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要闻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时政要闻

微信扫一扫分享

[记者见闻]回到老家过春节喜看家乡新变化
2009-02-01 09:14
春节搭阿香的车子回家,感觉有车太方便了,虽然在算经济帐方面,车子不划算,但因为方便,所以连我这样顽固不化的人也有一点点动心。


(一)红塘水库


    就是因为车子的方便,我们去了红塘水库,现在叫做“世外桃源”。世外桃源是陶渊明的理想状态下的一个避难之所,晋朝太黑了,所以才“不知有晋”。而红塘水库现在变成了“世外桃源”,是现代商品化旗帜下对自然状态的追求。业主是杭州市经济开发区,前些年在大店口扶贫时看到红塘水库有这么好的自然环境,为什么不去做开发性扶贫呢?于是业主对其进行了投资建设。

    红塘水库经过包装与开发,自然是焕然一新,对都市人来说可能是“世外桃源”,但对我们这些乡下人来说记忆中仍然是“红塘水库”。一条穷山沟,山清水秀,文革时父母用扁担挑出了一个红塘水库,他们用青春浇筑了一个灌溉工程,他们用年华为今日的世外桃源建设了一个美丽的环境。作为儿子的我首先看到的是父母辈们建造的“红塘水库”,其次才看到了建了一大群别墅的“世外桃源”。

    不管怎么说,“红塘水库”是父母们所建造的,“世外桃源”是业主们建造的,从红塘水库转变为世外桃源是家乡的一个福音,从中可以感受到中央对农村的温度,体察到统筹城乡的深度。

 

(二)老房子


    回家看看,高兴不起来,祖宗留下的东西被破坏得面目全非了,珏塘村的一些老房子,现在留下的不多了。

    经济发展了,但历史馈赠给我们的东西却断断续续地离开了我们,罪魁祸首是谁呢?还不是孔方兄吗!春节之前,土改时归五队的翁家祠堂又被拆了,理由是破烂不堪,卖烂料卖石鼓卖门墩卖不了几个钱,孔方兄却把我们的翁家祠堂给拆卖了。

    拆了具有徽派风格的明清古典老房子,再造一个新房子,雕梁画栋不再,取而代之的是钢筋水泥;中国徽派古典不再,取而代之的是不伦不类的小洋房;古的东西不再,取而代之的是浮躁喧嚣的新,唉!这个世界对传统的破坏实在让人寒心。

    由此我想到,传承了千百年的论语、三字经等传统文化再次被世人拾起,这究竟是为什么?为什么我的家乡要拆老房子?老房子究竟是什么?如果这个世界少了论语、三字经会怎么样?

    老房子要保护,拿到杭州可能现在是说得通的,那是在杭州以拆迁之名把老房子拆得差不多的大代价之后才有的醒悟,可我的家乡至今还没有醒悟,真是痛心。

    说实在的,老房子百看不厌,老书百读不厌,历史上留下的东西,一点点地消失了,我真的很痛心。

    人,除了物质,还需要精神。从老房子这个事,我逐渐明白,有时经济发展了,文化却倒退了,新时代不应该只追求物质而放弃精神,精神大于物质。如果一个人在饥饿的状态下去变卖老房子是在情可原的,但在大鱼大肉的状态下却仍然要卖老房子,这是对历史的一种亵渎!

 

(三)新路子


    部队回来探亲的伟立在我的报纸上写过一点东西,说家乡的路变成了水泥路,这是他没有想到的。从路上可以看到什么呢?我觉得应该看到“康庄工程”惠及农民的中央精神。

    这是一件好事,在当前金融大危机的情况下,珏塘村主干道浇上了水泥路,一些分岔路也浇上了水泥路,这对刺激水泥生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惠及民生是有好处的。

    由此我联想到杭州到黄山、杭州到长沙的铁路,如果能惠及建德的父老乡亲,惠及杭州西部的建德,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带动大杭州经济圈的发展,这条新路子,我们五十万建德的父老乡亲一定欢迎。(建德新闻网记者 翁校龙)编辑 徐卫建

责任编辑: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