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三农

微信扫一扫分享

建德市农民增收情况调查与对策
2009-09-07 06:27

    谋划农业发展新路子 拓展农民增收新空间

 

    ———建德市农民增收情况调查与对策

 

    一、成效与经验

 

    2008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8032元,同比增长12.5%,连续三年超过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调查显示,农民收入来源已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一是工资性收入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占58.9%。二是家庭生产经营收入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占32.7%。三是财产性转移性收入是农民收入的组成部分。

 

    对航头、大同、莲花、杨村桥、三都、乾潭的240户的抽样调查:农民人均纯收入5万元以上的有11户,其中10户是通过办厂致富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在1—5万元的有119户,都是种养、贩销大户;农民人均纯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有110户,其收入主要来于传统农业和季节性打工。

 

    二、问题与不足

 

    农产品价格下跌,农业增产不增收。如2008年,全市柑橘总产达14.8万吨,同比增长22%,创历史新高。但由于价格下跌、市场滞销,导致橘农增产不增收。据对三都镇马宅、春江源、三江口村的12户橘农调查,户均亏损1.6万元。

 

    农民工部分返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更难。据调查:2008年全市外出务工8.3万人(其中市外4万人)。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不少企业特别是外向型加工企业出口受阻,全市有返乡农民工1万多人,减收1亿多元。

 

    农业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带动作用还不明显。目前,全市农业龙头企业4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30家。由于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缺乏相应的规模和实力,难以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固守传统种植模式,农民增收困难。如航头镇珏塘村人均耕地1.18亩,由于部分农民观念陈旧,除了300亩莲子外,还是“油—稻”两熟制。

 

    农业投入不足,生产设施落后。据调查,全市的钢架大棚只有2000多亩。高山蔬菜前景虽看好,但水利设施配套不完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三、对策与建议

 

    (一)转变观念,优化产业结构要有新突破。一是更新思想观念。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转型。二是优化农业结构。进一步加大农业主导特色产业规划的实施力度,加快农产品基地建设。同时,要打造亮点,加快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三是优化种植结构。

 

    (二)提升产业,农业规模经营要上新台阶。一是加快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加快推进土地流转。二是继续提升农业主导特色产业。三是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引导、鼓励现有种、养、销大户发展成为农业龙头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和农业产业项目实施力度,促进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做精品牌、做大规模、做强企业,从而带动更多的农户增收致富。

 

    (三)拓展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要有新渠道。一是注重农民贩销经纪人队伍建设。通过组建农产品贩销协会,实现信息共享、强强联合,形成龙头连大户、大户带小户的良好格局。二是创建农产品品牌。要围绕新安江牌系列农产品建设,进一步完善“有标准生产、有主体运作、由政府保护”的品牌建设长效机制,鼓励企业打品牌、创名牌、出精品。三是加强农产品营销。按照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的模式,逐步在大中城市设立建德名优特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鼓励农业企业到外地设立建德名优级特农产品营销窗口;以农业节庆、产销对接、农产品推介等活动为载体,多层次、全方位推介和销售农产品,提高建德农产品知名度。

 

    (四)提高素质,强化农民培训要有新手段。一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培养一批有一定特长的职业技能农民。二是加强农业科技培训。重点开展农业科技、“绿色证书”、生产技能和相关知识培训,加强现场技术指导,传授农业实用技术,重点培养一批专业农民。三是加快培养新型农民。

 

    (五)完善机制,强化农民保障要有新举措。一是强化政策保障。进一步完善产业提升、龙头培育、品牌建设等扶持政策。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草莓、蔬菜钢架大棚等设施农业在3—5年内有大发展。二是强化科技保障。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着力推进农业科技体系建设,加快农业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市场供应。三是强化服务保障。进一步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扎实开展信息咨询、科技指导、农产品流通等各项农业服务,通过农业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实现农业服务全覆盖。四是强化社会保障。进一步健全农村帮扶机制,深入实施“联乡结村”活动和低收入农户增收工程。

 

 

责任编辑: 陈晓波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