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风情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副刊风情

微信扫一扫分享

龙源
2018-06-28 12:33

长宁溪有多个源头,这些溪源就像龙爪一样,伸向北面的山中,所以,自南宋淳熙年间至明万历年间,长宁源一直被称作龙源,而发源的北山则称为龙山。

龙山之上群峰林立,其中有一座山峰之巅地势平坦,形似高台。巧的是,在长宁村东侧也有一座相似的山。这两座山一南一北,遥相呼应,人们把北面的那座称作后台,把南面的那座山称作前台(又称后塔、前塔)。我们在《方家》一文中曾经提到,方家村前的笔架山又名中台山。这三座“台”呈三足鼎立之势,雄踞于建德北乡,因此,今长宁(包括今乾潭的方家)一带在清雍正年间曾经被称为三台庄,建国初期又叫三台乡。

高岩崇岭僻,朝去暮归云。

踏雪寻斜径,冲烟认旧村。

斧斤为活计,歌笑出幽林。

愚妇当时怨,良人不厌贫。

春日山居好,山居景最多。

牧童吹麦苗,樵子唱茶歌。

戏蝶翻银翼,流萤弄玉梭。

随缘安义令,何必惧风波。

龙山之下,自古就是避乱的理想之处,尤其是在元明之际,大量的外地人逃进深山,久之就形成了一个个村落。山里人以种山打柴为生,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以上两首诗即为山中一樵夫所吟唱,难怪古时候这里又曾被称作“弦歌里”。

据传,最早在龙山下居住的是藤姓人家,后又有洪姓来此,与藤家毗邻而居。约在元至正年间,有个叫沈福泰的人,为避兵燹之乱,由徽州歙县神堂山来此讨生活。他先是给洪家做长工,因他为人诚实,洪家就把他招为上门女婿,并生了两个儿子。后因藤姓绝嗣,部分洪姓另迁别处,龙山之下,几乎成了沈福泰后人的天下,这个以沈姓人为主的村庄就被人称之为沈家。但沈家人却在“沈家”之前,加上“神堂边”三字,称神堂边沈家,目的是让沈氏后人不要忘了,他们的祖居地是徽州歙县神堂山。

沈家历来多好义之士。

据《神堂边沈氏宗谱》记载,明万历年间,严州一带遭受旱灾,田地荒芜,饿殍遍野,官府为赈饥民于水火,把仓中所有的粮食都拿了出来,但仍是杯水车薪,于是,就向民间富户无偿征粮,一时间,严州这块土地上就出现了“陈百万”“仇百万”之类的捐粮大户,沈家也出过一位“沈百万”,这位沈百万名叫沈嵩,他“自愿出谷一百石,以助备赈……”(《沈氏宗谱》),受到官府的嘉奖。

沈家的另一位义士叫沈良辅。

龙源山高水长,进出源中,常为山水所阻,修桥铺路就成为一些善心人的愿望。

今徐洪村附近石母堂一带,是道路最为崎岖险峻的地段,溪上的桥修了毁,毁了修,不知反复了多少次。明嘉靖年间的某一天,沈家族长召集村中贤良之士在祠堂开会,商议重建龙溪桥事宜。在大家商议得差不多的时候,沈良辅从外回村,也走进祠堂,一看这么多人聚在一起,就问大家在商议什么事。其中有人开了句玩笑,说,我们正在商议,龙溪上的那座桥是不是由你来修建。沈良辅听后回答说,我建就我建。

此言一出,沈良辅果然独自一人承担起了修建龙溪桥的任务。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努力,一座漂亮的龙溪桥终于屹立于龙溪之上。此桥“宽一丈,长十仞(约合今18米),高二十尺有奇……斯桥也,扼龙颔,消虎伏,以壮三台之旧胜,以增哲人之伟观,岂持为士民济涉之利而已哉……”(《沈氏宗谱·沈氏建造龙溪桥记》)。

元明易代之际,淳安青平源有一支方姓人氏也迁到了山里,住在沈家下首两条溪的交汇处,后渐成村落,称双溪口,简称溪边。方姓发展更快,窄窄的溪边很快就容不下这许多人口,其中有一房就分迁到溪的上游另行建村。因这里地势不平,家家门前都砌有高高的石墈,并在村中挖出两口塘,用以防火、浣洗及浇灌,所以,人们就以“塘墈”二字作为村名。后来,为书写方便,写成了“塘坑”。不知何年何月,大概是村里的一个读书人,认为“塘墈”或“塘坑”都不够文雅,就用了一个“坑”的同意字“峧”来代替“坑”,变成了“塘峧”,但是,这个“峧”是个不常用的字,于是,又有人写成了“塘蛟”。

沈家在溪的西面,背山面东;溪边与塘峧都在溪的东面,背山面西。三个村也呈三足鼎立之势,居于龙山之麓。

新中国成立后,这里归方家管辖,先后成立了方家乡爱群初级农业合作社和方家乡决胜初级农业合作社。1958年后,划归杨村桥管辖,三个村各为独立的行政村,2007年行政村调整时,用“龙源”二字作为村名。(沈伟富)


责任编辑: 黄倩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