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风情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副刊风情

微信扫一扫分享

施家埠
2018-12-18 15:26

从马目埠往下,有两个小村庄的名字很有意思,一个叫草纸棚,一个叫茶叶塙。 

上世纪50年代,一个姓赵的浦江人带着造纸的手艺,只身来到新安江边,利用当地资源开设纸坊。他生产的纸很粗,一般用于如厕,或用于包装,当地人称这种纸为草纸。后来,纸坊周边慢慢形成了一个小村,叫草纸棚。 

草纸棚边上的山丘间都种着茶叶,有个文化人从《康熙字典》上找了一个“塙”字来形容这些山丘,叫茶叶塙(音què,土高的意思),兴起于这些山丘之间的村坊也叫茶叶塙。 

茶叶塙之下,是个以陈姓人为主的村庄。陈家是个旧家族,村里有陈氏宗祠,也曾修有《陈氏宗谱》,但因《陈氏宗谱》毁于上世纪的“文革”,村里少有人知道他们的根源。让人尴尬的是,这个最早是由陈姓人建起来的村庄却被称作上施家。因为,在他们的下首,有个施姓人建起来的村庄。 

施姓人的祖上是湖州人。 

元至正年间(1341—1368),湖州人施道被朝廷任命为福建盐运司,这是一个掌管地方盐务的官职。在中国历史上,掌管盐务是个肥缺,没有一定的背景,是不太可能捞到这个肥缺的。 

施道在福建盐运司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二十七年。开始的几年还算太平,后来,由于蒙古人的残暴统治,导致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再加上天灾频繁,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铤而走险。至正十一年(1351)五月,韩山童、刘福通在颍州(今安徽省阜阳界首市)揭竿而起,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红巾军”起义。几个月之间,各地纷纷响应。第二年正月十一日,定远土豪郭子兴联合孙德崖等人起兵,数万百姓起而响应。这一年,朱元璋投奔郭子兴。 

经过十多年的征战,朱元璋成为各路义军的盟主,在基本平定各路军阀之后,蒙古人也被迫撤回塞外。可是割据浙东沿海一带的方国珍一直不肯归顺。至正二十七年(1367),朱元璋命汤和为征南将军,讨伐方国珍,方国珍才投降。后命胡廷瑞为征南将军,何文辉为副将军,进攻福建。第二年,战事在福建沿海一带拉开,施道这个盐运司再也做不成了,他只好带着家小,启程北归。 

当他来到严州府城外,只见城墙上高挂着大明王旗,守城的是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他不敢进城,只得在城外的江上度过了一个晚上。第二天,连下杭州的航道富春江也被李文忠封死,他这个前元的官员是难以通过的,无奈之下,他只好在严州境内找了个偏僻的地方先安顿下来,待日后再作打算。 

施道到底“安顿”在严州的哪个地方,因《施氏宗谱》的丢失,至今无法考证。第二年,也就是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了大明王朝。施道回归故里的梦想暂时破灭。 

施道的儿子施军保于明永乐年间(1402—1424)派他的次子施宗一在新安江边寻找安身之所。施宗一一路寻到州城上游二十五里的钟潭下新安江南岸,发现这里是个好地方,回去禀明父亲后,父亲让他住到这里。从此,一个以施姓人为主的村庄就在钟潭岭对岸的新安江边诞生了,这个村就叫施家庄,简称施家。 

施家临江而居,施氏宗祠“孝友堂”建在村坊的中间,坐南朝北,面向新安江。施家正好处在钟潭渡口,往来之人较多,钟潭渡也是施家人对外交流的窗口。施家人不仅好客,还乐于公益事业,他们在族长的带领下,纷纷捐田捐地,于清道光辛丑年(1841)冬天开设了义渡,无论你是本村人,还是外乡人,都可免费在此过渡。可是,十几年后,太平军攻入严州,城乡一片萧条,义渡也被迫取消。清光绪八年(1882),邻村的陈元善发起重设义渡的倡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同意。很快,钟潭义渡重新开摆。现在,施家村原义渡口还有两块义渡碑倒在江边。 

建国后,附近村庄以施家为中心,成立了一个乡,且以施家作为这个乡的乡名。由于在建德境内,也就是北乡也有一个施家乡,为区别起见,新安江边的这个施家乡被称作南施家乡。尽管如此,两个施家因地名太接近,经常会有一些小麻烦出现,比如有外来人问路,常会被误引,特别是邮件,常常被邮递员投错了地方。诸如此类的事情多了,南北两个施家的相互联系就多了,他们分别把对方看成自家人。因为南施家的人口相对少些,常有被别村人欺负的时候,北施家人听说后,会赶来相帮。2005年,行政区划调整时,为了区别,在南施家的后面加了一个“埠”字,叫施家埠村。 

近年来,施家埠附近的一些小山丘基本被挖平,成为工业园区,随着这些小山丘一起消失的还有陈家垄、王家庵等小村坊。 

最早在陈家垄里居住的是从上施家迁过去的一支陈姓人。后陈姓绝嗣,麻姓人入住,但作为地名的陈家垄却一直没有变。 

王家庵坐落在一个山坳里,四周环山,只有西边的一道小山口与外界相通。因环境清幽,清中叶,有好佛者在此建庵供佛,后有王姓人从淳安迁居施家埠,后转迁于此,形成村落之后,以庵名村,称王家庵。 

现在的王家庵已经全部外迁,村庄所在地已经被新土填平,只有村前的一棵古樟被保留了下来,树的根部用石块砌成一口旱井,看起来十分的孤寂。 

(文 沈伟富)


责任编辑: 储玲娟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