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风情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副刊风情

微信扫一扫分享

梅城(下)
2018-10-11 15:38

梅城扼新安江、兰江、富春江三江交汇处,历来水运通达,以致形成了一个靠水吃水的特殊的水上族群,这个族群有九个姓,分别是陈、钱、林、袁、孙、叶、许、李、何,史称九姓渔户。 

严州城外的三江口江面开阔,两岸各有七层宝塔一座,高高地矗立在南北两高峰之巅,著名的严陵八景中的“二江成字”和“双塔凌云”都在这里。所以,一直以来,为生活而奔波的贩夫走卒,附庸风雅的文人雅士,也在这里云集,同时,九姓渔户也凭借这里的有利条件,分别在贩夫走卒、文人雅士等人身上讨生活。 

他们常年生活在水上,以船为家。男人搞水运,女人嘛……其生活之艰辛,令人心酸。 

九姓渔户是怎么形成的?就目前来说,未发现有确切的史料记载,民间的说法也有很多,归结起来,大致有这么三种: 

第一种认为,这九姓是陈友谅子孙九族。清同治五年(1886)严州知府戴槃在《裁严郡九姓渔课并令改贱为良碑记》中说:“相传陈友谅抗师,子孙九族家属贬入舟居……”陈友谅是元末明初与朱元璋争夺天下的对手,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陈友谅与朱元璋在鄱阳湖展开生死大战,当时的陈友谅兵力三倍于朱元璋,但是,朱元璋有刘伯温等谋士为其出谋划策,最后,朱元璋以弱胜强,战胜了陈友谅,成为大明洪武皇帝。成王败寇历来通则,陈友谅败了,那就是寇,其子孙九族被朱元璋贬到水上,世代不准上岸居住,不能与岸上人通婚,不能参加科举考试,但要向官府缴纳税银——渔课。九姓渔户及其悲惨的命运从此开始。 

第二种说法是,这九姓渔户是陈友谅部下的后裔,原因也是因陈朱争天下,陈友谅兵败,其部下的九大家族被贬到水上,永世不得上岸。这九族及其后裔就在江南的江湖上辗转迁徙,严州城外的九姓渔户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还有一种说法是,九姓渔户是南宋亡国之后,一些遗老贵族不甘做亡国奴,带着眷属,来到山水秀美的严陵一带,以捕鱼为生,并发誓,异族不灭,永不上岸。 

其实这三种说法,都没有一定的史料为证,民间普遍以第一种说法为多。 

九姓渔户的命运已够悲惨的了,而尤以他们中的妇人为甚。因她们不能和男人一样,上徽州下杭州跑运输,但为了生计,她们不得不操起了中国历史上低层妇女们最为原始的生计——卖身。 

开始时,她们都选择男人外出时,偷偷地进行。渐渐地,她们的男人对此也默认了。发展到后来,船娘卖身已成严州城外一道“风景”,以致出现了专门的妓船,严州人把这种船叫做“江山船”,也叫“茭白船”“跳板船”。开始时,这种船的体形都不是很大,生意好了之后,船体是越来越大,越来越豪华,停在水上,仿佛水上楼台。两头分别搭有凉篷,凉篷下各摆一张小方桌,可供客人品茗喝酒观风景。船的中间是一条过道,两边各设有包厢,包厢内设小床一张,小几一张。 

“江山船”不仅严州城外有,兴盛时遍及整个钱塘江,以梅城、兰溪一带最为繁盛。相传康熙皇帝下江南时,曾写有一首咏“茭白船”的诗: 

岸芳春色晓,松影夕阳微。 

寥寥深烟里,渔舟夜不归。 

绿江深见底,高浪直翻空。 

惯是江边住,舟轻不畏风。 


可见其兴盛的景象。 

李伯元在他的《官场现形记》中,用了大量的篇幅写“剿匪统领”胡化若奉命剿匪的故事。他带了他的属下,租了几艘“江山船”从杭州出发。本来只有两天多的水路,这班人却走了五六天。他们在船上吃喝玩乐,争风吃醋,把个“江山船”搞得乌烟瘴气。到了严州,还不肯上岸,天天在船上狎妓、赌钱、吃酒。只因严州一带确实无匪可剿,但为了表功,他们竟随意地抓了一批“良民”回去充数。 

由于九姓渔户世代住在水上,且不与岸上人通婚,所以形成了与岸上完全不同的生活习俗,尤其是他们的婚礼。 

九姓渔户水上婚礼的整个过程,由迎亲家船、送嫁妆、唱利市歌、喂离娘饭、抬新娘、拜堂、入洞房、抛喜果等情节组成。整个过程由一位叫做利市婆婆的妇人,用诙谐风趣的说唱,生动展现水上渔民的生活情趣。 

新中国成立之后,在船上生活了几百年的九姓渔户终于结束了悲惨的命运,可以上岸定居,并享有了和岸上人同样的权利,他们特有的婚俗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保护。 

(记者 沈伟富)


责任编辑: 储玲娟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