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要闻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时政要闻

微信扫一扫分享

外学德清之二:崇真与创新:融入德清乡间和城市的创意
2015-04-08 18:35

    流传百世的“瓷之源”文化,牵动人心的“游子文化”,前卫时尚的“莫干山文化”……孕育在文化摇篮中的德清一直以来便是众多文人墨客的留恋之地。文化,也是这座县城发展前行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当地政府始终致力于推动传统与现代、创新与科技的融合,无论在乡间田野还是现代城市,文化创意的足迹随处可见。

    庾村文化市集:用创意还原最真实的乡村

    2013年,中国首座乡村文创园——清境·庾村文化市集在德清莫干山脚下诞生。人们发现,这座文创园的最大亮点不在于“首例”,而在于其背后的一系列设计名家和来自宝岛台湾的清境创意设计团队的诸多创意和点睛之笔。

    庾村是一个具有千年历史传承的小山镇,地处天目山余脉的国家风景区莫干山麓,这里曾是民国外交部长黄郛隐居并尝试乡村改革的故地。

    几年前,国内著名景观设计师、上海世博园景观工程总顾问朱胜萱带学生来莫干山脚下采风,偶遇庾村,发现这里正是自己向往的净土,他想让这片土地呈现最真实的原生态模样。于是,一个在朱胜萱手上发起的新一代乡村改造计划就此拉开帷幕。

    朱胜萱找到了台湾清境团队,并聚集了一批朋友圈内的设计好友,很快,园区内建起了精致优雅的咖啡厅、工业复古的自行车主题餐厅、充满艺术气息和设计感的青年旅舍“蚕舍”,还有造型独特的窑烤面包……

    Share·饗自行车主题餐厅是庾村文化市集里的标志性建筑,设计师是朱胜萱的好友——台湾著名设计师王胜弘。整个餐厅就是一个开放式的LOFT厂房,粗犷的钢铁线条,搭配全木质的家具和暖黄的灯光,工业时代的复古气息扑面而来。

    在这家餐厅的旋转式自行车轮装饰玻璃门前,记者遇到了文创园园长王海骏。当被问及除不可复制的文化和地域优势以外,是什么造就了庾村的独特魅力时,王海骏答道:“未来,城市和乡村的融合是必然趋势,我们必须集合社会各方力量保留两者的精华。对庾村的改造正是如此,我们对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一草一木予以真实的保留,而不是‘画蛇添足’地修缮。这当中少不了设计大师的精彩创意,当然也需要耐得住寂寞的投资方和政府的认可。”

    随着慕名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当地政府乘势而上。2014年,庾村对集镇所有房屋进行了民国风情恢复性改造,当地村民以积极的姿态融入外来设计师的现代创意,一座承载着历史与乡土芬芳气息的山镇展现在世人的面前,并深深吸引着那些渴望回归自然的心灵。 2014年,前来庾村旅游的海内外游客达到48.3万人次,许多来自上海的游客甚至干脆租了这里的房子,把当地农民“赶往”了城市。

    改造就需投入,这背后,10年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便是重要支持。德清县农办副主任姚建强说:“在美丽乡村建设的投入机制方面,我们设置了专项资金和整合资金,前者按人数拨款,后者则是整合林业、交通、水利等各部门的资金,两项资金均根据精品村的创建等级进行差异拨款。”

    德清科技新城:打造智慧与创意的“浙江硅谷”

    当我们把目光从静谧的乡村聚焦于德清县城南,会蓦然发现,一座集科创研发、信息技术产业、创意产业于一体的科技新城正飞速崛起。

    沿着德清县云岫路一路南行,穿过塔山街,高挑大气的路灯,一直向前延伸,一幢幢独具风格的产业大楼拔地而起。就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上,联合国地理信息永久性论坛会址、北京国遥新天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地理信息龙头企业纷纷“安家落户”。科技新城管委会副主任沈法根向记者介绍:“智慧和创新是这里最大的特色,而宜居宜业则是我们的发展方向。未来,我们将致力于打造世界级的地理信息产业和金融科技产业高地。”

    无论是地理标注、地图位置还是网络时代的知识产权问题,地图文化都与创意产业有着不解之缘。近年来,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蓬勃发展的地理信息产业将成为推动德清新崛起的战略性新兴产业。2014年,科技新城已有51家地理信息企业入驻,总投资60多亿元,形成了与北京国家地理信息产业园遥相呼应的“南园”。 站在地理信息产业高地,我市文创办相关负责人亦是感慨万千:“地理信息产业实际上是文化创意的高级领域,文创接轨科技的效应不可限量。”

    提及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平台的打造,最不可或缺的就是各行业的顶尖人才。在科技新城的发展蓝图上,记者发现,人才公寓、幼儿园、影院、公园等基础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沈法根告诉记者,软环境的打造向来是重点,自园区设立以来,科技新城积极营造“亲商安商”氛围,建成一批集体公寓、人才公寓和高端公寓,为入驻机构和企业引进人才提供了一定的住房保障。同时,科技新城还为入园企业落实全阶段金融扶持,引进中科鑫通等投资基金公司40余家,鼓励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向地理信息产业倾斜。

    “我们推行的‘湖州南太湖精英计划’,鼓励人才带项目来新城,最高补助可达300万元。博士生每月还有1000元至2000元不等的补助。” 沈法根说。前不久,正元地理公司浙江分公司的地籍调查项目获得了近30万元的扶持资金,该公司总经理王波感慨:“这里创业氛围好,还有给力的政策扶持。”

    在技术支撑方面,入园企业可以享受的现成资源还有许多: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武汉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可共享武汉大学60余个公共技术平台与实验室资源;推动地理信息技术创新的浙江省地理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可有机聚合地理信息产业链;与欧亚科学院合作成立的院士专家工作站,可引进院士专家指导产业发展……

    在德清,许多人似乎对“文创”没有太多的概念认知,这里也没有专设的文化创意办公机构,但我们仍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一座城市因为文化和创新的融入,使美丽乡村衍生出美丽经济,产业转型正发生着质的飞跃。

    记者 谢婷

责任编辑: 翁校龙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