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要闻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时政要闻

微信扫一扫分享

根雕匠人徐惠东:浸润三十春秋  雕刻不朽艺术
2018-07-09 23:39

一双结痂的老手,几把锋利的刻刀,三十载春秋,徐惠东化朽木为神奇,雕刻出一件件永恒的艺术品。

30年前,高中毕业的徐惠东考上了大学,却因为身体原因未被录取,眼看其他同学继续学业,十八九岁的他只能另谋出路。因为从小就喜欢绘画和雕刻,所以他决定学一门手艺。

徐惠东的启蒙老师是一家老工艺品厂的师傅。白天雕刻,晚上画画,学艺的生涯烦闷枯燥。他潜心苦练3年,掌握了东阳木雕的雕刻技法。凭借自身的努力和天赋,他又被师傅推荐到厦门一家台资企业做木雕。在那里,他遇到了对自己从事木雕艺术启发很大的一位老师——台湾民间工艺美术大师赖文龙。正是在赖文龙的带领下,徐惠东踏上了一条通往艺术殿堂的道路。

2003年,严重依赖出口的根雕市场遭遇寒冬。那时候,一起学艺的十个人中有八个选择了转行。徐惠东也曾犹豫,但他更担心传统手工艺就此消亡。赖文龙开导他说,在日本,这是国宝级的手工艺。“行业虽不济,但总要有人去坚持做点什么。我们再坚持几年,这个行业肯定会好起来的。”徐惠东下定决心,不再动摇了。

2010年后,经济转暖,根雕市场仿佛一夜之间就恢复了消化所有作品的能力,工艺收藏的氛围也越来越好。回建德老家后,徐惠东成立了根雕工作室,作品屡获大奖,经常被收藏爱好者以高价收藏,他的根雕事业一步步走入正轨。

“七分天然,三分雕琢”是徐惠东信奉的根雕理念。每当拿到一块木头,徐惠东思索的问题是:该从一块好木的何处下刀?起初的时候,他会选择一些繁琐复杂的雕饰,以显示基本功。但这几年,他愈发觉得大自然才是最好的雕刻师,天然的东西,雕得越少,东西就越好。那些看起来高妙绝伦的技法,却难免流于匠气。成就一件作品,技术本身已经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根雕的思想,即“读根的能力”。

如何去解读一截深埋在土中数百年之久的树根的故事?如何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和大彻大悟融入到作品之中?雕刻师本身思想的高度、广度与深度,才最见功力。在不断摸索实践的同时,徐惠东阅读了大量的木雕书籍,参加了很多木雕爱好者的交流活动。慢慢地,他的作品有了自己的风格。他把自己的思想、情感、信仰,融入到“根”里面,减少雕刻和创造,最大限度地展示根原本的形态。他的人物作品除了面部表情靠手工雕刻,其余衣服纹理、场景等,都遵循木材天然原形,写意效果极佳。

三十年来,不管世界如何嘈杂多变,徐惠东始终保有一颗沉静、淡然的心,从事着自己热爱的根雕事业。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根雕早已融入了他的生命。树根,是大自然馈赠的礼物。而他,赋予了这份礼物思想和灵魂。

(记者 沈菲)

 

责任编辑: 徐巍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