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民俗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文化民俗

微信扫一扫分享

建德市地名文化传承与保护之研究
2014-06-11 16:00

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推进,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近二十年内,浙江省内普遍开展了至少一次的乡级行政区划的调整、建制村规模的调整,农村集体土地越来越多成为工业化的“主战场”和城镇建设用地。新农村建设也同步推进,农村居民点在不断减少。由此,一处处古村在倒下,一批批地名在消失。农村交通条件得到极大地改善,村与村之间走的都是硬化的道路。当年曾是商旅农樵往来的主要通道,在荒芜着,少人甚或无人问津。由此,便产生了一个新农村建设中地名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的命题。

本文试结合建德市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我国地名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之后,乡村地名变更撤销消失的情况,就新农村建设中地名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建德市乡村地名变更撤销消失之简述

乡村地名变更撤销与消失,最多的变化,当首推乡级行政区划的调整,其次为农村居民地地名的变动。当然,随着农村交通条件的日益改善,山区县(市)通往外地(兄弟县市)、当地山源与山源之间的孔道,逐渐地丧失其原有的基本功能,成为一种历史的过往。这也是一种消失的渠道。

(一)乡(镇)级行政区划的调整。

1958年11月21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寿昌县,其行政区域并入建德县之前,建德、寿昌两县,均置县于三国吴黄武四年(225)。寿昌县存县的历史1733年,建德县(市)则有1790年。

1949年5月5日,寿昌、建德两县宣告解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至1949年10月,完成寿昌、建德两县的基层民主政权建设工作。建德县建置5个区人民政府、28个乡人民政府,以民国政府时期“保”的范围建立187个村行政委员会,还有38个利用“保”推行政令。寿昌县建置5个区人民政府、16个乡人民政府,利用新建的村行政委员会和“保”共153个推进政令。

1950年6月,两县所属区人民政府改为区公所,作为县派出机构。为适应即将开展的土地改革,又便于人民群众参政,两县同步推行小乡制,建德、寿昌两县分别改建为50个乡、44个乡。

完成土地改革后,为引导和适应农民走向合作化的道路,1956年春,浙江省开展撤区并乡工作,调整行政区划。建德县于3月份调整到位。后经个别调整,到1956年9月、11月,建德、寿昌两县分别建置1个镇24个乡(其中绪塘乡、梓里乡于1957年4月批准另设)、1镇20个乡。除却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大规模的公社区域调整(以合并为主)之外,基本形成了至1961年7月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时的公社规模框架。至1965年4月,绪塘、牌楼、溪沿3个公社撤并后,全县建置5个区、40个农村人民公社、3个镇公社。之后,一直稳定到1992年2月的第二轮“撤区并乡扩镇”。值得一提的是,在全国性掀起农业互助合作运动高潮的岁月里,当时的寿昌县邓家公社、建德县庵口公社千鹤大队的典型经验,得到毛泽东主席的批示,按语载入《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为志纪念,1966年11月25日,报经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改沽塘公社为邓家公社、庵口公社为千鹤公社。

时间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工业化浪潮的推进下,农村经济也大力发展,走向了专业化、产业化、集约化的发展阶段。新农村建设在内生动力和外在力量的共同作用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而,乡(镇)级行政区划调整、建制村规模调整,成为发展地方经济的一个重要的行政手段。

1992年2月,根据省委、省政府部署,建德县先行开展“撤区并乡扩镇”试点工作。2月13日,浙民基字[1992]85号批复,同意撤销建德县梅城、寿昌、乾潭、三都和大同等5个区公所。撤区后,由县直接管理乡镇。4月,进行扩镇并乡。撤销白沙、洋溪、更楼等3个镇和罗村、芝峰、大洲、长宁、千鹤、南峰、梓里、前源、里叶、陈家、卜家蓬、大店口、溪口、长林等14个乡。全县由43个乡镇并为新安江、乾潭、梅城、杨村桥、下涯、大洋、三都、寿昌、 航头、檀村、大同、李家、劳村等13个镇和莲花、邓家、安仁、下包、钦堂、马目、洋尾、麻车、三河、姚村、凤凰、童家、石屏、上马等14个乡。

再经由2001年9月、2005年3月两次的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建德市形成了目前的行政区划格局,即辖有新安江、洋溪、更楼3个街道,梅城、寿昌、大同、乾潭、三都、大洋、大慈岩、航头、李家、杨村桥、下涯、莲花等12个镇和钦堂乡。

至此,由1950年7月起历经55年的时间,乡镇级行政区划由94个,减少到16个。若从一个更稳定的时间算起,自1965年4月起历经40年的时间,乡镇(公社)级行政区划由46个减少到16个。

(二)建制村居民地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之初,为迅速巩固新政权,寿昌、建德两县在建立乡政权的同时,按近解放时乡村“保”的范围,新建村级行政委员会或利用旧保推行新的政令。1949年10月,两县村级行政委员会或旧保推行新政的共计378个。历经农业互助合作、人民公社化运动,至1958年11月,合并后的建德县有村级建置361个。至1961年7月,为适应经济基础,贯彻中央农村政策,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全县建置566个生产大队。

由于新安江、富春江两座大型水库的建设,因水库蓄水,出现全迁农村居民而消失的地名。其中因富春江水电站建设而全迁消失的建制村地名有乾潭公社胥口、长淇、韩家坞、坌柏、冷水,大洋公社上埠、下埠,三都公社小里、汕头,梅城镇公社东风等10个大队。而后,少部分部分社员移民的生产大队进行撤并,加上少量村实行撤村建居,至1991年10月,全县有518个村、27个居民区。

2007年6月,为统筹城乡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建德市按照“规模调大、布局调优、班子调强、发展调快”的总体思路,对全市行政村规模进行了调整,全市行政村由512个(有6个之前即已撤村建居)调整为232个。为今后发展中心镇、中心村,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打下了基础。

(三)山区孔道交通功能的丧失

建德地处浙西山区,在现代交通文明遍布之前,水上交通之外,陆路交通,只有沿江的或是翻山的铺递快道(官道)、羊肠岭道。所以,建德也和其他山区一样,留下很多的诸如官路、官路上、大路上、某某岭(实都有可相互通达的岭道)等表述性的居名地或自然地理实体地名。

原先建德、寿昌两县通往外界经块石筑砌的官道、岭道,至少有扶梯岭、胥岭、潘岭、马岭、截柘岭、井坑岭、谢高岭、青条岭、卸邵岭、塔踏岭、姜山岭、新岭、旧岭(邓家源心芝堰)、长岭、小岭、月岭(里叶长乐)、梅岭、万塘岭、弥陀岭、百箩坪岭、遥岭、邵岭、田平岭、桐岭、朱池岭等25条。域内山源之间的岭道更是多多,比较有名的有乌龙岭、狮峰岭、通儒岭、古塘岭、血岭、枫树岭、望城岭、赤树岭、桐溪岭、姜山岭、甘岭、大顺岭、过浴岭、七岭、竹大岭等15条。这些岭道(路段)有的还建有供行者暂避风雨和息脚的路亭。

自1934年第一辆木炭车进入原建德县城[今梅城]后,建德市交通格局至今形成了铁路、公路、航运、航空俱全的格局。尤其是公路交通,有高速、国道、省道、县道。2012年底,全市公路里程达1860千米,每百平方千米公路里程80.14千米,公路密度在浙江省位居前茅。特别是自1990年代后期,康庄工程实施以来,全市乡村公路里程达1185千米,232个建制村都实现硬化道路通村。由此,自古形成的通往外界的官道和由块石筑砌的山源之间的岭道,渐次少人或无人行走,丧失其往来通行功能,仅空留自然地理实体地名。

二、新农村建设中地名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的实践

建德市历史悠久,地名文化内涵丰富。据省地名文化遗产普查来说,建德市有千年古县(建德县)、千年古镇(梅城镇、寿昌镇)、著名山川(乌龙山、新安江),还有近现代重要地名(新安江水力发电厂、白沙大桥)。前面,我们就建德市乡村地名变更撤销消失等情况作了简述,基本反应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进入新农村建设新的阶段以来,地名变更撤销和消失的基本情况。

为传承和保护建德市的地名文化,在实践中,该市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编制《建德市地名总体规划》。2007年初,建德市发改部门把地名总体规划编制纳入当年计划。6月,该市着手进行规划编制,通过调查、座谈、专门机构编制、地名专家咨询委员会的集中讨论与初审,2007年底初步通过杭州市民政局组织的规划评审。再经过2008年的补充完善,增加图件,挖掘历史题材,分乡镇(街道)提出了可供各地选择的地名词库,最终形成《建德市地名总体规划(2009——2020)》文件,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同意,印发执行。

二是在建制村规模调整过程中,保留了绝大部分原行政区划的专名。若以一个相对稳定时期的43个行政区划单位来看,撤销的27个乡镇,其专门降为建制村使用的有24个,保留使用的比例达89%。在这个过程中,也恢复使用了姜山、前陵、龙桥、淞溪4个解放初期小规模乡镇时期的行政区划地名。但也有部分原本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建制村地名被新村名替代。

三是在文物普查中发现一批具有地名指向意义的古桥、古建筑、古遗址,部分已经列为文保单位加以保护。这些古代劳动人们智慧与劳动的结晶,它们在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形成它的特有的、明确的地理指向功能。通过文物普查,到目前为止,建德市共有91处文保单位、1217处历史建筑(其中列为文保单位有62处),具有明确地理指向功能的11处古桥、22处古建筑被进入文保单位的行列。

四是在新村建设、工业化和城镇化推进过程中,采用了有地理指位与文化内涵的地名。建德市自1995年开始,率先有杨村桥镇毛山村的农民,经行政推动下,开始了下山移民工程。后经杭州市“49100工程”的推动,下山移民成为与工业化、城镇化推进而致农村人口集聚的第三种动因。至2013年9月底,全市有近40个处于高山的自然村完成下山移民。在此过程中,由政府牵头,集中安排落户,形成联建房或农民公寓。如孟塘新村、洞山佳苑、橘香家园、塘湾家园等。它们或采取新聚居地地名、或移用原村落名为新聚居地之专名,为社会交往、公安的户口管理、邮政的信件投递带来了更大的便利。

五是在《建德市地名志》编纂安排里,做了撤销消失地名的文字记录。在做好第二轮地名普查成果转化应用过程中,建德市参照省民政厅推荐的地名志编纂大纲,确定了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出现过的地名撤销灭失情况,加以归纳、整理和记录,以期通过志书的记载,留住它们曾经的“身影”。我们将对50个行政区划地名、334个建制村地名加以辑录,以让后人记得曾经的它们。

通过调查,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虽然在整个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对于乡村地名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作了不少的实践。但在这个过程中,也使一些颇有文化内涵的乡村地名,一时在乡村地名录中消失了其“身影”。

据对建制村规模调整中被合并的280个建制村的地名来看,至少有38个具有文化内容、又有具体地理指位功能的村名,在新村的“组合”过程中成为“牺牲品”。它们或因村之规模在一同合并的几个村中较小而“落选”,或因二村各取一字而“失真”,或因全部旧村名都落选、而为新村名所“取代”,更有甚为可可惜的是取了同音异字作新村名。比如原梅城镇的望城村,以村处于古时望城岭上而得名,寓含离开或去往旧时建德城[也即严州府城]的行旅商贾或农家樵人,站在此地即可遥望建德城之义。再比如原大慈岩镇儒源村,以宋末元初新叶叶氏祖公叶克诚在此创办重乐精舍,延请仁山金履祥来此讲学,并吸引那个时期、后被称为金华学派代表的王柏、何基、吕东莱等人共聚于此讲学修道,而得名儒源。象这样一些地名的消失,在无形中中段了传承的脉络。

在前述的山区往来孔道及联系外界的官道岭道及附属的路亭中,据我们调查所知,全市现存古官道、岭道路段,大约45处。我们认为,这些可以归为人文实体遗存物的古官道、岭道(及相关的路亭),它们作为某个历史时期形成的地理文化现象,至今没有还进入历史建筑的目录,更别说成为文保单位。我们也曾以公民个人的名义,向文化(文保)部门进行过反映,建议加以关注或保护。我们提出,可以采取诸如民办公助等形式,在相应的突出位置树碑立传,向后人昭示它们曾经发挥的功能。很多热爱和关注户外运动的知情者,对此建议持赞同的态度,但部门却以没有专项经费而婉谢。

三、我们的建议与对策

地名是人们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地名具有公共历史文化产品属性,蕴含了历史事件、典故等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记录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民族的变迁与融合、人们生活环境的发展变化,是重要的民族文化遗产。

在新形势下,加强地名文化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举措;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国民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的重要手段;是增强地名工作发展活力与动力、推动地名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广大农村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时期。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掘和抢救保护地名文化资源,加强对地名文化、地名档案的抢救与保护,是当前亟待重视的一个问题。

基于对地名文化建设重要意义的这样一种认识,我们认为,做好乡村地名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必须采取以下政策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地名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县(市)、乡镇都要提高认识,把地名文化建设纳入地方文化传承和保护的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地名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好。要加强领导,认真研究解决地名文化建设中的各种实际问题,没有规划的要先编制规划,有规划的要严格按规划要求,结合地名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工作,做好日常管理与服务工作。

(二)规范管理,保障投入。乡村地名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工作,融合了地名文化工作理念创新,拓展工作思路,加强地名文化发展制度建设,构建地名文化建设长效机制,推动地名文化建设的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制定支持地名文化传承与保护的相关政策措施,为地名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县、乡(镇)两级财政都要为地名文化传承和保护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年度预算,加大财政经费投入力度,同时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地名文化建设,建立多渠道、多方式的地名文化建设经费投入机制。

(三)统筹协调,融合发展。地名文化传承和保护,与文化产业发展、与文物保护、与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在做好乡村地名文化传承和保护工作中,既要把地名文化建设与地名标志设置、地名规划、地名信息化等地名管理和服务工作相结合,更要使之与相关产业的发展相协作,文化的精神和力量渗透到地名工作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在地名管理服务中发展地名文化,以地名文化发展繁荣推进地名工作科学发展。

(四)多路开发,加强宣传。乡村地名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其目的就是要通过采取不同的表现形式,加强宣传,发挥地名文化在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诸方面的作用。

首先,开发地名文化产品。通过编制地名图、录、典、志等各类地名图书,开展地名网站、电话查询。有条件的旅游接待场所和乡镇(街道),可以通过地名触摸屏等地名信息化服务,拍摄制作地名文化专题片等影视音像作品,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适合群众需要的地名文化产品。

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地名文化活动。积极搭建文化活动平台,不断丰富文化活动载体,开展形式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如建德市档案馆,在市民政局(地名办)的支持下,展出多个历史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建德县(含寿昌县)的地图专展,以期达到“知建德、爱家乡”的市情教育活动目的。

再次,开办专版专栏、出版专著做宣传。随着新一代手机的普及,宣传渠道的日益增广,通过网络媒体介绍一方土地、人文及自然山水成为一种新的手段。近年来,建德新闻网论坛“游山玩水”、“骑乐无穷”和《今日建德》“行走”出现的地方推介与宣传的文章,深受年轻人的欢迎。《严陵山水》也从一个侧面宣传了建德部分自然地理实体,特别受到户外爱好友的热捧。

第四,集结以地名为主打的乡村风情的推介宣传,形成旅游品牌和文创产业项目。诸如“西湖印象”、“云南印象”之类的品牌或项目,它们以“地名”为筐,以“乡土风情”为菜,把一个地方的乡风民情、生活习俗用现代的演绎方式加以反应,进行推广,取得良好的宣传效应。建德也有特有的民俗风情,如九姓渔民水上婚礼、李村的抬阁、建德婺剧等,它们都曾在一些活动或场合得到过好评,也适宜进行艺术宣传。我们完全有可能进行合理的编排,形成一场地方文化视觉的盛宴。

(建德市民政局 胡建斌)

责任编辑: 翁校龙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