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风情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副刊风情

微信扫一扫分享

万龙
2018-03-19 10:24

祖家,这个只有几十户人家的小山村,在整个乾潭地区,最多属于中等自然村,然而,她却是一个非常不一般的村。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她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村,始建于南宋初年;其次,她的始迁祖王绍祖的祖父王仪,是护驾南渡的功臣之一,王绍祖自己曾任严州教授,卸任后,他没有回到原籍绍兴,而是与他的弟弟王光祖一起,在乌龙山以北的建北乡下择地而居。

祖家背依青山,溪水环绕,明眼人一看便知,这是一个风水宝地。正因如此,精通堪舆之学的王绍祖才会放弃繁华的山阴,把自己的晚年交给这方水土,因为他知道,这是一个能让子孙发达,并且富贵的地方。

近千年的历史也证明,王家真的很发达,也很富贵。王家人丁很快就把这个小山村撑满,然后不断向四周辐射,向南到大路上,向西到天星桥,向北到双溪口、蒋家畈,向东到麻车桥、大畈,甚至安仁的上梓坞等,祖家之名也因之而得,意即王氏的先祖之家。

跨过包家溪(发源于新程包家),走进祖家,首先看到的是村口溪边一上一下两口对称分布的池塘。据村里的老人们说,他们的先祖把溪水引进村,一为盥洗,二为防火,村里的这两口池塘就是为调节溪水而挖的。包家溪的水从上塘进,从下塘出,最后重新流到包家溪里去,这一进一出,两口塘里的水就活起来了,王家也活了进来。王家宗祠就建在下塘的正北边。祠堂前的下塘呈半月形。每当七夕之夜,天上半月,地上半月,两相辉映,共赴团圆,这一夜的王家人在宗祠前摆起糖果糕点,邀月共享。这一习俗也被分迁到下梓坞的王氏后裔所继承,他们在新建的坞口村中,也开挖出一口半月塘,以示不忘先祖之家。

王景贵、王妳,都是王家历史上名声显赫的人物,他们两人的共同点是爱修桥铺路,也就是说都是大善人,这在《大畈》一文中已有介绍,其中王妳不仅好义,而且急公。

王妳生活在明万历年间,相传家有良田千倾,黄金白银不计其数,珍珠堆积如山。但他不是一个为富不仁的人。他拿出家藏珍珠作为建桥的资金,当地人把他所修建的这座桥叫做珠子桥,后衍为朱紫桥。他还在乌龙山脚的吉祥寺后砌了一方石墈,人称黄金墈,后衍为黄荆墈。

王妳在万历年间的那场大旱中,也拿出百万两黄金赈灾,人称王百万。

黄荆墈后,是个大山湾,因山湾处在乌龙山之背,故又名后山湾。山湾之上,就是气象万千的乌龙山了。当地人说,从山下看,整座乌龙山上,有九条形态不同的龙盘在一起,所以,这个大山湾又被称为“九龙之地”。太平天国之后,一批台州移民来到山湾里,建村居住,村名也叫后山湾。2005年行政村调整时,为了取一个新村名,可伤透了村干部的脑筋,用后山湾,大路上人不同意,用大路上,后山湾人不同意。后来,村干部把乡贤们找来,乡贤们就从历史传说上着手,最后用祖家(隶属大路上)历史上王百万中的一个“万”字,和九龙之地(后山湾)中的一个“龙”字合成“万龙”二字作为村名。可见,万龙这个村名的来历真是费尽了太多人的心思啊。

黄荆墈前原有一座建筑宏大的古寺——吉祥寺。《芝川王氏宗谱·八景诗》中,专门有一首写到吉祥寺:

晨暮吉祥钟,闻声兴倍浓。

余音穿古寺,曙色透高峰。

旅馆催孤枕,僧楼滞短筇。

先人遗址在,凭眺乐无穷。

清乾隆年间,王家在吉祥寺旁建有一所家塾。因祖家王氏属三槐堂支派,所以王家在家塾旁植有三棵槐树,家塾也被称为“槐香家塾”。诗云:

槐庭称世瑞,槐塾仰师尊。

益友招邻里,书香课子孙。

童蒙明句读,父老究渊源。

祖德流芳远,摩挲手泽存。

“槐香家塾”虽为王家家塾,但也为外姓人提供读书机会,但自开办以来,为建北一带培养了大批的人才。

王家有位少年,名叫王林,自幼天资聪颖,父母为让他能静心读书,也把他送到“槐香家塾”中闭门苦读。

王林在“槐香家塾”中,足不出户,潜心读书,终于考取功名,入仕为官。王林的苦读精神已经成为王家乃至建北一带学子的榜样。

吉祥寺坐落在杭(州)、严(州)、徽(州)官道边,寺前寺后古树参天,其中有棵古松特别显眼,为“数百年物也”(民国《建德县志》),往来行旅,老远就可见到。

几百年来,寺前的官道边,渐渐形成了一个村庄,村名就叫大路上。

吉祥寺毁于上世纪中叶,原址上建起了“五七大学”,后改为茶厂,现在则是一家家纺企业。

过去的杭、严、徽官道,沿着包家溪一路向西,溪上不时有小桥横卧,其中有一座桥,并不长,也不宽,但她却有一个非常霸气的名字——天津桥。从明朝开始,有一支王家迁到桥头居住,后繁衍成村,村以桥为名,称天津桥,后衍为天星桥。

从天星桥往西是黄立垟,为王家的阴宅,现属新程村,我们将在《新程》一文中详细介绍。

 

(文 沈伟富)

责任编辑: 储玲娟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