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活动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资讯·活动

微信扫一扫分享

“五水共治”攻坚克难纪实——建德市林茶水库污染治理
2017-03-29 16:40

林茶水库污染治理背景

建德市莲花镇是杭州市的畜禽养殖状元镇。由于全镇养殖规模远远超出了环境承载能力,养殖户对生态保护的意识不强,污染治理设施滞后,畜禽养殖污染十分严重,导致莲花溪水质长期处于劣V类,是典型的“黑臭河”,被省市领导和环保部门重点关注。2014年省委省政府部署“五水共治”工作以后,建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时任建德市市委书记戴建平亲自担任莲花溪的河长,下达治理莲花溪的任务。

莲花镇林茶水库是莲花溪流域的最大水体,总容量达285万立方米,具有蓄水、调洪、发电、排灌的功能。林茶水库水质直接影响莲花溪的水质。在建德市政府领导下,莲花镇党委、政府采取政府搭台安置一批,合理规划规范一批、转型发展创业一批、异地发展转移一批“四个一批”,实现了林茶水库上游畜禽养殖的大部退养,禁止向莲花溪排放养殖废物,使得林茶水库上游来水水质得到了保障。但是,由于林茶水库曾经使用畜禽养殖粪便养鱼,长期接纳汇水区域内的养殖废水,库内淤泥仍不断释放污染物,使得水体达不到III类标准,水库污染治理工程势在必行。

林茶水库污染治理过程

2014年8月,建德市五水共治办、环保局、国土局、水利局、农业局、莲花镇政府组织专家对治理方案进行科学论证。在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的技术支持下,杭州浙大易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集中精兵强将精心设计,建德市环保科技创新创业中心在治理过程中全程跟踪检测水质。

莲花镇林茶水库位于新安江支流莲花溪上游(图1),集雨面积12.8平方公里,面积65349平方米。在治理前,林茶水库污染严重,水体呈浅褐色(图2)。水质监测表明,高锰酸盐指数达到IV类水标准、总磷达到V类水标准,总体水质呈V类水,呈富营养化状态。

根据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和杭州浙大易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提出的环保疏浚技术方案(预算投资325万)和原位治理-水体修复技术方案(预算投资160万),考虑到林茶水库为峡谷型水库,水深、地形复杂、疏浚困难,本着治理效果好、治理成本低、见效快的原则,莲花镇政府决定采用原位治理-水体修复技术方案,主要工艺路线为“水体物化净化+原位覆盖钝化+曝气复氧+生态养殖”。通过水体物化净化,快速达到治标的效果;辅以人工曝气,提高了水体溶解氧浓度和生物自净能力(图3);采用天然无害矿粉覆盖技术促进底泥中磷的矿化固定,显著抑制磷的释放。

项目施工从2016年9月开始,历时4个月。经过三阶段治理,水库库内总磷指标由最初的V类标准逐步好转到II类标准,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指标达到Ⅰ类标准,水体透明度显著增加。

2017年1月3日,建德市环境监测站对治理后的林茶水库取样检测,检测结果表明林茶水库水质符合III类水标准,达到了“五水共治”的预期治理目标。

林茶水库污染治理启示

首先,林茶水库污染治理是在省委“五水共治”的大形势下开展的,时任建德市委书记戴建平亲任莲花溪河长,莲花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市五水共治办、环保局、国土局、水利局、农业局共同参与,展示了一抓到底、一治到本的决心。任何事情只要有了这样的决心,就一定能够办得好。其次,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建德市环保科技创新创业中心和杭州浙大易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组织技术力量,经过反复的现场勘察和实验论证,提出了二种科学的治理方案,“五水共治”办、莲花镇党委、政府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做出的注重绩效的决策,是此次节约、高效治理林茶水库的重要因素。莲花镇的退养措施,保障了上游来水水质,是此次治理成功的基础,也是今后的常态化工作。接下来,要根据林茶水库水质的长期监测结果,采用强化复氧、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修复技术,保持水体的自净能力。

在建德市主要领导关心和多个部门的监督支持下,圆满完成了林茶水库污染治理任务,是莲花溪流域畜禽养殖污染歼灭战的重要成果,为建德的“天更蓝、水更清”做出贡献,践行了建德市水源保护的决心和誓言,也为消灭建德市境内劣V类水提供了技术和工程范例。(建德市环保科技创新创业中心)

 

 

责任编辑: 蔡志荣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