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要闻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时政要闻

微信扫一扫分享

建设美丽家园 我们义不容辞
2019-03-18 22:25

棚户区改造、小城镇整治、古城复兴……随着梅城美丽城镇建设的推进,千年古府即将破茧而出。作为美丽城镇的最大受益者,梅城的百姓不仅拥护政府决策,更投身其中,为建设美丽家园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日行3万步 管好“自家事”

“六眼古井要保护好,你们赶紧让人先拿木板遮盖起来。”“拉结筋你们放了吗?”“披檐的承重力够不够?”3月12日一早,头戴安全帽的祝有旦就在梅城外立面整治的项目现场忙开了。已过耳顺之年的祝有旦在建筑行业干了三十余年,因为梅城美丽城镇建设的需要,他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安逸的退休生活,整天奔忙在工地上。1.7平方公里的集镇由4位现场管理员分片负责,作为其中唯一一个梅城人,祝有旦觉得自己肩上既有使命,也有光荣。“以前是承包工程,现在是业主代表,身份转变了,责任更重了。”祝有旦说。

早上7点出门,傍晚5点回家,祝有旦每天步行都在3万步以上。在一次巡查中,他发现总府后街道路工程中管道底部铺设的砂石料不足,当即要求施工单位予以整改返工,确保了工程质量。在祝有旦看来,现在建设的各类项目,梅城百姓是未来的使用者和受益人,如若项目质量不过关,日后受影响的还是梅城百姓。他将集镇的改造视作自家的装修,对于工程质量颇有要求。府前街的立面改造是在老建筑的基础上增设仿古披檐,新老建筑之间如果没有增设拉结筋,时间久了可能导致交界处产生裂缝,甚至脱离。所以,祝有旦近期在巡查中特别注意这个细节,并要求施工方在粉刷前进行挂网,确保新老建筑衔接完好。

有了祝有旦这样的管理员,梅城小城镇整治项目经理金文红坦言:工程不敢马虎。有时候他还会请祝有旦担任技术指导,为老城改造提提意见。

每天10小时 做好“红绿灯”

随着各类项目的陆续开工,难免给集镇交通带来影响。于是,65岁的党员志愿者周国良每天坚守在主要道口,指挥过往车辆行人。“请问你去哪里?前面是单行线。”在府前街和市民路交叉口,周国良每天不知要重复多少遍这样的引导。市民路道路狭窄、府前街部分路段为单行线,往来车流量大,高峰期容易发生拥堵,周国良就成了这个路口的“红绿灯”。受到外立面改造影响,指示路牌被遮挡,地面的标线也变得模糊不清,为了避免司机开错路,周国良总会拦下由东往西驶入府前街的司机,引导他们及时变道。细心的周国良总会先问清对方的目的地再进行指路,他说:“很多不清楚路况的都是外地人,如果态度不好,会给他们留下不好的印象。”

每天7点多到岗,一天10小时,每周7天不间断。周国良觉得,作为梅城人,应该义无反顾地支持家乡建设,作为党员,更应该为家乡发展奉献付出。

没有旁观者,只有行动者

一直以来,梅城美丽城镇建设的推进都离不开群众的支持。“鼓励和方便群众参与进来,广泛争取群众支持,让美丽梅城的建设过程成为全体居民共建共治共享的过程。”梅城镇党委委员程小波介绍说,通过广泛发动党员、退休职工、两代表一委员等群体参与到美丽城镇建设中来,该镇着眼于打好“乡情牌”“乡愁牌”,以此来形成共同推进美丽城镇建设的强大合力。

“面皮老一点,嘴巴甜一点,态度好一点,骂了不还口,都为大家好。”老党员唐云庆把做征迁工作的经验总结成了顺口溜。2009年,他参与了航运公司的征迁工作,也熟知被征迁时群众会有不理解、不支持的反应。他把10年前的经验用在了如今棚户区改造、小城镇整治当中,宣传、沟通、协调,帮助完成了一户户的签约。和唐云庆一样,丁于成也是一名征迁问题协调员、项目问题联络员,当被问及做这些工作的初衷时,他们都说:“我们是老梅城人了,希望早日看到家乡能有新变化。”他们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赢得群众更多的支持和理解,加快梅城蝶变的步伐。

在梅城,还有许多这样关心支持家乡发展、投身家乡建设的梅城人,他们用自己的行动描绘着家乡的美丽蓝图。

(记者 纪婕妤)


责任编辑: 李俊瑶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