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服务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民生·服务

微信扫一扫分享

畲族民歌将失传 热心教师来传承
2010-02-22 14:29

2月21日,热衷于收集、整理与演唱畲族民歌的大同镇永平村垟坞民族自然村退休老师雷炳虎,趁着正月里一些少数民族村民回乡团聚的时机,将复印好的10多份《畲族民歌》歌词单,一一发送到他们手中,并就有关演唱方法与技巧作了认真的讲解,以防止这一项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民歌在村里失传。

大同镇永平村有“雷、钟、蓝、顾”畲族少数民族姓氏共30多人,均分布在垟坞民族自然村,至今已传唱民歌一百多年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文化不断传播,该村村民会传唱民歌的寥寥无几,都是些六七十岁的老人,获知民歌的起源的人更是所剩不多。为此,这一当地特有的文化遗产也将濒临失传。

现已70岁的该村教师雷炳虎曾从事教育工作40多年,他在教学生涯中,注重收集、整理畲族民歌的歌词,尤其是在演唱时能准确地将民歌的念唱、平声唱与高声唱等多种唱腔方法与技巧,熟练地掌握其中的韵律,被当地少数民族村民称为最出色的“民族歌手”。

2000年退休后,雷老师有足够的时间,一心投入于畲族民歌的歌词收集与整理中。几年来,他不辞辛苦,曾先后奔赴丽水及我市的更楼、新安江及大同等地,先后收集与整理《盘古皇歌》、《种田歌》、《白扇歌》、《十二生肖歌》等近3000首畲族民歌的手抄本,并一一复印成册,赠送给少数民族村民用于平时学唱,极大地丰富了民歌的内容,有利于使这项当地特色文化遗产得到传承与发扬。

记者在该村看到,前来参加学唱畲族民歌20多人当中,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平时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尤其是十几岁还在念书的孩子,他们在雷老师的耐心指教下,对畲族民歌的唱腔学得十分起劲。经过一番指教,年轻妇女蓝玉仙开心地告诉记者:“畲族民歌是村里老一辈们留下的一种特有的文化,能有这样的机会,自己会尽量学,这也是继承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十分有意义!”

据该镇文化站负责人介绍,2008年开展的第三次文物普查,该村的《畲族民歌》还被列入省级“非遗”名录,这当中离不开热心于畲族民歌文化事业的雷炳虎老师所付出的一份汗水与努力。如今,雷老师又组织了少数民族村民开展畲族民歌演唱的培训,这将会带动更多的村民传唱民歌,以后不再为民歌失传而担忧了。

 

建德新闻网记者:宁文武  通讯员:潘雄彪

 

 

责任编辑: 方仙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