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活动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资讯·活动

微信扫一扫分享

又见羊峨竹马舞 鼓乐欢歌春来闹
2014-02-13 22:22

 

马年新春,在位于建德市三都镇大山深处的羊峨村,山民们欣喜地看到古老的传统艺术又复活了:竹马戏又来和乡里乡亲们一起闹春了!

在羊峨,我们倾听到了大山深处的古文化心跳,进山村,我们触摸到了草根艺术的原生态模样。据78岁的竹马戏传人洪宗明说,从13岁起就开始参与村里的这项古文化艺术活动,至今已有64个年头,中断了这么久,恢复起来难度很大,但我们仍有责任、有信心把它恢复起来,让老玩意给村民朋友带来了马年新春的无比欢乐。中途曾有不少人想打退鼓,我表示要坚持,资金靠大家集资,我个人出了6000多元。通过2个多月的努力,终于有了竹马戏重见天日的喜庆场面。舒缓的马步、夸张的脸谱、多样的变阵、民歌戏曲的对唱,展演场上,旗幡飞舞、竹马穿行、鼓乐伴奏、流转盘阵,还穿插滚叉、抛叉的技艺表演,令人目不暇接。

竹马戏的另一位传人洪水治说,我们是第四代跳竹马戏的传人,以往每逢春节元宵,村里要举办三年龙灯、三年竹马的巡游活动,最兴盛的时候是光绪年间,16对32只竹马灯,由两个身子矫健的马夫引领巡游,队列中有马灯队、龙灯队、神铳队,成员多数是村中男孩。这些民间团队是由村民捐资购置田产轮种来支撑的。老人们说,跳了竹马灯,演了竹马戏,吉利、辟邪,能得平安。

通过羊峨山民自发组织、自筹资金修复竹马戏这件事,人们清晰地看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顽强生命力和勃发在新时代的昂扬生机。同时,再次以鲜活的例子证明了美丽非遗虽然历经磨难,但精气神韵依旧是生生不息,活力不减。这一生动的例证,也以温暖人心的方式又一次告诉我们,非遗保护的主力军是人民群众,非遗传承的关键在传承人,薪火传递的希望在民间。

三都偏远山村羊峨竹马戏在甲武之春又复活了,我们看到了一种古老的村落文化记忆得到了本真的修复和复苏,看到了传统表演艺术独有的率真率情之魅力,更看到了一批年届古稀之年的传承人为此付出的心血和汗水!

与此项民间艺术并生并存的一些遗规遗俗,折射出了广大山民朋友敬畏神灵、敬祖悦灵的传统文化心理,凡有喜庆之举,首先想到的应该是感恩天地神灵,感恩祖先护佑。这种文化心态潜藏在一代又一代淳朴山民的血脉之中,不曾流失。

在跳动的竹马、游走的阵式中,人们心中那一个个民族英雄、崇拜偶想策马行来,立马可引申出许许多多传诵千年,百听不厌的经典故事、神奇传说……传统审美价值、善恶评判标准在这种形象生动又简约的表达中得以传播传承。锵锵的鼓乐伴着竹马游村串户,平日里缺乏文化生活的山民们扶老携幼地围观,老人的指点、妇孺孩童的慢慢领悟,大家乐意接受这样的文化滋养、文化认同。这就是羊峨竹马戏存世久远、重出江湖的价值意义所在,个中蕴含的丰富历史文化信息,不容小觑。人们在这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期间,好好地乐一乐,接下来就要精神抖擞地准备投入新一年的辛勤繁忙之中去了。

相关历史链接:羊峨村1400余口人,以洪氏为主,与杭州西溪湿地的洪园洪姓同宗同祖。据洪氏家谱记载,洪氏在羊峨村定居已有848年历史。南宋时,洪氏四代同朝为官,位及宰相的洪皓公被封忠宣公,绍兴年间的“南宋四洪”之一,还有著名戏曲家洪升也是洪氏家族的杰出人物,被洪姓村人引以为傲,竹马戏与他有不可分割的渊源联系。建国初的1950年,建德县民众教育馆曾专程到村里采风,当年的老师评价说:“建德境内的竹马,数羊峨的最兴最盛,规模最大。”

传统的习规习俗:巡游队伍先到神庙祭拜,再进洪家祠堂敬祖谒灵,然后依序出行,逢开阔地带演绎变阵盘阵,并进行民歌戏文的对唱,以及民间艺人表演滚叉、浪叉、抛叉、甩叉等技艺绝活,总之是草根艺术的大会串。巡游排列顺序:由两个15、6岁的马夫居前,翻斤斗出场、龙头开道、接着是帅字将字两面长方形、顶插红缨尖枪的大旗,两旁有红灯相随,紧跟其后是武圣关公、后汉刘备、张飞、赵云、赵匡胤、呼延赞、穆桂英、张龙、赵虎、王朝、马汉、陈十四、樊梨花、岳飞等历史英雄人物,个个浓墨重彩、戏装登场,每个传世人物骑着竹马,手持马鞭,扬鞭巡游。各个人物之间夹有蜈蚣旗,最多时有30面,马灯穿行其间,后面有鼓乐箫笛组成的民乐队伴奏,神铳火炮队首尾鸣砲助威。变阵套路:“八字开门阵”、“一字长蛇阵”、“十字穿插阵”、“S型穿花阵”、破大刀、转方角、绞铁销等。

羊峨竹马戏的传统做法是,第二晚到邻近的自然村里中垅、尖竹山等浦江交界的偏远山村拜年联谊、入户表演,每户山民都会主动送红包、礼品;第三晚回本村进门表演。届时,观灯最多可达3000多人,好不热闹……

通讯员 朱建霞

责任编辑: 徐舟翔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