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健康新闻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卫生健康新闻

微信扫一扫分享

市一医院自体血技术成功助力救治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
2019-01-15 16:00

近日,市一医院麻醉科联合产科、手术室以及输血科等多学科联合,成功为一位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产妇实施术中自体血回输,最终母子平安并成功保留子宫。

翁女士,39岁,8天前因自觉胎动增多半天,查胎心监护可及不规则宫缩,入住医院产科。经病史了解,翁女士曾查B超提示“胎盘后壁,胎盘下缘部分覆盖宫颈内口”,随着胎儿在子宫内的生长,胎盘逐渐覆盖子宫颈口,以致形成完全性前置胎盘。由于这个诊断继续妊娠存在致命性大出血的风险,生产过程中也会出现大量出血,因此,入院后,产科主任孔建平等根据孕妇病史及相关检查,邀请多学科专家开展会诊,共同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和应急预案,其中由于无法经阴道顺利分娩,只能选择子宫下段剖宫产;由于术中有致命性大出血可能,征求了患者本人意愿,自体血回输成为最佳选择。

1月10日,手术在多科协作中顺利开展,术中翁女士出血800多毫升,所有出血经过分离、洗涤及过滤后回输400毫升。最终,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在未输异体血情况下顺利完成了手术。这也规避了异体血输注风险,加速了翁女士的术后康复。

麻醉科主任汪三岳介绍,正常产妇剖宫产术出血量约200-400毫升,翁女士出血达到800毫升以上,再加上生产大量消耗,已经严重危及母儿生命。此次自体血技术也是首例应用于该诊断的高危产妇,成功为母婴的生命与健康保驾护航。他介绍,市一医院自体血技术开展于2012年,仅2018年度就已经开展回收式自体血回输383例共127711毫升,贮存式自体血回输4例共1600毫升,稀释式自体血回输1例共400毫升。

“当然,自体输血并不是任何人都适用,也有相应的适用指征。”汪主任介绍。自体血回输用于其他手术病人已经普及,但由于羊水栓塞、胎儿细胞污染等致命性危险因素,产科大出血自体血技术发展较慢。但近年来由于技术的进步,加上白细胞滤器的应用,这一禁区逐渐被打开。

据了解,凶险性前置胎盘是产科常见的危重并发症,极易发生迅速且难以控制的大出血,是产科死亡的主要原因,临床中常因术中大出血而施行子宫全切术。翁女士在手术中大量出血,经自体血技术立即得到血液回输,同时,输入自己的血液也避免了输入大量异体血所带来的并发症,此外,也顺利的保住了子宫,术后翁女士恢复良好。

近年来,由于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市一医院手术量急剧增加,特别是成为浙医二院建德分院后,年手术量增长明显,仅三类、四类手术更是大幅提升,技术难度、精度也更加突出。自体血技术自2012年以来,已经实现了全天候和无缝隙开放,为医院节省了大量血源,特别是夏季用血紧张时期。据统计,该项目开展至今共完成自体血回输553030毫升。

科普阅读

在国外,尤其欧美,自体血已开展了许多年,在德国、法国等国家的患者中,60%—70%的病员接受自体输血。而我国则起步较晚,开展率不高,应用在剖宫产手术中的案例更少。自体输血与异体输血相比,其优点在于:自体输血可以节约用血,弥补血源不足,不需检测血型和交叉配合试验,临床反应时间快,为抢救赢得时间;可避免同种异体输血产生的抗体抗原免疫反应所致的溶血、发热和过敏反应以及输血传播疾病,如肝炎、艾滋病、梅毒、疟疾等;可避免差错事故,减少患者医疗经费开支等。

根据血液来源和保存方法的不同,自体输血可分为三类,即贮存式自体输血、稀释式自体输血、回收式自体输血。贮存式自体输血,是指手术前一定时间采集患者自身的血液进行保存,在手术期间输用;稀释式自体输血指在麻醉后、手术主要出血步骤开始前,抽取患者一定量自身血液,在室温下保存备用;回收式自体输血是用严格的无菌操作技术与自体血回输机将患者在手术中或创伤后流失的血液回收,经机器过滤、洗涤、浓缩等处理后,在术中或术后回输给患者。前提是患者流失的自身血液中红细胞基本正常,没有被破坏、污染,回收后可重新利用。

目前,应用最多的是前两种自体输血方式,而回收式自体输血方式则较少,特别是产科大出血应用,主要原因是各大医院对术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比较谨慎。原因一是由于女性在剖宫产或者自然分娩过程中,羊水很容易污染到血液。如果回收的血液在处理过程中处理不当,容易把羊水等回输给产妇,导致产妇羊水栓塞发生危险;二是阴道本身是和外界相同的通道,容易受到白细胞以及其他细菌的感染。回收后处理不当也会把白细胞等回输给产妇,导致感染。

“所以,在回收式自体输血过程中,需要严格的操作和过硬的医疗团队。”汪三岳主任介绍说,“自体血回输相当在手术中自己给自己输血,这种血液对病人来说才是最宝贵的,因为血还是自己的比较好”。

(通讯员 赵志勇 姜忠奎)


责任编辑: 储玲娟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