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要闻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时政要闻

微信扫一扫分享

我市全面深化“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的“寿昌经验”
2015-03-09 15:06

打造为民升级版 联通“最后一公里”

翻开我市2014年《“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民情日记选编》,一幅幅党员干部走访入户的生动画面跃然纸上,“不应该困难的困难户”、“岩珠村的一碗饺子”、“精品村的新气象”……去年正月初八,省委夏宝龙书记来我市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提出了“七个示范”要求,并要求在全省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中全面推广“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的“寿昌经验”,全市党员干部受到极大鼓舞。一年来,全市以乡镇(街道)干部为主体,健全市镇村三级联动网络,千名干部走进万家门,各级党员干部讲百姓话、言百姓事、叙百姓情、解百姓难,进村访户制度的扩面延伸、提质增效工作不断深入。

走亲更走心,用真情温暖民心

兰溪人廖彩军一家在大同做皮鞋生意,三年前其因患肝硬化共化去药费10多万元,因为生活苦难准备让孩子辍学在家。大同镇干部郎有金得知情况后多次奔走兰溪建德两地有关部门,并努力联系困难结对,这户家庭在一个党员干部的帮助下有了新的希望。

在我市,像走访达人郎有金这样的党员干部还有许多:寿昌镇干部郑红娟在南浦村走访中为年老体弱的贫困家庭四处奔走,“危房改造”圆新家梦想;联村干部陈飞七进周村村赖老汉家门,疏通水渠,确保灌溉;李家镇干部在走访联系白马村过程中,汇总群众意见230多条,针对反映突出的村容村貌、进村道路等问题,筹集资金10万多元,开展村容村貌整治……通过大走访,干部跟村民同坐一条板凳,说掏心窝子的话。通过分层走访,分类施策,干部和群众的感情自然近了,信任也多了,工作推进也容易了。

走访不走秀,用实效取信于民

干部走下去,收获的是民心。2014年,建德市共走访农户10.4万余户,走访达到全覆盖;收集各类问题7828个,解决问题6238个,解决率达80%,反馈率100%。这些问题涉及百姓增收、就业、子女就学、生活环境改善、饮用水难、矛盾化解等方方面面。同时,机关干部重点开展“进企走访、帮企解困、助企发展”活动,走访企业1360多家,协调解决问题367个,较好地助推了实体经济发展。

通过深入走访,全市拆违治水、项目攻坚等中心工作得到顺利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向好”的良好势头。2014年我市荣获“浙江最具魅力新水乡”称号和全省首批“五水共治”工作优秀县(市、区)“大禹鼎”,杭州七区县(市)13项主要指标数据增幅排名中,6项排名第一,2项排名第二,3项排名第三。

忙并成长着,在走访中锤炼干部

在实践中磨砺、在磨砺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的落实,促使全市干部培养了一批“和群众交心、替群众操心、与群众同心”的群众工作能手,锻炼出一支能吃苦耐劳、敢抓敢管、勇于克难攻坚的乡镇干部队伍。下涯镇把征迁一线作为锤炼干部作风的“炼兵场”,将办公桌搬到了田间地头,将服务从机关移到工地;李家镇则推行镇干部联村、联户、联企、联项目“四联”制度;大洋镇启动夜学、夜访、夜谈、夜评“四夜”工作;航头镇还结合访户干部们搜集的问题编印《干部访户工作指南》,详细解答群众关心关切的百余个问题,为打造“全科干部”补上“短板”。

立足长效,打造为民服务“升级版”

为持续抓牢抓实这项工作,巩固和拓展教育实践活动成果, 2015年1月,市委出台了《关于深化“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完善党员干部密切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的意见》,提出全市各级党组织要以发源地、示范点的标准要求,抓实抓细走村访户工作。

围绕提高民情信息收集处置反馈的效率,我市建立健全了市镇村三级联办的工作机制,结合春节前后走村访户的传统工作,将每年一季度确定为“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集中走访季,实施月度情况分析通报制度、走村访户首问负责制和乡镇(街道)党政正职走访农户实名报告制度,乡镇每周确定一天为走访日,固定一个晚上夜学夜办,交流走访情况。各级党员干部立足“重在解决问题、重在取得实效”,通过访户销号、日记周报等举措,提高走访的力度和效能,力争一季度末,走访农户数达到50%左右,二季度达到80%左右,三季度末基本完成网格内所有农户走一遍。同时,为早解决问题、解决好问题,各乡镇(街道)建立干部“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实事项目清单,专门安排走村访户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确保干部在走访中能及时解决一些农户生产生活中的小问题和微心愿,同时集中资金较好解决涉及面上的群众切身利益事项。(记者 王正伟 谢婷)

责任编辑: 周冰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