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风情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副刊风情

微信扫一扫分享

走读三江——沛市
2017-10-23 09:55

□  沈伟富

沛市不是市,是个村,当地人戏称其为“村级市”。

沛市紧临320国道,旧时的杭(州)严(州)徽(州)古道也从村前过。所以自古以来,这里是个热闹的地方。

沛市这个地名的由来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姓潘的人在古道边开了一爿小店,店前人来人往的,人称潘市。因在当地人的口中,“潘”读作pèi,所以写作“沛市”。还有一种说法是:这里以前也设有一个驿站,一到傍晚,往来行人在此歇脚,人一多,就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夜市,这个夜市只有半边短短的街,人称半市。当地人把“半”读作bēi,后衍为pèi,故而得名沛市。

大约在明后期,一个姓唐的淳安人来到沛市的边上,向人租田地种甘蔗、花生、番薯等,每天晚上,他把这些东西拿到半市去卖。特别是番薯,在那时还是个新鲜东西,很受路人的喜爱。这个姓唐的人就在当地立住了脚跟。他的子孙也秉承其祖之业,一边种地,一边做生意。慢慢地,这里就形成了一个以唐姓为主的小村,因村庄离驿站不远,人称站边。

站边村的对面,也就是西面,有座南北向的山坡,当地人称之为西山。西山之下,有村依山而筑,自北而南,一字排开,这就是西山畈。这个村里的居民是一百多年前,从各地迁来的移民,站边人非常友好地接纳了他们,并与他们共同耕种着两村之间的那畈粮田。

与站边隔320国道相望的一个小山坞里也同样居住着一批从各地迁来的移民。不过,在这批移民迁来之前,这里本有一个古老的小村,因一百五十多年前的那场太平天国运动,让这个村里原有的居民十死八九,留下了大量的房舍和土地,这成了后来移民赖以栖身之根本。

因这个小山坞里曾有大量的参天柏树,故名柏林坞。现在,村后的古柏虽然一根都没有了,但是留在村口的那几根古柏,依然还能让我们想象着当年这里曾有过的幽深。在村口立着的除了三四棵古柏外,还有一棵古枫和一棵古银杏。特别是那棵银杏树,它不仅高大,而且树身上长有很多下挂的树瘤,形似溶洞中的石钟乳,非常奇特。

说起这棵银杏树,村里的一些老人还煞有介事地说,这是很久以前,一个在西域做官的村里人从印度带回了树苖,种在村口,到如今已经不知有多少年了。还说这个人一共带回了六棵树苗,除一棵种在村口外,还在钦堂、渡息桥、乾潭、程头、胥岭各种了一棵。现在,除了乾潭的一棵已经不见了,其他五棵都还在。

在沛市和站边之间,有个“畚斗”形的山坞,“畚斗”内横亘着一个呈梯形的小水塘,所以这个“畚斗”形的山坞就叫横塘坞。

这是一个相对冷清的小山村。上世纪中叶,一对年轻夫妇来到这里,以剃头为生,后在此安居。无论谁问他们从哪里来,他们都以“呵呵”二字来回答。久而久之,人们再也不问了,只是头发长了,找他们剃去。直到解放后,他才向人公开自己的身份:他叫邱福清,文成县人,曾任金萧三五支队地下联络员,在革命工作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因被国民党发现,连夜逃离文成,辗转来到建德,以剃头为掩护,在横塘坞安居下来。因为他的革命工作是高度保密的,所以,他的身份一直得不到组织的认可。后在原浙江省省长柴松岳的证明下,才恢复了他的组织关系,并享受相应的生活待遇,2011年因病去世,享年88岁。小小的一个横塘坞,还是一个“红色村”。

翻过“畚斗”,山后又是一个村坊,而且还是一个比较大的村坊——下舍。

约在清朝中期,有一对何姓兄弟从前陵分迁到这里。弟弟住在上首,称上舍;哥哥住下首,称下舍。后因上舍人丁不旺,村庄衰落,下舍则越来越兴,渐成一个大村。

和附近的几个村坊一样,下舍村也把一座神像寄供在安仁的侯公庙里,每年的十一月初八,村里组织人马,到安仁把神像抬回来,供在村里的庙中,全村开始过“时节”。

下舍村的时节过法也和其他村差不多。年初时,把村里的“堂中田”交给某户人家种,然后由这户人家养一头猪,到了过“时节”这一天,把猪杀了,抬到庙里去供神像。供完之后,再把猪肉分给每家每户。每户人家把这块猪肉煮熟了,端到堂前,先供自家祖宗,然后再用来招待客人。

与其他村坊略有不同的是,下舍村的“时节”一年有两个,还有一个是在农历六月,至于是哪一天,每年都不相同,由村里的“头首”商议后确定。一般是在大家都把田种好之后。这个“时节”不抬神像,不分猪肉,只是请几位道士到庙里做几天道场,大意是祈求在未来的日子里风调雨顺,庄稼丰收,家家平安。

现在,杭新景高速公路从村前经过,高速桥正好成为村庄的大门,桥下的场地整洁凉爽,已成为村里人,特别是老年人平时休息的好去处。

 

 

责任编辑: 蔡志荣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