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三农

微信扫一扫分享

莓农的创新:“草莓—水稻”水旱轮作模式
2015-08-03 10:34

聚焦农作制度创新(四)

我市是“中国大棚草莓之乡”,杨村桥镇是我市草莓的发源地,大棚草莓已成为我市的农业主导产业之一。不过,草莓在一块地里种久了会发生病害,同时,单一的草莓种植总的效益难以提升,如何解决“政府要粮、莓农要钱”问题,探索一条既稳粮、适合长久种植又能提高亩均效益的稳粮增效种植模式,摆在了我市莓农和相关机构的面前。

近年来,在省、杭州市农技推广基金会的指导和资助下,市执行部因势利导,在农技部门和广大莓农积极探索草莓—稻、草莓—瓜(西瓜、甜瓜、网纹瓜)、草莓—玉米等多种模式的基础上,与杨村桥镇及其农产品开发公司、黄盛、官路、梓源等村莓农一起总结经验,进一步创新农作模式,连续四年帮助实施了“草莓—甜(西)瓜—水稻”水旱轮作高效种植项目。并且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进一步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和利用率,同时有效地缓解了草莓和瓜类的连作障碍问题。

杨村桥镇示范实施的“草莓—甜(西)瓜—水稻”水旱轮作高效种植项目面积140亩,其中黄盛村80亩、官路村30亩、梓源村30亩。据抽样调查和统计对比分析,经济效益可观。草莓平均亩产量达到1853公斤,当年市场均价每公斤10元,平均亩产值18530元;瓜类平均亩产量1725公斤,市场均价每公斤6元,平均亩产值10350元;水稻综合平均亩产量409公斤,市场均价每公斤3.6元,平均亩产值1472.4元。一年三季合计平均亩产值达到30352.4元。

通过农作制度创新,推广“草莓—甜(西)瓜—水稻”水旱轮作高效种植模式,社会和生态效益明显。由于经济效益显著,目前已从原来的黄盛村开始辐射到了官路、梓源、绪塘等村,使广大莓农增加了收益。同时,这一水旱轮作高效种植模式,较大程度地降低了草莓、甜(西)瓜等农作物病害的发生,农药使用频率和数量大大减少,促进了农产品质量的提高,改善了土壤结构和质量。

“草莓—水稻”水旱轮作高效农作模式是我市莓农在生产实践中的创新,该模式去年被选送全省“千斤粮万元钱”典型模式,作为经验交流。杨村桥镇也被列入2014—2016年杭州市农作制度创新重点乡镇之一予以重点资助,成为我市继航头镇之后,第二个农作制度创新的重点乡镇。(记者 翁校龙 通讯员 宋玉良)

 

 

责任编辑: 蔡志荣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