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风情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副刊风情

微信扫一扫分享

仇村
2018-01-08 14:50

母子岭外又是一片开阔地,这块开阔地呈月牙形,原为丁姓人家所有,故名丁畈。后来,由于丁姓人丁不旺,蔡姓人迁居于此,逐渐取代了丁姓,但村前的这块开阔地仍以丁畈名之,同时也用作畈边这个以蔡姓人为主的村坊的名字。

太平天国之后,一批来自福建及本省丽水等地的人来到丁畈边的山上开荒,当地人都叫他们山上人,甚至有叫他们山顶人的。到了清末民国初年,这些山民陆续迁下山来,在丁畈的上首择地建屋居住,并从蔡家人手中租田耕种,后也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村坊,村名就叫山顶。

丁畈外,有个由孔姓人建起来的村坊。因村坊依山而筑,地势相对较高,村里人为了灌溉,就在村前村后挖出很多水塘来。塘多是这个村的一大特色,外人都称这些塘为孔塘(孔家人挖出来的塘),后来把这俩字掉过头来,以“塘孔”二字作为村名。在以前,塘孔是下包与外界的分界线,也就是说,进了塘孔,就进了下包的地界了,所以,下包和平村的土地庙就建在塘孔。随着岁月的更替,孔家挖出来的这些塘大多已被山洪淹没,就连孔家人也渐趋式微。现在,村里已经没有原来的孔姓了。

塘孔之外是谢家。顾名思义,谢家是因谢姓人聚居而得名。与谢家毗邻的是洪家、吴家等,他们把房屋都建在山脚下,叫山根。村前的田畈叫高畈,最早为洪家的私产,吴、谢等家族壮大起来后,与洪家共同耕耘着这块肥沃的土地。

与谢家隔胥溪相望的是仇村。仇村所在的位置相对独立,村北是胥溪,村西、村南有山回护,仇村人把这座呈龙形的山视作他们的保护神,俗称龙山、神山。

仇村的仇氏是明朝中叶从大洋庄头(现属大洋新源村)迁过来的。

庄头仇家虽地处偏僻,但也是一个显赫之家。明天顺年间(1457—1464)的仇文开、仇本立父子同朝为官。他们为国家、为人民做了不少好事,明英宗曾下旨,在庄头村前为仇氏父子立了一座石牌坊,上刻“父子荣恩”四字。这座牌坊在庄头村前立了600多年,最终毁于“文革”。

仇村的仇氏始迁祖是仇文开的同宗叔叔仇永昌。仇永昌生了四个儿子,长子文清,住在村前,叫前宅仇;次子早逝;三子文政住郑村(今牌楼);四子文全住在村后,叫后宅仇。

在仇氏迁来之前,早有陈家人在此居住了。后来,陈姓渐渐被仇氏所取代,前宅仇和后宅仇最终连成一片,陈家也自然成了仇村。

仇家原为徽州世家,无论是分迁到庄头,还是再分迁到仇村,他们都秉承着耕读传家的好家风。家族之内,父慈子孝,兄弟和睦,夫唱妇随;家族之外,热心公益,慷慨好义(我们将在下一篇《牌楼》中专门来讲仇家这方面的事迹)。

清乾隆年间,仇家后生仇鼎娶了钱家(现下包)一位女子为妻。钱家在当地也是一个世族之家,钱氏出嫁到仇家,也算是门当户对了。

来到仇家之后,钱氏与丈夫仇鼎非常恩爱。丈夫是个读书人,不谙田地之事,更不懂得持家,钱氏是里里外外一把手,日夜操持不休。公公婆婆年纪大了,她是一日三餐亲自把饭菜端到俩老的手中。老人病了,钱氏到处求医问药,每次汤药熬好后,都要冷热先尝。

仇鼎有好几个哥哥,虽然都各自娶了亲,但也都在一口锅子里吃饭,一个屋檐下住着。这样一个大家族,难免会有一些磕磕碰碰,但钱氏是个很有智慧的人,每有矛盾发生,她都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妯娌之间相处得更是亲如姐妹。全村上下对钱氏的为人是交口称赞,都说仇鼎有福气,娶了一位好老婆。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有一年春天,一心苦读的仇鼎忽感风寒,几经调治,都不见好转。眼看着一天天消瘦下去的丈夫,钱氏的内心如刀铰,似汤煮。只要得知哪里有好大夫,她都想尽办法前去求医;哪里神灵,就去烧香朝拜,总希望丈夫能早日康复,苦读成名。但是,所有的努力都无济于事。丈夫终于没有熬过这个春天,抛下娇妻,撒手西去。

这一年,钱氏二十四岁。

更让钱氏遗憾的是,她还没有为丈夫留下种子。

把丈夫送上山后,钱氏终日以泪洗面,人也日渐消瘦。公公婆婆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妯娌们也常到钱氏的房中百般安慰。

一年之后,有人暗示钱氏趁早考虑自己的后半生。公公婆婆也和她说,如有合适的,他们也不会阻拦。但钱氏没有这样的考虑。

有一天,二嫂带着小儿子仇峻过来找钱氏聊天。小侄儿对钱氏也特别粘身,左一个婶婶,右一个婶婶,叫得很甜,这让钱氏心中的母性逐渐复苏。钱氏对小侄儿说,原不愿意给婶婶当儿子?侄儿根本就不知道给婶婶当儿子是怎么一回事,也就一头靠在钱氏的怀里,撒着娇说,愿意。

过了几天,钱氏与二哥二嫂正式商量此事,二哥二嫂觉得,虽说是过继,毕竟还在一个屋檐下住着,也就没什么舍得舍不得的,就同意了。公公婆婆也觉得这样很好。

钱氏含辛茹苦,抚养侄儿。仇峻也没有辜负婶婶的期望,终于成长为家族中一位顶天立地的汉子,而且对养母和亲生父母都非常孝顺,对村里其他人也都恭敬有加,人们都说,这都是钱氏的抚育之功,也是钱氏的造化。

清嘉庆十四年(1809),建德县、严州府把钱氏的事迹逐级上报,后经朝廷核准,同意在村中为钱氏立“节孝坊”一座。

节孝坊立起来没几年,钱氏无疾而终,享年八十四岁。

这座节孝坊在神山下的仇村外立了一个半世纪,最终还是逃不脱那场“史无前例”的运动,在“破四旧”的口号声中,轰然倒下……

(记者 沈伟富)

责任编辑: 储玲娟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