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要闻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时政要闻

微信扫一扫分享

【我是建德人·文明之光】庄子的理想地——建德
2017-05-04 22:37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建德”一词的主体在“德”。甲骨文的德字由彳(chi)、—、目三个部件组成:彳为行走,目是眼睛,上面一条直线表示眼睛要看正,二者结合就是“行得要正,看得要直”之意。金文在眼睛下面加了一心,表示除了行正、目正之外,还要心正。明白了德的含义,建德之名就清楚了:“建德”者,建立(设)道德(规范)也。

“建德”一词最早出现于《老子·第四十一章》。《左传·隐公八年》也写道“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意思说,周天子立有德之人为诸侯。“天子建德”有天子为天下树立道德样板的意思。

关于“建德”,着墨最多的是庄子。《庄子·山木篇》中有关于“建德之国”的一段文字: 南越有邑焉,名为建德之国。其民愚而朴,少私而寡欲;知作而不知藏,与而不求其报;不知义之所适,不知礼之所将;猖狂妄行,乃蹈乎大方,其生可乐,其死可葬。

邑为人民集居之处,指村镇和城市。国与邑同义,《说文》:“邑,国也。”“建德之国”就是建德之邑,或者说是“建德这个地方”,后来,邑又成为县的别称,一邑即一县。因此,“建德之国”与建德县实际上是同一个意思。

庄子说,在南越有一个叫做“建德之国”的地方,那里的人民单纯而质朴,很少有自己的私利和欲望;只管耕耘,不问收获,施恩而不图回报。他们也不懂什么叫礼义,只按自己朴实的想法去做,但他们的言行都符合宇宙间的大道。那里的人民生而安乐,死后有归宿。这是一个安宁有序、无忧无虑的社会;也是一种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道德境界,是庄子理想中的国度,与《礼记·大同篇》中所描绘的理想社会如出一辙,让人联想起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更让人联想起建德山乡的山源村落。

庄子所处的春秋战国时代,各国诸侯争城夺地,战祸连年,礼崩乐坏,民不聊生,苦难深重。庄子认定,这一切都是人心坏了的缘故。人的贪欲膨胀,老想着占有人家的利益,剥夺他人的权利,这才造成社会动荡。只有去掉贪欲,才能保持“真朴”;只有回归真朴,社会才能安宁。而“愚朴”的“建德之国”正是混沌未凿、“少私寡欲”的一块淳朴的处女地。显然,在庄子的眼中,“建德之国”的国民具有高尚的道德,“建德之国”的民风和操守正是庄子追求的有德之人的境界。

后人认为《庄子》一书,“寓言十九”,十有八九是在编寓言,讲故事,但是我觉得这篇“建德之国”却并非全是寓言。

“南越”泛指南方越族散居的地方。越族的分布很广,长江以南直至今越南都有,号称“百越”,经济、文化都落后于北方黄河流域,被中原人视为“南蛮”。据史书记载,先秦至汉末,长江流域以南的山区里,散布着百越民族的一个分支——山越。山越长期生活在山区,种植谷物,自铸兵甲,自成部落,过着自给自足的封闭生活。无论从地理方位还是生活习俗来看,庄子所说的“南越”都与历史上的山越有相似之处,而今天的建德正是当年山越活动的地区之一。

现在,比较“建德之国”与儒家经典《礼记》中有关“大同”社会的描述,有许多相似之处。儒家渴求“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与庄子描述“建德”时“其生可乐,其死可葬”是一样的,都是人们向往的理想社会。从庄子“建德之国”的描述,我们摸到了道家理想的源头,也看到了中华民族道德思想的源头。 (庄 生)

 

责任编辑: 方仙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