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服务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民生·服务

微信扫一扫分享

乐绍延:在异国跑新闻的人
2011-07-31 17:11

山里走,城里走,乡里走,

握茧手,握秀手,握残手,

风也受,雨也受,气也受

……

伐恶效独吼,逢善魂相就,

图一个天地无垢我心无垢。

这是一位记者写给同行们的词,字里行间流露着新闻人的情怀——他们用心灵的笔尖去挥洒热情,如酒,在人们内心深处点燃血焰;他们用镜头采撷历史的片断,如花,插在历史的鬓角。

 

 

 

乐绍延,就是这样的一位重要历史事件的记录者。他生于1955年,建德大同人,新华社高级记者,现为设在美国纽约的新华社北美总分社中文编辑部终审发稿人,在纽约主要从事新华社播发的国际新闻的最终审定和签发工作。

他曾作为新华社常驻日本东京的记者,用一支笔记录了日本十几年间的经济社会发展变化。他作为中国高层领导人的随行记者,采访过中国国家领导人江泽民、胡锦涛、李鹏、李瑞环在日本访问期间的重大政治外交活动;采访过日本国家领导人以及日本经济和科学技术领域的著名人士,也曾采访过东京街头的无家可归者、流浪儿的生活。

虽然他身居海外,然走遍万水千山,萦绕在他心头的,永远是对新闻事业的热爱和追求。

虽然他远离故土,然苍海桑田,绵绵不绝的,永远是深植心底的那份报国情怀。

从军结下新闻缘

乐绍延的老家在大同,家中共有6个兄弟姐妹,他排行老二。

小时候,乐绍延家里条件异常艰苦,吃饱穿暖成为一种企盼。贫困,让他明白了一件事:要改变命运,就要走出去,到外面闯一闯,见见世面。

1970年,鉴于当时的国内政治经济形势,才上了三个月高一的他放弃了学业,报名参军,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军军部警卫连当了一名战士。

当兵的日子虽然艰苦,但是乐绍延却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的精神食粮——报纸。部队每天都有《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报纸,于是每天阅读报纸就成了他的一个习惯。当时报纸上几乎每天都有毛泽东主席的消息和照片。让乐绍延印象深刻的是,有关毛主席活动的图片新闻几乎都与新华社记者钱嗣杰有关,这个叫钱嗣杰的记者每天都跟在毛主席身边,报道毛主席出行动态,这让乐绍延很羡慕。他在心里偷偷地想,要是有一天自己能钱嗣杰那样成为一名新闻记者该好多好!他萌发了对记者这个职业的热爱与向往。更令人没有料想到的是,他后来竟有幸能够与钱嗣杰成为同事,并在新华社东京分社与其共事过一年多的时间。

1975年3月,乐绍延退伍回到家乡,摆在他面前最大的问题就是找一份工作,养家糊口。

退伍后不久,正赶上全国各大中院校招收工农兵学员, 为了保证能够被学校录取,乐绍延报考的第一自愿是金华火车司机学校,他记得当时的招生办要求每位报名者写一篇命题作文,主题是知识青年在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实践与体会,后来还进行了一场面试。经过了半个多小时的面试,考官最后对他说,今后有时间要多阅读各类书籍,进一步提高中文水平,这对你的将来大有益处,希望你成功。乐绍延后来才得知,给他面试的考官其实是一名新华社的第一代资深驻外记者,叫毕开源,浙江衢州人。这次面试的结果,这又让他与新闻更靠近了些,有了更多的期盼。

缘于乐绍延家庭出身好,苗红根正,又服过兵役,还是党员,政治上可靠,也有一定的文化基础。不久后,乐绍延就收到了录取通知书,幸运地获得了一次免费上大学的机会,他被国家安排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学习。

艰苦难忘的大学生活

对乐绍延来说,这几年的大学生活是他人生中非常关键的时刻,他的外语与业务基础都是在那里夯实的。

当时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在浙江只招收了7个学生,入选概率很低。学生不仅免学费,每月还有18元钱的伙食费和零用钱,所以大家都非常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把它当做改变命运的关键,以便能更好地胜任以后的工作。为此,当时他们学习的紧张程度丝毫不亚于现在的高考。

对一心要改变命运的乐绍延而言,那段日子虽然艰苦,但却是难以忘怀的奋斗岁月。学校平均每天给学生安排6个课时,最后两节是自由活动课,但每位同学都呆在教室里埋头苦学,暗暗较劲,生怕自己少学了几分钟,落在了别人后面。

乐绍延不止一次地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把功课学好,而且要比别人学得更好,以便毕业后能够尽快地适应新的工作,在自己新的工作单位拥有一席之地。

冬天的北京气温非常低,普遍都在零下十多度,有时甚至达到了零下二十度,乐绍延每天早上6点不到就起床了,就在校园内的路灯或林荫树下背单字、朗读课文,即使手被冻僵也没有退缩。有一年冬天,他看错了时钟,凌晨三点就起床看书了,看了好几个小时天才亮。

在大学期间,刻苦学习,成了乐绍延生活的全部内容。每次考试,他都要给自己定一个目标值:超过某某同学,如果这次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他会更加努力刻苦。大学毕业前,他已经能够用日语流利地和别人交谈。他坦言自己的优异除了勤奋努力之外,也得益于学校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及他的班主任老师。他还清楚地记得自己当时的班主任是一名刚大学毕业的留校老师,年纪和班级的学生们相当,每天晚自习,他都留在班内,帮助大家练习口语。毕业前那年,乐绍延在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实习,实习地点是当时为一年一度的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凭借他在实习期间的表现,中化总公司有意让他留下工作,然而当得知自己可以被分配到新华社工作时,他毅然放弃了这次好的机会,选择了新华社。

乐绍延终于如愿以偿地被分配在新华社国际部,成了一名梦寐以求的新闻工作者。

刚刚入行,乐绍延便参加了新华社为他们举办的为期三个月的新闻业务培训。短暂的培训对乐绍延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乐绍延感到了空前的压力。他知道,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织网,于是他开始拼命补习语文、历史知识。从1979年到1981年间,他一边工作,一边利用业余时间在新华社的干部文化学校夜校部学习,努力地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综合知识水平,以求能尽在新华社立足,干出一番事业。

四进东京的日子

1982年2月乐绍延第一次出国进修,地点是日本东京华侨总会创办的中国通信社,主要从事新闻翻译工作,将新华社的中文新闻翻译成日文,提供给日本的新闻媒体。

这次的日本之行给了他相当大的震撼。在这里,他第一次见识了灯红酒绿,看到了物资异常丰富的日本市场,看到了时速250——300公里铁路新干线……而这些在当时的国内是无法想象的。乐绍延的心中有了一些热血沸腾的冲动,他很希望通过自己手中的笔把这里的一切景象带给国内的读者,他更希望未来的我们也能赶上甚至超过发达国家。

1984年,乐绍延回国之后,在中国新闻学院(现已并入中国传媒大学)学了两年的英文。

1989年他再次前往日本。不过和第一次前往日本不同,此次他是停薪留职,自费前往日本留学,就读于日本大学研究生院经济学研究科,目的是充实自己的业务水平。这次去日本和第一次是完全不一样的境遇。作为一名自费的留学生,因为没有工资,他不得不去餐馆打工,赚取学费和生活费。不过日子虽然艰苦,但是乐绍延却学到了很多东西。他第一次来日本时,接触的大部分人是日本的政要、专家学者以及经济界人士,而留学却让他和日本最普通老百姓有了接触,这也为他之后的记者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95年,也就是在日本阪神大地震后不久,他第三次前往东京。这一次,他作为新华社常驻东京的记者,开始了真正的驻外记者生涯。机缘和努力,让他成了昨天的钱嗣杰——那个他经曾崇拜的偶像,那个拨动了他心弦的新闻界的前辈。

虽然是第一次担任驻外当记者,但进入大学之后对日本问题的长期关注、学习、报道和研究,不断的积累与沉淀,对日本问题的报道可谓是轻车熟路。在到达东京分社不足三个月的时间内,就采写了综述《日本经济亮起黄灯》、新闻分析《不良债权——日本经济的毒瘤》、述评《日本大银行的倒闭将严重冲击日本经济》等10多篇具有独特视角和观点的深度报道。与此同时,他还采写了大量介绍日本发展经济、科技、社会以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经验等新闻稿件,为中国的经济建设等提供了借鉴。他的出色工作受到了总社编辑部的好评,并被通报表扬。

记者的光环之后,是不尽的劳累和艰辛。中国国家领导人出访日本,活动内容多,行程按排都非常紧,不同的活动一场接一场,作为驻外的随行采访记者,采这与这类新闻的压力可想而知。

每一项采访活动,记者都必须先于国家领导人抵达现场等候。但领导人出行有警车开道,前往任何活动场所畅通无阻,记者虽然也有车,但深受道路交通状况的限制,稍有疏忽就很可能耽误采访,那将是无法弥补的错误。采写成稿后,通常还要送交随行新闻官,甚至最高领导人亲自审阅。通常这个时候,他要忙到凌晨两三点才能休息。

相反,对于日本当地的采访,倒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困难。不仅如此,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国际地位的提高,乐绍延觉得自己在外面说话更有底气了,工作起来越来越得心应手。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席卷泰国,泰铢贬值。不久,这场风暴扫过了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和韩国等地,打破了亚洲经济急速发展的景象,受害各国金融体系几乎崩溃。随着亚洲各国货币的大幅贬值,日本和美国为了各自的国家利益,放任日元贬值。日元对美元的汇率从约80日元兑换1美元不断贬值到146日元左右兑换1美元。只有中国的人民币坚持不贬值,成了抗击亚洲金融危机的唯一有生力量。但中国为此付出了重大代价。

在这种形式下,乐绍延采写了一系列呼吁日本采取措施稳定日元汇率的稿件,并采写了一篇题为《日美应负起稳定日元汇率的责任》的评论性稿件,批评日本和美国只顾本国利益,不顾亚洲金融和经济大局,一味放任日元贬值的行径,呼吁日本联手采取措施,阻止日元汇率下跌。该文播发之后,在日本引起极大的反响,日本各大媒体纷纷转载该报道,认为这篇文章代表了中国政府的声音,中国政府开始严厉谴责日美两国的不负责任行为。几天之后,日美两国政府开始联合干预日元汇率,日元止跌回升,逐步回到了合理的价位,减轻了人民币的压力。此稿也被评为新华社社级好稿。

2000年4月,乐绍延结束了任期回到北京总社,但在两年之后的2002年,他再次作为新华社的驻外记者前往东京驻在,开始了新一任的驻外记者工作,直至2006年8月回国,重复着相同的工作,但见证和记录着不同的新闻事件。他先后在日本学习和工作了13年,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自己喜爱的新闻事业。

长期在国外当记者,有甜也有苦,其中最难以忍受的是长期和亲人的离别。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上半期之前,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相当于驻外使馆一秘(外交官级别)以下的工作人员夫人不能随同驻外,而且 必须在国外工作两年才能回国休假一次,每次休假时间不超过两个月。在国外一待就是四年,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只有两个。在国外,受时空和距离以及当时的信息通信技术和有关规定的影响,平时与家人通信也不方便,乐绍延和他的同事很难尽到作为父亲、儿子和丈夫的责任,也很难享受到亲情和天伦之乐。乐绍延的一位同事回国探亲,儿子根本就不认,也不叫爸爸。到了晚上,儿子对他说:“叔叔,你怎么还不回自己家呀?我们要睡觉了”。这个真实的笑话在新华社广泛流传,也让人颇感心酸。

但是,为了自己喜爱的国际新闻事业,乐绍延于2009年毅然决然地又一次离开了亲人和祖国,再次踏上了异国他乡的土地。不同的是,这次他不是去日本,而是奔赴西半球的美洲大陆,他将在美国纽约度过约四年的新闻从业生涯。

驻外记者的家乡情结

也许很多人认为乐绍延的工作忙,长期在国外,对建德了解得甚少。其实不然,他经常通过建德新闻网以及家人关注建德经济社会的发展,建德新闻网成了他仅次于新华网之后喜欢浏览的网站。他每次从国外回国休假必定会回建德,只是每次都是“偷偷”来回,没去打搅大家而已。他也总希望能为家乡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这些年,我们的国家发展得非常快,家乡的发展也很快。在我看来,新安江在某些方面要比纽约好很多。”乐绍延强调,美国虽然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整体经济和科学技术、军事等方面有着在近期难以被他国超越的优势,但纽约有很多地方不如家乡。例如,纽约的街面没有新安江的街道干净,水没有我们新安江的水好喝,除曼哈顿之外,纽约的城市建设也远不及新安江城区。

他还经常教育自己的孩子要了解和热爱建德家乡,如有可能总要带孩子来孩子回建德看看,让孩子感受家乡的山山水水,风俗人情,并一再告诫孩子,虽然现在美国学习和生活,对美国有好感,但其根在建德,将来无论走到何方,都不要忘记自己是建德人。

采访最后,乐绍延感慨说:“其实当记者也好,做生意、当官也好,都有个机遇的问题。机遇碰上了,就不一样了。不过,现在来看,这么多年来“被安排”的这条路也没什么遗憾,反而给人生多了许多惊喜。我当记者,尤其是去了这么多年的日本,在报道日本一年年发展变化的同时,也看着我们国家日益强大,我能够在其中做一些微不足道的贡献,感到非常自豪。”

同时,乐绍延也鼓励现在的年轻人要尽自己的努力去做好每件事,要有事业心,干一行爱一行。(记者 陈晓波)

乐绍延:在异国跑新闻的人

山里走,城里走,乡里走,

握茧手,握秀手,握残手,

风也受,雨也受,气也受

……

伐恶效独吼,逢善魂相就,

图一个天地无垢我心无垢。

这是一位记者写给同行们的词,字里行间流露着新闻人的情怀——他们用心灵的笔尖去挥洒热情,如酒,在人们内心深处点燃血焰;他们用镜头采撷历史的片断,如花,插在历史的鬓角。

乐绍延,就是这样的一位重要历史事件的记录者。他生于1955年,建德大同人,新华社高级记者,现为设在美国纽约的新华社北美总分社中文编辑部终审发稿人,在纽约主要从事新华社播发的国际新闻的最终审定和签发工作。

他曾作为新华社常驻日本东京的记者,用一支笔记录了日本十几年间的经济社会发展变化。他作为中国高层领导人的随行记者,采访过中国国家领导人江泽民、胡锦涛、李鹏、李瑞环在日本访问期间的重大政治外交活动;采访过日本国家领导人以及日本经济和科学技术领域的著名人士,也曾采访过东京街头的无家可归者、流浪儿的生活。

虽然他身居海外,然走遍万水千山,萦绕在他心头的,永远是对新闻事业的热爱和追求。

虽然他远离故土,然苍海桑田,绵绵不绝的,永远是深植心底的那份报国情怀。

从军结下新闻缘

乐绍延的老家在大同,家中共有6个兄弟姐妹,他排行老二。

小时候,乐绍延家里条件异常艰苦,吃饱穿暖成为一种企盼。贫困,让他明白了一件事:要改变命运,就要走出去,到外面闯一闯,见见世面。

1970年,鉴于当时的国内政治经济形势,才上了三个月高一的他放弃了学业,报名参军,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军军部警卫连当了一名战士。

当兵的日子虽然艰苦,但是乐绍延却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的精神食粮——报纸。部队每天都有《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报纸,于是每天阅读报纸就成了他的一个习惯。当时报纸上几乎每天都有毛泽东主席的消息和照片。让乐绍延印象深刻的是,有关毛主席活动的图片新闻几乎都与新华社记者钱嗣杰有关,这个叫钱嗣杰的记者每天都跟在毛主席身边,报道毛主席出行动态,这让乐绍延很羡慕。他在心里偷偷地想,要是有一天自己能钱嗣杰那样成为一名新闻记者该好多好!他萌发了对记者这个职业的热爱与向往。更令人没有料想到的是,他后来竟有幸能够与钱嗣杰成为同事,并在新华社东京分社与其共事过一年多的时间。

1975年3月,乐绍延退伍回到家乡,摆在他面前最大的问题就是找一份工作,养家糊口。

退伍后不久,正赶上全国各大中院校招收工农兵学员, 为了保证能够被学校录取,乐绍延报考的第一自愿是金华火车司机学校,他记得当时的招生办要求每位报名者写一篇命题作文,主题是知识青年在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实践与体会,后来还进行了一场面试。经过了半个多小时的面试,考官最后对他说,今后有时间要多阅读各类书籍,进一步提高中文水平,这对你的将来大有益处,希望你成功。乐绍延后来才得知,给他面试的考官其实是一名新华社的第一代资深驻外记者,叫毕开源,浙江衢州人。这次面试的结果,这又让他与新闻更靠近了些,有了更多的期盼。

缘于乐绍延家庭出身好,苗红根正,又服过兵役,还是党员,政治上可靠,也有一定的文化基础。不久后,乐绍延就收到了录取通知书,幸运地获得了一次免费上大学的机会,他被国家安排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学习。

艰苦难忘的大学生活

对乐绍延来说,这几年的大学生活是他人生中非常关键的时刻,他的外语与业务基础都是在那里夯实的。

当时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在浙江只招收了7个学生,入选概率很低。学生不仅免学费,每月还有18元钱的伙食费和零用钱,所以大家都非常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把它当做改变命运的关键,以便能更好地胜任以后的工作。为此,当时他们学习的紧张程度丝毫不亚于现在的高考。

对一心要改变命运的乐绍延而言,那段日子虽然艰苦,但却是难以忘怀的奋斗岁月。学校平均每天给学生安排6个课时,最后两节是自由活动课,但每位同学都呆在教室里埋头苦学,暗暗较劲,生怕自己少学了几分钟,落在了别人后面。

乐绍延不止一次地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把功课学好,而且要比别人学得更好,以便毕业后能够尽快地适应新的工作,在自己新的工作单位拥有一席之地。

冬天的北京气温非常低,普遍都在零下十多度,有时甚至达到了零下二十度,乐绍延每天早上6点不到就起床了,就在校园内的路灯或林荫树下背单字、朗读课文,即使手被冻僵也没有退缩。有一年冬天,他看错了时钟,凌晨三点就起床看书了,看了好几个小时天才亮。

在大学期间,刻苦学习,成了乐绍延生活的全部内容。每次考试,他都要给自己定一个目标值:超过某某同学,如果这次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他会更加努力刻苦。大学毕业前,他已经能够用日语流利地和别人交谈。他坦言自己的优异除了勤奋努力之外,也得益于学校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及他的班主任老师。他还清楚地记得自己当时的班主任是一名刚大学毕业的留校老师,年纪和班级的学生们相当,每天晚自习,他都留在班内,帮助大家练习口语。毕业前那年,乐绍延在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实习,实习地点是当时为一年一度的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凭借他在实习期间的表现,中化总公司有意让他留下工作,然而当得知自己可以被分配到新华社工作时,他毅然放弃了这次好的机会,选择了新华社。

乐绍延终于如愿以偿地被分配在新华社国际部,成了一名梦寐以求的新闻工作者。

刚刚入行,乐绍延便参加了新华社为他们举办的为期三个月的新闻业务培训。短暂的培训对乐绍延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乐绍延感到了空前的压力。他知道,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织网,于是他开始拼命补习语文、历史知识。从1979年到1981年间,他一边工作,一边利用业余时间在新华社的干部文化学校夜校部学习,努力地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综合知识水平,以求能尽在新华社立足,干出一番事业。

四进东京的日子

1982年2月乐绍延第一次出国进修,地点是日本东京华侨总会创办的中国通信社,主要从事新闻翻译工作,将新华社的中文新闻翻译成日文,提供给日本的新闻媒体。

这次的日本之行给了他相当大的震撼。在这里,他第一次见识了灯红酒绿,看到了物资异常丰富的日本市场,看到了时速250——300公里铁路新干线……而这些在当时的国内是无法想象的。乐绍延的心中有了一些热血沸腾的冲动,他很希望通过自己手中的笔把这里的一切景象带给国内的读者,他更希望未来的我们也能赶上甚至超过发达国家。

1984年,乐绍延回国之后,在中国新闻学院(现已并入中国传媒大学)学了两年的英文。

1989年他再次前往日本。不过和第一次前往日本不同,此次他是停薪留职,自费前往日本留学,就读于日本大学研究生院经济学研究科,目的是充实自己的业务水平。这次去日本和第一次是完全不一样的境遇。作为一名自费的留学生,因为没有工资,他不得不去餐馆打工,赚取学费和生活费。不过日子虽然艰苦,但是乐绍延却学到了很多东西。他第一次来日本时,接触的大部分人是日本的政要、专家学者以及经济界人士,而留学却让他和日本最普通老百姓有了接触,这也为他之后的记者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95年,也就是在日本阪神大地震后不久,他第三次前往东京。这一次,他作为新华社常驻东京的记者,开始了真正的驻外记者生涯。机缘和努力,让他成了昨天的钱嗣杰——那个他经曾崇拜的偶像,那个拨动了他心弦的新闻界的前辈。

虽然是第一次担任驻外当记者,但进入大学之后对日本问题的长期关注、学习、报道和研究,不断的积累与沉淀,对日本问题的报道可谓是轻车熟路。在到达东京分社不足三个月的时间内,就采写了综述《日本经济亮起黄灯》、新闻分析《不良债权——日本经济的毒瘤》、述评《日本大银行的倒闭将严重冲击日本经济》等10多篇具有独特视角和观点的深度报道。与此同时,他还采写了大量介绍日本发展经济、科技、社会以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经验等新闻稿件,为中国的经济建设等提供了借鉴。他的出色工作受到了总社编辑部的好评,并被通报表扬。

记者的光环之后,是不尽的劳累和艰辛。中国国家领导人出访日本,活动内容多,行程按排都非常紧,不同的活动一场接一场,作为驻外的随行采访记者,采这与这类新闻的压力可想而知。

每一项采访活动,记者都必须先于国家领导人抵达现场等候。但领导人出行有警车开道,前往任何活动场所畅通无阻,记者虽然也有车,但深受道路交通状况的限制,稍有疏忽就很可能耽误采访,那将是无法弥补的错误。采写成稿后,通常还要送交随行新闻官,甚至最高领导人亲自审阅。通常这个时候,他要忙到凌晨两三点才能休息。

相反,对于日本当地的采访,倒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困难。不仅如此,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国际地位的提高,乐绍延觉得自己在外面说话更有底气了,工作起来越来越得心应手。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席卷泰国,泰铢贬值。不久,这场风暴扫过了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和韩国等地,打破了亚洲经济急速发展的景象,受害各国金融体系几乎崩溃。随着亚洲各国货币的大幅贬值,日本和美国为了各自的国家利益,放任日元贬值。日元对美元的汇率从约80日元兑换1美元不断贬值到146日元左右兑换1美元。只有中国的人民币坚持不贬值,成了抗击亚洲金融危机的唯一有生力量。但中国为此付出了重大代价。

在这种形式下,乐绍延采写了一系列呼吁日本采取措施稳定日元汇率的稿件,并采写了一篇题为《日美应负起稳定日元汇率的责任》的评论性稿件,批评日本和美国只顾本国利益,不顾亚洲金融和经济大局,一味放任日元贬值的行径,呼吁日本联手采取措施,阻止日元汇率下跌。该文播发之后,在日本引起极大的反响,日本各大媒体纷纷转载该报道,认为这篇文章代表了中国政府的声音,中国政府开始严厉谴责日美两国的不负责任行为。几天之后,日美两国政府开始联合干预日元汇率,日元止跌回升,逐步回到了合理的价位,减轻了人民币的压力。此稿也被评为新华社社级好稿。

2000年4月,乐绍延结束了任期回到北京总社,但在两年之后的2002年,他再次作为新华社的驻外记者前往东京驻在,开始了新一任的驻外记者工作,直至2006年8月回国,重复着相同的工作,但见证和记录着不同的新闻事件。他先后在日本学习和工作了13年,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自己喜爱的新闻事业。

长期在国外当记者,有甜也有苦,其中最难以忍受的是长期和亲人的离别。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上半期之前,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相当于驻外使馆一秘(外交官级别)以下的工作人员夫人不能随同驻外,而且 必须在国外工作两年才能回国休假一次,每次休假时间不超过两个月。在国外一待就是四年,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只有两个。在国外,受时空和距离以及当时的信息通信技术和有关规定的影响,平时与家人通信也不方便,乐绍延和他的同事很难尽到作为父亲、儿子和丈夫的责任,也很难享受到亲情和天伦之乐。乐绍延的一位同事回国探亲,儿子根本就不认,也不叫爸爸。到了晚上,儿子对他说:“叔叔,你怎么还不回自己家呀?我们要睡觉了”。这个真实的笑话在新华社广泛流传,也让人颇感心酸。

但是,为了自己喜爱的国际新闻事业,乐绍延于2009年毅然决然地又一次离开了亲人和祖国,再次踏上了异国他乡的土地。不同的是,这次他不是去日本,而是奔赴西半球的美洲大陆,他将在美国纽约度过约四年的新闻从业生涯。

驻外记者的家乡情结

也许很多人认为乐绍延的工作忙,长期在国外,对建德了解得甚少。其实不然,他经常通过建德新闻网以及家人关注建德经济社会的发展,建德新闻网成了他仅次于新华网之后喜欢浏览的网站。他每次从国外回国休假必定会回建德,只是每次都是“偷偷”来回,没去打搅大家而已。他也总希望能为家乡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这些年,我们的国家发展得非常快,家乡的发展也很快。在我看来,新安江在某些方面要比纽约好很多。”乐绍延强调,美国虽然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整体经济和科学技术、军事等方面有着在近期难以被他国超越的优势,但纽约有很多地方不如家乡。例如,纽约的街面没有新安江的街道干净,水没有我们新安江的水好喝,除曼哈顿之外,纽约的城市建设也远不及新安江城区。

他还经常教育自己的孩子要了解和热爱建德家乡,如有可能总要带孩子来孩子回建德看看,让孩子感受家乡的山山水水,风俗人情,并一再告诫孩子,虽然现在美国学习和生活,对美国有好感,但其根在建德,将来无论走到何方,都不要忘记自己是建德人。

采访最后,乐绍延感慨说:“其实当记者也好,做生意、当官也好,都有个机遇的问题。机遇碰上了,就不一样了。不过,现在来看,这么多年来“被安排”的这条路也没什么遗憾,反而给人生多了许多惊喜。我当记者,尤其是去了这么多年的日本,在报道日本一年年发展变化的同时,也看着我们国家日益强大,我能够在其中做一些微不足道的贡献,感到非常自豪。”

同时,乐绍延也鼓励现在的年轻人要尽自己的努力去做好每件事,要有事业心,干一行爱一行。(记者 陈晓波)

责任编辑: 金婷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