺被铲的同时,天突然下起了大雨,山里很快洪水暴发。钟楼里的那口大铜钟竟随着山洪一起冲下山来,一直流到富春江里,最后在杭州被人捞起,并抬到净寺中保存。此事在王家流传极广,几乎人人皆知。还说那口大铜钟在冲出山外之前,曾在村前的一口水塘边浮起过,后又在桐庐的桐君山下浮起过,只是没人把它及时捞起,最后只好远走杭州……

从王家往西翻过一座山,又进入另一山坞。因这个山坞的深处有一座高入云端的山峰——乌岩峰,山间遍长柞树,故名柞坞,后讹为柘坞。

明弘治年间(1488—1505),徽州深渡一个叫刘富(《刘氏宗谱》上称之为广一公)的商人,带着他的堂弟(《刘氏宗谱》上称之为广三公),往来严州一带做生意。这对堂兄弟在生意之余,爱游山玩水。有一次,刘富与堂弟一路游玩到乌岩峰下,觉得这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是个避世安居的好地方,于是就在乌岩峰下“挈家而迁居焉”。而他的堂弟则在富阳的大源堰口定居。

刘富的后人在乌岩峰下发展成一个以刘姓为主的村庄,村名叫岩下。这支刘氏的名号称岩峰刘氏。

但岩下毕竟地盘不大,随着刘氏的发达,他们不得不另觅他处。到了清中期,一支刘氏从岩下外迁到坞的中段,也就是柘源,建立了一个新的以刘姓为主的村庄——刘家,这样,整个岩坞中,基本上是刘家的天下。

王岩村除了大坞岭脚外,基本上是一个村就是一个家族,而这几个家族又都在两个坞的深处,是典型的“山村”。

 

 

责任编辑: 蔡志荣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