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民俗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文化民俗

微信扫一扫分享

记住乡愁——非遗及传统戏剧保护的建德个性
2014-11-05 20:18

每周,在新叶村的礼堂内,叶昭标老人带着坐唱班的一干人,照例来到礼堂,咿咿呀呀地开始表演起来,台下是陆续涌来的游客以及慕名而来的学者。正在演唱的新叶昆曲,成为我市日前入选第一批浙江省传统戏剧之乡的重要元素。

“一旦失去文化记忆,我们便难以找到回家的路”,中国文联主席孙家正如是说。作为文化的一个基因,地方传统戏剧和非遗的保护及传承,成为建德文化寻找“回家的路”、记住乡愁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建德市对拥有的12个省级非遗名录项目尤其是传统戏剧的保护和传承,走出一条有建德个性的道路——不仅为“记住乡愁”构建出生态体系,还由此衍生出一种文化生活状态,形成为有人、有生活、有滋味的文化部落。

非遗保护中的生态体系

非遗,对于建德和建德人来说,已经彻底融入当地历史文化和人的血脉之中。建德先人开天辟地的动人史话、歌谣,包括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剧、曲艺等传统表演艺术,包括传统节庆礼仪、传统医药、传统技艺、传统体育游艺与竞技以及民间信仰等,以这些形式存在于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特色鲜明。

2008年的“非遗”普查共排查出各类非遗线索53626条,立项调查2098项,包括文学、音乐、舞蹈、戏曲、曲艺、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习俗等十八大门类,牵涉到老百姓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参与普查的陈寅生兴奋地说,光新发现的项目就有1000余项,就是我们以前搞文化工作的人,听都没有听到过的。

到目前为止,我市共拥有各级非遗名录86项(其中省级非遗名录12项、杭州市级非遗名录24项);各级各类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0名(其中省级非遗传承人6名、杭州市级非遗传承人11名);各级各类非遗传承基地12处(其中省级三处、杭州市级4处)。

大致摸清家底后,建德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建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申报与认定办法》、《建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基地申报、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等地方性政策和规章制度,建立建德市非遗保护中心,财政投入逐年加大。另外,市文广新局还整合资源,凝聚共识,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制定《专家委员会章程》,协调推进这项事业健康有序发展。建章立制,有力促进了建德非遗保护的顺利开局和引向纵深,呈现出一种稳步推进的良好态势,打开非遗保护和传承的良性运行通道。

在发挥政府在非遗保护工作进程中的主导作用的同时,协调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和企业、学校和媒体间的稳固互信的合作机制,成为非遗保护不断深化的重要途径。一些教育单位尝试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小学音乐教学课程。如新安江一小,让孩子们从小接触家乡的民间舞蹈,动手制作擎舞“严州虾灯”“板桥龙灯”“竹马”等,从小培养他们的文化认知和文化自觉意识。这些年来,政府举办的一些大、中型节庆活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广阔的展示平台,并通过各种现代化的手段和方式,让这些祖传的宝贝进入当地的主流媒体,报刊信息常有,电视荧屏常见,让一些优秀文化基因在传播中得以传承。

近年来,尤其是村级文化礼堂建设的推进,经过深挖并亮相的老底子,让村民引以为傲,正是基于群众对文化需求的迫切性,非遗尤其是传统戏剧的保护和传承,得到百姓的真挚欢迎,在广袤的建德大地再次滋养起来。

由政府主导、企业(单位)扶持、学者引领、群众主体构成的生态体系,对非遗及传统戏剧进行生态性的保护和传承,就像是形成适宜于种庄稼的阳光、水分、空气、土壤一样,非遗保护和传承成为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非遗保护中的生活状态

跟老百姓说非遗,可能半天也说不清,但是一起说起村里的坐唱班、民俗舞,就能立刻引起对方的兴趣,说不定还拉着你滔滔不绝。长期以来,非遗保护和传承常常是以一种生活状态存在于老百姓的周围,而这也更加持久和有生命力。

建德籍我国著名红学家、戏曲评论家戴不凡先生在《家乡戏曲漫谈》中回忆说,古镇梅城兴盛时,百姓全面均可享受“免费看戏”,因为商铺林立,诸多商会竞相攀比,各路南戏北戏竞演不衰,昆剧、京剧、婺剧、越剧、绍兴大班等名流荟萃,你方唱罢我登场,常常是连演十天半月,笙歌不断,好戏连台。更有各色坐唱班、太子班星罗棋布,一来是酬神谢祖,二来是娱人娱己,盛况空前。

被评为“2009年浙江非遗普查十大发现” 的新叶昆曲也是极好的例证。一批得以传世的手抄本和一出出充满山野之风的折子戏与小戏的活态传承,构成了浙江草昆独特的乡土魅力,称得上是地方戏曲中叙事抒情的典范之作,其中不一样的历史韵味和文化承载,让数十代新叶人为之深深的感动和喝彩。

新叶昆曲,在省级非遗传承人叶昭标等人和新叶村的努力下,先后办起少年班、妇女班、坐唱班等,新招收年轻学员十人以上,学习时间是每周五天。在省市文化部门和建德市政府的支持下,学员每天的学习都有政府补贴。“原本只是学习,表演机会很少,学员动力就不是很足”,市非遗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说,现在新叶昆曲每周要为游客坐堂表演五天,在保护良好、充满古朴气质的堂屋里,台上是婉转动听的演唱,台下有观众如痴如坠的欣赏,表演者和观众良好的互动,更加激发了新叶村人传承好新叶昆曲的决心。

在建德,非遗包括传统戏剧的保护和传承,不只是存在于展馆、书上、剧本上,而是活态的,有舞台上的演出,能看到在民间老百姓乐于其中。

建德大大小小的坐唱班、传统戏剧爱好者队伍不下数百支,爱好者两三千人。他们痴迷于传统戏剧,不甘于爱好者的身份,从小区广场、公园,乃至纳凉大舞台、各种文化展演、节庆活动,都能见到他们活跃的身影。曾任建德婺剧团团长、杭州市级非遗名录“坐唱班”的代表性传承人程绍荣一年到头都忙碌不停,他是建德文化志愿者服务队伍中的一员,常年给乡镇村的婺剧爱好者进行辅导培训,也常带着队伍走村表演。老百姓听了不过瘾,总是要求再来一遍。“唱婺剧、看婺剧的氛围又开始活跃起来”,程绍荣兴奋地介绍说,现在村办剧团不断涌现,婺剧坐唱班遍地开花,他们定时、定点活动,深受群众欢迎,逢年过节“村村锣鼓响、处处唱婺剧”的热闹场面,使得婺剧这个古老剧种焕发出新的生机。

被誉为“戏曲活化石”的“提线木偶”至今仍在山区串村走户,传承至今;还有民间舞蹈“戏曲竹马”受戏剧影响,揉入戏曲表演程式,取悦观众,甚至和文化旅游相结合,走进景区和游客互动,展现极有韵味的严州文化。

非遗融入于生活,又服务于民生。上世纪五十年代,建德“绪塘山歌”中的“顺采茶、倒采茶”,并融入到著名的采茶舞曲,进而风靡江南江北,畲族山歌走进校园仍在传唱。还有古老的庙会、时节,“新叶三月三”“李村二月二”“劳村二月八”“寿昌二月十”“三都二月半”“乾潭十月半”等地方性时节沿袭至今。

即便街头随处能买的严州酥饼,老百姓常年品饮的“致中和”五加皮,厨房常备的倒笃菜,日常品茗的里洪坑红茶,老百姓生活里的必需品无不和建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息息相关。这就是非遗保护和传承中,最普通的百姓生活状态。建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植于群众朴素的生活状态,又回归到日常的文化生态中,构成为老百姓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第八件事”。

非遗保护里的薪火相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要是靠艺人的口传心授,随着老一辈非遗传承人的故去,很多独门技艺就此失传,从而成为“江湖传说”。

为了不让“江湖传说”在建德转化为现实,近年来,建德对代表性传承人的尊重、服务、爱护,作为非遗保护的关键环节来抓。通过自下而上的申报与认定,先后公示公布了两批建德市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公开颁发证书并分别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奖励,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是一种具有文化个性色彩的“建德骄傲”。

今年87岁高龄的叶昭标,从10岁的时候就开始学习新叶昆曲,后来是白天干活,晚上唱昆曲。2009年,他被确定为传承人,最初招收了15个小学生利用双休日和暑期来教唱,组成新叶昆曲的少年班,几年后因学生在外求学,又招收新叶村妇女来学,组建妇女班,现在学员学习昆曲能拿到政府的补贴。在传承新叶昆曲的路上,叶昭标殚精竭虑,忠实地履行着自己的使命,面对省市文化部门的关心,他几度哽咽“再难的路也会走下去”。

除了传承人对非遗的忠诚,建德还特别注意对非遗尤其是传统戏剧进行整体的区域性保护,实现人才培养规模化,把非遗尤其是传统戏剧引入学校,从娃娃开始抓起。比如,省级非遗名录天罡拳走进百年学校寿昌中学,探索传统体育项目成班带徒模式。大慈岩中心小学建立新叶昆曲传承教学基地,编印了校本课材《新叶昆曲选编》;作为省级非遗名录“畲族民歌”的传承基地大同一小,几年来连续举办具有畲族风情的三月三民俗文化节,全校师生用山哈盛装迎宾,参与畲族文化展示活动,共同领略畲族风情。传承人雷炳虎还创编畲族文化教材,将畲族民歌、婺剧音乐等传统文化融入素质教育,让学生们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严陵之风,山高水长。充满建德文化基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和构筑了建德文化的初始状态,至今以厚重的文化艺术魅力滋养这方灵秀山水,透过不同形式的宣扬中华文化的普世意义,沉淀出社会文明的基本原则,传颂出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记者 胡燕群 朱永标 通讯员 朱建霞 郑致明)

责任编辑: 邓林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