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风采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企业风采

微信扫一扫分享

山道弯弯——对话浙江万新喜乐大酒店董事长 陈德余
2012-09-13 09:45

 

 

 
 

路,总是坎坷的,

坦途只在心上。

他几十年的进取足迹,

诠释的是一个农家儿子别样的情怀。

——主持人手记

 

温柔的秋夜,弯月静静地端坐在树梢。新安江畔长堤如龙,夜灯如虹,依偎着这一江脉脉的秀水,诉说着对这座城市无尽的眷恋。出乎我们的意料,与浙江万新喜乐大酒店董事长陈德余的对话是从他孩堤趣事开始的。

主持人:每个人,都有一种挥之不去的童年记忆,孩堤时,你印象特别深刻的事情是什么?

陈德余:我的老家在寿昌的河南里村白水坞。父亲一年四季勤于耕作,年复一年。母亲不仅勤于劳作,而且操家有道。尽管家中的一切都源自于那片土地,但母亲靠着节俭,有序地安排着全家的生计。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记得7岁的时候,我就开始帮衬着父母干些活了。8岁时上了学,年幼弱小的我,每天天刚蒙蒙亮就要起床,吃过母亲煮好的早饭后,要走一段很长的山道去当时的陈家坟山小学上学。傍晚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提着猪篮去砍柴火或拔猪草,天黑回家后在灯下做作业。那时没有电灯,是种叫煤油灯的,母亲用废弃的那种带瓶盖的玻璃瓶做成,那时做作业总走神,看着黑乎乎的煤油灯和闪动的灯火,总羡慕那些有电灯的人家。大家知道寿昌那时有个横钢,我去过几次,最让我艳羡的就是他们家家户户都有电灯,望着从窗户射出的灯光,我就想等我有钱了,第一件事就是要为家里安上一盏电灯。现在说这事,自己都觉得有些可笑了,但当时确实是这样想的。不管是上学下学,还是砍柴火、拔猪草,我都要走过那一个个弯弯曲曲的山道,可以说,弯弯的山道伴随了我的整个童年。

小时候,有几件事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一件是母亲尽管识字不多,但她总鼓励我要勤于学习,叫我做人的道理,那时我并不全懂母亲说的这些道理,但母亲的那些道理真的影响了我的一生。第二件事是每年过年前,不管家里经济有多么紧张,母亲总会给我做一身新的衣服。在离大年到来的那些日子里,我经常把新衣服拿出看看,期待年三十快点到来,能穿上新衣服。第三件是读高二的那年寒假,我在寿昌街头卖自己写的对联,挣了61块钱。当我把61块钱交给母亲时,母亲把懂事的我轻轻地揽在了怀里。转身走开时,母亲脸颊上的泪水让我久久难以忘怀。

主持人也许每个人到了一定的年龄之后,不管他在挫折时,还是成功后,心里的深处对母亲都有一种很深的依赖感。

陈德余:是的。上了高中后,父母亲表示家里的日子再怎么艰难,也要供我上学。那时哥哥已经辍学,和父母一起在地里劳作,共同维系着这个家庭的生计。高中毕业后没考上大学,我心灰意冷,父母要我再去复读,可我考虑到家里的经济状况,实不忍心再让家人为我受苦了,只想出去学点手艺什么的,可以自食其力,不靠父母养活。高中毕业之后,手艺没去学,只好和父亲去生产队劳动。刚开始我只能挣五六分工分,但很快就和其他正劳力一样拿到了最高的十分。那时我的其实心时很苦闷,我不怕劳动,但不甘心日复一日一重复着几乎一样劳动。一种想有些出息的念想愈来愈强烈。

主持人:机会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的,你期待的那个机会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

陈德余:就在我劳动了四、五年后,镇里要向社会公开招考干部,我通过了笔试、面试和审核,我成了镇里的一名水利员。一个在地里刨食的农民的儿子,一下子成了镇里的干部,我父母兴奋而自豪。在父母的眼中,他们的儿子终于有出息了。对于我自己来说,这是我人生途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第一个月工资有39多块,我一分不少地交到了母亲的手里,当母亲用她那双粗糙的略微颤抖的手接过这39多块钱时,我的眼里蓄满了泪水。那时心里只有一个想法:我可以挣钱养家了。在镇里我一干就是22年,其间做过水利员、文书等,也去过其它乡镇工作。1992年,我市乡镇干部实行分流,我被分流去了实体,做起石油经营。

主持人:我们了解到,你的第一桶金就是在从事石油经营时掘到的。

陈德余:说心里话,我在政府机关工作了22年,一下子被分流了,心里还真适应不了。不过,那时的我毕竟已不再是那个高中毕业的毛头小伙了,对人对事已经有我自己的看法。开始做石油制品的时候也很艰难,而且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但我这人有些韧性,如果做了什么事就会竭尽全力把它做好。不怕你笑话,那时的我表面上是老板,但我什么都要去做:既是老板,又是卸油工;既是检验员,也是送货员。有一次我送货去衢州的上方,那时正值寒冬,早上五点多出发,到了上方后自己和驾驶员两个人一起卸下了5吨的油。那时的油不象现在是用油罐车,而是用那种铁桶装的,我们硬是一桶一桶地把5吨油卸了下来,你知道这一趟生意所能挣到多少钱吗?只有40元。四、五年的石油经营,我就是靠着这种韧劲和诚信取得了客户的信赖,使我成为一个拥有3个加油站经营权和一个油料经营公司的石油制品经营者,并掘到了我的第一桶金。

主持人:那么,你是从什么时候从事餐饮经营的?

陈德余:对我来说,进入餐饮行业可以说是个意外。97年,寿昌万松园招待所对外招租,我中标了。由于讲究诚信加上自己做事的韧劲,竟把万松园经营得红红火火。为了提高餐饮管理水平和培养餐饮人才,我又成立了万新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这个管理公司的成立是我专业从事餐饮经营活动的开始。现在,我们的喜乐大酒店、几个学校的后勤服务和酒店配送中心,依托的就是这个公司的经营理念、专业管理和人才支撑。

主持人我们注意到,作为我市餐饮版块中的重要一员,颇具特色的万新喜乐大酒店即将走过五年的发展历程。五年来,喜乐餐饮凭借其自身的经营特色、良好的商业模式和执着的信念取得了不俗的发展请介绍一下喜乐餐饮的经营理念、菜肴体系和团队建设等方面的情况。

陈德余:在这里我想说一下自己对餐饮本身的一些粗浅认识。我们从事餐饮行业的人,既要传承餐饮的历史文化,又要在这基础上有所创新,更好地满足顾客不同需求。一是要注重菜肴的精致与养生,精致、养生的菜肴符合现代人的需要,为现代人所接受。满足顾客从吃饱、吃好到吃文化、吃健康再到现在养生的要求。二是要讲究环境的典雅与时尚,典雅、时尚的环境可以满足现代人的精神需求。三是要着力餐饮文化的传承与挖掘,使现代人在享受美食的同时,能够体验一种餐饮文化,使其对餐饮及其文化有更多的认知。我们喜乐大酒店就是从这三个方面着力的。

菜肴。引进官府菜——谭家菜,并融入建德本土元素,努力打造浙西风情、建德口味的菜肴体系,使之成为既具有谭家菜那种精致、养生的特色,又使其符合现代人饮食习惯,在传统、时尚品位和大众化之间找到了平衡点。

环境。紧依新安江广场的喜乐大酒店十分注意就餐环境的营造,采用新古典主义的表述手法,为顾客营造出一个既有古典韵味,又有现代时尚特点的就餐氛围,使其与酒店的菜肴体系相得益彰,相映成趣。

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餐饮不仅吸收了多元的文化元素,而且其自身也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我们在着力挖掘谭家菜文化内涵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吸收、挖掘和融合我们建德本土的历史文化,用文化所特有的文化力去驱动、促进和提高我们的经营能力。当然,餐饮经营包含方方面面的内容,但我认为菜肴、环境和文化涵盖了餐饮经营的基本内容。

主持人:站在新五年发展的时间节点上,面对当前餐饮微利时代的新要求和餐饮业进入高成本通道中的新挑战,喜乐餐饮如何转型升级、如何练好内功迎接挑战?

陈德余:五年的艰苦经营,喜乐餐饮获得了服务菜肴和环境等方面的诸多发展优势。经营业绩也逐年提高,市场竞争力、占有率稳步上升,品牌力不断增强,获得了中华餐饮名店等荣誉称号。同时,经营规模进一步扩大,喜乐紫金王府以清新的形象出现在消费者的视野中。

在未来五年的发展中,喜乐餐饮的经营理念要从比较浅层次的微笑服务向微小服务转型。这种转型意味着喜乐餐饮在经营理念优化、团队高效运作和品牌持续推展的基础上,要在市场更加细分、管理更加细化、服务更加细致、菜品更加细做、就餐环境更加注重细节等多方面下苦功、做文章,确保喜乐餐饮有效完成从微笑服务向微小服务的转型。未来五年,喜乐餐饮一旦在这五个“细”上获得突破,那么喜乐餐饮的市场竞争力、品牌力必将获得有效提升。

主持人:喜乐餐饮从“微笑”向“微小”的转型升级,不仅是当前“紧环境”下该企业获得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包括喜乐在内的我市餐饮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可贵推力。非常感谢您接受本报的对话,你的奋斗经历和餐饮情怀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陈德余:谢谢。

结束对话,夜已深,凉如水。弯月依然端坐在树梢,似乎照着陈德余记忆中的那些弯弯山道……

(主持人/记者 翁伟先)

 

■ 人物简介:

陈德余,男,1963年生,中共党员,寿昌河南里人。曾经务过农,当过干部。下海后,从事过石油制品和餐饮经营等工作,现为万新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在他的带领下,喜乐大酒店着力菜肴创新,注重餐饮和文化的融合,强化团队建设,重视餐饮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使喜乐餐饮成为一家颇具特色的社会餐饮酒店。

责任编辑: 郭锡辉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