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风情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副刊风情

微信扫一扫分享

下包(上)
2017-12-25 14:19

胥源溪出下吴后,一路拐弯抹角,在溪中形成了很多大小不一的水潭,所以,自下吴至下包这段胥溪又有一个别名——潭溪。

元天顺年间(1328),分水和溪(今属桐庐)人章杰翻过胥岭,来到潭溪边的丰乐山下居住。当时这里有座英烈庙,内祀伍子胥,但当地人习惯称之为潭溪祖庙,或直接叫大庙。古人有诗咏大庙之巍峨及庙内钟声之悠扬:

庙貌巍峨万古新,传名忠孝显英神。

一乡社鼓渊渊奏,虔奉香花赛仲春。

寺趣清闲八德宗,心祛名利透昙容。

响晨唤醒迷途客,应识禅堂彻晓钟。

章杰后人在大庙前繁衍成村后,村名就叫大庙前。

章杰的孙子章兰潜心岐黄术,一生悬壶济世,救死扶伤,成为远近闻名的民间郎中,深受源里源外人的尊敬。章兰死后,人们把他的塑像也供奉在英烈庙内,与伍子胥一同享祀。

丰乐山下的章氏兴盛起来后,改大庙前为章家。

章家北面的潭溪边曾居住着一支严子陵的后裔,村名叫严村。明成化年间,严氏家族式微,有一支章杰后人迁到严村,取代了严家,成为这里的新主人,改严村为上章。

章家的下首有两个由杨姓人所建的村落,位于上首的叫上杨,位于下首的叫下杨。与严村的严姓一样,上杨、下杨的杨姓先后凋敝,一支包姓人从芝峰迁到下杨,成为下杨新的主人,改下杨为下包。新中国成立后,下包村成为乡政府所在地,下包乡由此诞生。下包这个历史并不长,规模也不算大的村庄一跃而成为胥源中名声最大的一个村,以至胥源又名下包源,胥溪又叫下包溪。

比起章家、下包来,钱家的历史可谓久矣。

早在南宋嘉熙年间(1237—1240),余姚人钱伯英首先来此定居,后繁衍成村,称钱家。

钱伯英,字宇公,中进士后,授南京府上元(今江苏江宁)县令。自唐朝起,上元县就是南京下辖的一个县,也是南京的别称之一。唐宋以来,上元与江宁一直同城而治,同为南京的母县。所以,钱伯英虽为上元县县令,其地位却在其他县令之上。当时的宋室朝政被奸相贾似道把持着。钱伯英屡次上书,劝谏贾似道,要以天下为重,结果得罪了贾似道。贾似道虽然没有直接撤钱伯英的职,但钱伯英的小鞋是穿够了的。一怒之下,钱伯英挂冠而去,不当这个县令了。

他回到故里余姚,巧遇秀才吴栻,两人一见如故,并相约逆钱塘江而上,同游富春江。当他们一路游玩到胥口,见一湾碧水自北而来,便舍舟登岸,溯胥溪而入。他们走过一山又一山,越走越觉得有一种入了桃花源的感觉。当他们来到一片地势相对开阔的地方,钱伯英对吴栻说,我不想走了,我要在此隐居。

不久后,钱伯英真的就带着家小,来到这里,在胥溪边择一处临溪的地方住了下来。

钱伯英熟读经史,中进士后,又在官场混迹多年,只因贾似道的专权而无法实现自己兼济天下的抱负,不得已来到这个深山之中,过着独善其身的日子。他常在胥溪边上行游,溪中“春波荡漾,鳞鬣可数”(《钱氏宗谱》语),不觉有人生易老之感:“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其苦闷之心可见一斑。后来,他把自己所居住的地方叫做前川。

在七百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钱家虽有兴衰,但一直都是溪源中比较有名望的一族。有不少钱氏族人通过各种途径,重新走出胥源,或为官,或经商,为钱家赢得了不少声望。而前川钱氏也没有辜负他们先人的期望,仍然秉持着“穷者独善其身,达者兼济天下”的传统道德。明万历年间,江南大地发生大旱,田里颗粒无收,就连朝廷也拿不出太多的粮食来救济灾民。钱家财主钱见尧急朝廷所急,主动向朝廷捐出价值十万两白银的粮食,他的这一善举得到百姓的称颂,也受到朝廷的嘉奖,民间也称其为钱十万。

胥源是严州通往分水的要道。钱家村外的溪上一直都以一座木桥渡人,一旦遇有洪水,木桥不堪其虐,时被冲毁,行人苦不堪言。钱家钱廷璟见此情景,独资修起了一座坚固美丽的石桥,人们都称之为钱家桥,每当行人过此桥,无不为钱廷璟的善举所感动。

清乾隆年间,钱家的钱玉森(字太璞)从小好学,“寒暑元间”,于甲子年(1744)中举人,建德县知县上官舆德得知此事后,在钱家村口为钱玉森立石坊一座,上书“青云直上坊”。

当年,钱玉森被分发到广西柳城任知县,后改任马平、罗城知县。钱玉森为官以“清、慎、勤”三字为准绳,因此升任宾州知州。“解组归,清风两袖”(民国《建德县志》语),当地百姓挥泪相送。

钱玉森回到故乡后,一心著书,有《四书汇纂》《易经辑解》《嘉懿录》《成人宝要》《续辑通考》等书行世,是个学问有成、政声颇美的人物。(未完待续)

 

(记者 沈伟富)

 

责任编辑: 储玲娟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