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风情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副刊风情

微信扫一扫分享

马目埠(下)
2019-01-08 13:41

十多年后,也就是清同治三年(1864),太平军败出浙江,社会生活才渐渐恢复正常。马目埠也一样,一些幸存者陆续回来了,他们在废墟上重建家园,那条旧街又慢慢地有了生气。 

这个时候,一个神秘的人物出现了。 

这个人姓林,人们叫他林老三。他在街上搭了一间简易的店铺,开始做小买卖。由于他为人豪爽,气量也大,很快就被街上人所接受,人们都亲热地称他为林老板。 

林老板的生意越做越好,那间简易的店铺也被改建成两层楼房,上面住人,下面开店。他把家人也接到马目埠来。后来人们才知道他是江西人。 

多年以后,在一次与友人喝酒时,林老板把自己的真实身世透露了出来。他说,他年轻时参加过太平军,而且是军中的一个小头目,曾在严州一带作战,到过马目埠,觉得这是一个好地方。太平军失败后,他隐名埋姓,四处逃避,重新来到马目埠,见这里已是一片狼藉,心中不是滋味。也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他选择这里,作为落脚点。 

林老板的这番自述,很快在马目街上流传开来,有人甚至说他在当“长毛”时就积累了大量的财宝,他把财宝藏在马目埠边的某个地方,所以他才会来这里做生意。他之所以那么发财,肯定是他重新得到了那些财宝云云。 

不管这些传说是真是假,林老板是当时马目街上最富的人这是事实。林家铺子不仅越来越大,街上那幢最豪华的徽派住宅也是林家的,林氏宗祠也是在他的主持下建起来的。林老板走到哪里,人们都对他点头打招呼,很受街上人的尊敬。 

差不多与林老三同时来马目埠发展的还有游、毛、曾三家。不同的是,游家没有选择做生意,而在用带来的钱大量收购因人口减少而闲置出来的田。因当时的政府鼓励有人来种这些田,游家很快就成了马目埠最大的地主。 

毛家是做纸世家,他们定居马目埠后,三天两头往山里跑,发动山民上山砍纸皮柴(楮木),剥皮卖给他做纸。楮木的纤维韧性好,色白,做出来的纸很有韧性,可做油印用的腊纸,涂上桐油也可做纸伞。 

曾家和游家差不多,也是经营田产的。 

林、游、毛、曾四家号称上世纪初马目埠上的四大家,他们撑起了马目埠上的大半个天空。巧的是,这四家都是江西人,打拼在外,固然有很多事宜要一起协商,四家人就合计着在马目埠上建起了一座江西会馆,凡有大事,都在会馆中商议。 

上世纪初,有个叫汪世炳的江山人也来到马目埠上发展,和毛家一样,他也是做纸的,他做的纸品种更多,从草纸到棉纸都有,直到建国后,江家纸坊在马目埠上还是首屈一指的,江家大院也成为马目埠上的豪宅之一。 

正月十五,马目埠也有拧龙灯的习俗。整个马目埠共有两盏龙灯,本地一盏,江西会馆一盏。两盏龙灯都从滕王社起灯,然后拧遍整个马目埠,甚至周边的几个村,其中江家大院是必去的。这一天,江家会备下几桌甚至十几桌豆腐饭,请拧龙灯的人吃。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一下那个腾王社。 

腾王社位于马目埠西南,也是由林、游、毛、曾四家首先发起创建的。他们为什么要创建这么一个腾王社呢?这要从腾王阁说起。 

唐贞观十三年(639),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李元婴被封为滕王,封地在山东滕州。他在滕州筑一阁楼,名曰“滕王阁”。显庆四年(659),李元婴调任江南洪州(今江西南昌)都督,因思念故地滕州,在南昌也修筑了“滕王阁”。这座滕王阁建筑华丽,气势非凡,与武汉的黄鹤楼、湖南的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更因初唐诗人王勃的那篇《滕王阁序》与《序》中的那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名闻天下。 

林、游、毛、曾四家都是江西人,也因思念故乡,他们就在马目埠建了腾王社,并共同购置了社旁的几十亩山作为社产,山上种麻栗树,十年一砍,作为柴火卖到杭州等地,其收入归腾王社。 

抗战暴发后,城乡又陷入了一片萧条,严州城里的胡老六把“胡亨茂”的商号搬到了马目埠经营,和林家铺子合作,收购当地的茶叶、木材、桐桕籽等。因这个时候的林家开设了酒坊,胡老六把林家的白酒收去,运到东馆,作为五加皮酒的原料。 

建国后,马目埠一直都是马目乡(公社)政府所在地,2005年,马目撤乡并入下涯。(全文完) 

文/沈伟富


责任编辑: 储玲娟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