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法制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社会·法制

微信扫一扫分享

老兵募集100万,跨越千里赴滇捐赠少数民族希望小学
2017-03-16 20:15

全校576位学生有532位是少数民族,有426位住校生

3月11日一早,方彧华一行驱车赶往云南省金平县的十里村小学,他们要给全校师生带去一个惊喜:捐赠100万元,用于学校建设。

这是方彧华与同行的战友、同学跨越2400多公里,从建德抵达云南省金平县最大的心愿,也是方彧华本人放不下的牵挂。

十里村,位于中越边境。三十多年前,方彧华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并于1978年年末在十里村驻守边防,随后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

“村民们特别好客,帮助我们渡过了那段艰苦的日子。”回忆起那段特殊的日子,方彧华说虽然在十里村只待了3个月,但他清楚地记得,他住在哈尼族杨德福家里,当时战前训练,杨德福每晚都陪他们烤火唠嗑,缓解压力,杨德福还把家里所有的鸡蛋,煮好送到战士手中。

这些年来,十里村成了方彧华魂牵梦萦的地方,他隔几年就到村里,和留滇战友叙叙旧,望一望曾经战斗过的山头,看一看当地村民,与他们拉一拉家常。

每一次的来访,方彧华和老兵们都在寻思:如何回报乡亲们当年的恩情。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知十里村小学的一栋教学楼推倒重建后,资金缺口较大。而且学校其他的设施也很差。这让方彧华心中一动:或许我能做些什么。他找到热心公益的朋友,听了他的诉说,这名好友为之动容,决定捐赠100万元。而当得知方彧华将再次前往金平县时,他45年年前的初中同学、老师也决定一起前往,将同学会办在金平县。

十里村小学创办于1951年,是一个多民族小学,全校6个年级,12个班576名学生,只有44人为汉族。学校位于十里村的半山腰,学校生源覆盖十里村、白马河等5个村委会26个自然村。通往学校的道路崎岖,且都是山路,最远的孩子离校23公里,父母要骑1个小时摩托车才能送到学校。有426名学生住校,但学校环境差,孩子只能扎堆睡在教学楼,这是一个由教室、办公室临时改建的宿舍。

近年来,学生数量不断增加,而教学楼为两层楼,只有9个教室,常常3个孩子挤一张桌子。原建于80年代的教学楼已不能满足办学需求。2014年,学校推倒该教学楼进行重建,虽然教学楼即将落成,但有较大的资金缺口。

方彧华一行到学校的当天,首批70万元资金,由捐款人徐连群送到了十里村小学校长王树勇的手里,用于教学楼的建设。而后续的30万元资金将用于教学设施的采购。 “真是雪中送炭!”王树勇感慨道,“今后,孩子们会有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

同样高兴的还有学校的老师,该校5年级的班主任白秀英说,以前教师没地方住,三四个人挤在几平米的地方,学生教室紧张。而今有这么多人关注我们小学,还带来捐资,让她对学校下一步发展充满信心。

当日,方彧华的朋友闻卫东、赵平等还在现场与6名瑶族、彝族和哈尼族的中学生签订了助学结对协议。同行的同学也现场筹集捐助了一万元现金赠送给十里村小学。捐助仪式之后,望着以捐助人名字命名的5层教学楼——“连群教学楼”,方彧华思绪万千。

方彧华与老兵们还在小学操场上,种下了两颗攀枝花。攀枝花又名英雄花。1979年2月17日,方彧华和战友们踏上战场时,一路的攀枝花还未开放。等到3月11日凯旋归来,鲜艳的红花挂满枝头,好像在迎接他们凯旋归来。

“攀枝花在我心里,代表着我对烈士、对金平、对十里村的情谊。”方彧华说,明年,等到攀枝花盛开的时候,他还会回来的。

十里村,成了这名建德人的第二故乡。

(记者 吴燕)

 

责任编辑: 周冰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