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要闻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时政要闻

微信扫一扫分享

两代农民的变迁
2019-01-07 23:09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市农村发生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从普通粮油生产到特色种植再到创意农业及农商文旅融合……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广大农村群众不但改变了生产方式,经济效益、生活质量以及经营理念等各方面都得到了极大提升。

土专家:

坚持品质,种了一辈子草莓

赵建明1985年开始种植草莓,30多年来,他通过不断的学习专研,从一个草莓种植“门外汉”变成了草莓种植的“土专家”,不但自己富起来了,还带动周边农户共同致富。

26岁的时候,赵建明还是个家电维修工,而他的堂叔已经开始种草莓了。“当时他们挑着一担草莓坐车到杭州去卖,卖了1000多元,而我修一台电视机才10元。”赵建明说,种草莓虽然辛苦,但有丰厚的回报,他便跟着堂叔开启了草莓种植之路。

凭借叔叔的指导加上自己的聪明勤劳,赵建明家两亩三分地的草莓迎来了丰收,当年收入超万元,这更加坚定了他种草莓的信心。可惜好景不长,到了上世纪90年代,建德草莓步入了低谷期。当时建德的草莓品种主要是“丰香”,经过近20年的种植,这个品种已经退化,虫害特别多,质量和产量都不高,严重影响草莓销售。

后来,农业部门引进了新品种“红颜”。据赵建明回忆,引进之初,“红颜”苗很难培育,一度让他产生放弃的念头,但凭着一股信念,加上不断努力钻研,他攻克了技术难关,“红颜”终于在建德土地上生根结果,并且一直“红”到现在。这让赵建明认识到,种草莓光会吃苦还不够,还得有技术,他开始联系农科院、农业局等,学习育苗栽培技术。经过多年的摸索,赵建明逐渐掌握了草莓育苗、移植、剥叶、疏花、疏果、防病、温控等技术。

如今,伴随着“互联网+农业”的兴起,人工智能化的管理监控方式将逐渐取代传统的人力劳动。“现在不管我在哪里,只要打开手机,就能知道草莓大棚里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情况,非常方便。”赵建明说,这在以前是根本不敢想的事。近年来,借助互联网推广的营销模式,他的草莓畅销江浙沪,草莓苗更是远销海外。

新时代莓农:

用生物育种技术育好苗

王健,合肥工业大学硕士,草莓苗脱毒培育经验丰富;刘春杰,河南工业大学本科生,拥有十多年的集团研发经历。新安集团草莓孵化项目团队的这些高材生怀揣着梦想和热情,在杨村桥镇梓源村租了12亩地,开启了脱毒草莓苗的研究。

何为“脱毒草莓苗”?王健介绍说,以前,草莓苗是农民自留种子,各家各户自行培育的,很容易发生炭疽病、根腐病等,从而带来重大损失。而在生物育种平台,通过专业技术处理,可以培育出健康、健壮的脱毒种苗,从源头上保障种苗的安全性。“我们调研了中草药、草莓等,希望能够利用生物育种的技术改变草莓苗的繁育方式,用优质种苗造福更多莓农,让他们安心种好草莓。”王健告诉记者,他们团队之所以选择建德,是因为建德的草莓种植大户、经纪人和合作社比较多,草莓经济氛围浓厚。

青山湖生物研发平台培育的脱毒苗运送到杨村桥梓源村栽种发苗。为了使子苗长成壮苗,大棚管理人员要时常带领工人浇水、移栽、摘除枯叶等,及时将匍匐的茎定向理顺、放置均匀,发现新株时,要马上用营养土压住空气根,促进其发出更多新根。

一天巡视两三遍,旱了浇水,热了加盖遮阳网。几个月下来,项目牵头人刘春杰更黑了,王健变瘦了。“再过一年,我们将建成集脱毒、组培、驯化、筛选、育苗、栽培及技术推广为一体的综合草莓示范基地——立体栽培大棚,采用穴盘基质育苗,在现代喷淋、温度控制以及病虫防治的环境中,脱毒苗经过繁育生长,不仅可以向客户展示种苗生长情况,而且后续结出健康的果实,还能吸引游客参观、采摘。”刘春杰开始畅想新安草莓苗的美好未来。(记者 吕蕾)

责任编辑: 俞阳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