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政务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政务

微信扫一扫分享

2005年建德工业发展报告
2006-03-01 16:08
建德市经济发展局


    一、2005年工业经济总体发展状况


    2005年,我市坚持工业经济的第一经济、龙头经济的地位不动摇,围绕“招商引资年、项目落实年、企业服务年”,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招商引资生命线工程和加大工业生产性投入为主线,推动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紧紧依靠全市工业战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应对工业经济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确保工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面实现我市国民经济“十五”规划的目标。


    ——经济总量快速扩张。200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44.3亿元,同比增长25.9%;工业销售产值237.3亿元,同比增长25.1%;工业生产性投入18.2亿元,工业经济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基本达到或超过年度预期目标。


    ——重点企业领军快跑。2005年,全市67家重点工业企业实现现价工业总产值88.3亿元,同比增长29.5%,增幅比全市平均水平高3.6个百分点;销售产值92.1亿元,同比增长35.1%,增幅比全市平均水平高10个百分点。新安化工的产值规模位列全国同行业第一名,成为“2004年中国1000家最大企业集团”之一。截至2005年末,全市共有规模企业428家,比上年增加154家,产值超亿元企业22家。
 
    ——重点乡镇重要支撑。得益于2004年及前几年工业的较大投入,部分重点乡镇(街道)经济总量增长迅猛,更楼街道增幅达到82.8%,高出全市水平56.9个百分点;寿昌镇增幅达到51.6%,高出全市水平25.7个百分点。梅城、乾潭两镇继续保持工业经济“领头羊”作用,梅城镇工业总产值达43.5亿元,乾潭镇工业总产值达43.2亿元,两镇的产值就占全市的35.5%。寿昌、大洋两镇的产值则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


    ——经济效益稳步提高。随着生产和销售的逐步好转,工业经济效益水平明显回升。2005年规模企业实现现价工业总产值139亿元,同比增长28.2%,增幅比全市平均水平高2.3个百分点;销售产值134.7亿元,同比增长28.5%,增幅比全市平均水平高2.6个百分点,产销率提高0.21个百分点;实现工业增加值28亿元,同比增长26.7%;实现利润总额6亿元,同比增长23.7%;实现利税总额10.5亿元,同比增长23.5%。尤其是新安化工实现税金16772万元,同比增长127.2%;实现利润32849万元,同比增长89.9%,创历史最高水平。


    ——科技创新力度加大。企业技术创新和品牌创建能力提高,新化化工、建铜集团、秋梅食品、国茂饲料等四家企业成功创建为杭州市级企业技术中心;格林香化、建业有机两个项目,已被列入省级技术创新重点项目计划;新安生物、天石碳酸钙等五个项目,被列入杭州市技术创新重点项目计划。农夫山泉公司被认定为杭州市信息化应用示范企业,新安化工的电子灌封材料新产品列入第一批省重点高新技术产品计划项目,亿通公司的齿轮油泵获“省级新产品”称号。在2005年举办的新产品新技术推介会上,五星车业、天石碳酸钙等13家企业与12所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的15个项目,在现场签约。


    ——工业发展后劲增强。2005年,在国家宏观调控趋紧、能源紧缺、环保与土地制约力度加大等一系列困难的情况下,全市共有658个项目付诸实施,项目个数比204年增加140个,增长27%,完成工业生产性投入18.2亿元,剔除2004年红狮、三狮等大水泥项目的投入外,实际增长在15%以上,其中41个重点技改项目共完成投入4.5亿元。新安生物年产10万吨功能稻米项目、朗索医药年产5000吨医用消毒剂项目等五个项目,被列为杭州市级以上重点技改项目。


    ——平台建设有新进展。全市经济开发区、工业功能区共完成基础设施年度投入12481万元(累计60581万元),实际出让土地1583亩(累计6097亩)。入区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8亿元(累计34.9亿元),完成销售产值40.1亿元,占全市工业销售产值的16.9%,出口交货值17.3亿元,实现税金1.6亿元,实现利润1.8亿元,为全市工业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


    二、2005年我市工业经济的主要工作


    (一)努力缓解生产要素制约。


    ——争取用电指标,倡导有序用电。市经济发展局与市供电局共同制定了全市的全年电网线路轮休安排表,落实全市工业企业315KW变压器安装负装置。


    ——加强银企合作,引进担保机构。成功举办银企对接合作活动会议,四家金融机构与七家企业签约贷款1.25亿元。成功引进并组建电联担保公司,注册资金达2000万元,进一步完善了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


    ——土地资源调查,项目土地对接。市经济发展局、国土资源局共同开展了全市的可用土地资源调查,摸清项目用地需求情况,积极为盘活存量土地,做好土地与项目的对接服务。


    ——重视人才工作,缓解用工短缺。开展走访调查,掌握企业人才和用工需求,建立和完善企业经营人才库,为企业引进、交流人才搭建平台。帮助企业有针对性地到四川、湖北等地开辟劳务市场。积极开展企业管理人才培训,加大用工培训力度,引导企业着重在用人、留人上下功夫。


    (二)坚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


    ——继续实施市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及时了解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好在发展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


    ——建立重大工业项目协调制度。开展“一周一协调,一月一梳理”,全年共梳理项目五次,召开项目协调会18次。先后协调新安化工年产10万吨有机硅、新安生物年产10000吨功能稻米等25个项目。深入项目、企业,实地了解项目实施情况,及时掌握项目动态信息,为提高协调效果提供保障。


    ——建立每季度的项目实施进度汇报制度。由市领导、各职能部门和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参加,听取汇报,对项目实施情况开展督查,督促有关部门破解项目要素制约,督促有关乡镇(街道)发挥项目建设主战场作用。


    ——积极组织项目申报和确认工作。积极向省经贸委申报省重点技术改造建设项目,新安化工年产10万吨有机硅项目建议书已经得到省经贸委的批复,并已被列为省第一批重点技改项目,新化化工异丙氨、致中和第二生产基地项目也已通过杭州市的预审。对投资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积极向杭州市经委进行申报和备案,提前为今后申报杭州市重点技改项目以及争取杭州市技改财政资助,做好了准备。同时确认本市级重点技改项目31个,投资规模30277万元。


    (三)积极推进产业升级。


    ——做好专项调查整治。开展水泥行业调查,关闭机立窑水泥生产线21条。开展“五小”企业整治,关闭四家小煤矿和五家小电镀企业。


    ——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根据省、杭州市加大整治重点污染源企业力度,实现清洁生产的要求,组织完成格林香化、IFF香料香精、致中和酒业、农夫山泉等12家企业通过杭州市清洁生产审核。


    ——鼓励企业技术创新。以新产品新技术和技术创新大会为载体,组织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我市企业有21个项目与科研机构、大专院研合作签约,计划投入1.4亿元,到去年末已有建铜集团、五星车业、维丰饲料等项目进入实施阶段。


    (四)优化政策环境,形成明显导向作用。


    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扶持政策的意见》、《建德市乡镇(街道)工业功能区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办法》、《建德市关于鼓励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意见》,引导企业科技进步,构筑工业发展新优势。进一步完善考核办法,出台乡镇(街道)工业生产性投入及招商引资考核奖励办法。编制《建德市特色工业基地建设发展纲要》及《建德市特色工业基地、重点领域关键技术重点产品发展导向目录》,定期发布工业发展产业导向目录,对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传统优势产业及循环经济的重点进一步予以明确。开展诚信企业评定和成长型小企业评价工作,评定公布诚信企业236家,成长型小企业65家。


    三、2006年我市工业经济的主要工作


    2005年,我市的工业经济虽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但发展层次低、总量小和特色产业不明显。区域发展、行业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仍然是制约我市工业快速发展的突出矛盾。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工作意义重大。因此,要牢固树立忧患意识、机遇意识和发展意识,认清形势,抢抓机遇,狠抓落实,确保工业经济各项目标的如期实现。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目前,我市的工业产业结构存在较大缺陷,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明显不足。产业结构存在三多一低:资源消耗型企业多、能源消耗型企业多、劳动密集型企业多、产品科技含量低,集中表现为产业综合竞争力弱。要坚持一手抓整治,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一手抓扶持,全面提高我市工业产业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①五金工具、低压电器、家纺、自行车辐条等外贸出口企业,要积极引导其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进从劳动密集型向劳动技术密集型转型,从低加工度向高加工度提升,不断提高产品的附加值。②香料香精、医药化工、生物化工、粉末冶金、有机硅等产业,要依托科技、人才和产业基础,加快发展步伐。③碳酸钙、水及农产品深加工等资源利用产业,要按照产业层次、规模、税收贡献等情况,在政策上区别对待,扶优扶强。④对已初露端倪的医疗设备、电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要积极引进培育,予以重点扶持。


    ——优化生产要素组合。2006年,土地、资金、能源、劳动力、运力等要素制约,仍将对我市众多行业的效益产生较大影响。①用电:按规划推进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电网建设进度。支持企业建设纯余热发电、冷热电联产项目。科学安排供用电方案,做好有序用电工作。②用地:挖掘现有用地潜力,积极盘活利用存量土地,加强规划引导,争取用地指标。同时,加强工业用地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业布局规划、功能区规划的衔接,合理布局,对企业适当引导,加强项目前期工作。③用工:开展用工需求情况调查,搭建平台,沟通供求。引导企业研究劳动力成本普遍提高的趋势,借鉴先进经验,建立健全育人、用人、留人的机制,探讨建立区域性员工服务平台。④运输:加强与铁路等运输部门的协调,加快铁路货场规划和搬迁,争取改造富春江航道,进一步改善水陆运输条件。


    ——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从现状来看,我市经济仍然是投资拉动主导型经济。努力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为企业发展增强后劲已成为当务之急。①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我市工业的跨越式发展有赖于招商引资,要抓住国际产业及珠三角、长三角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利用市内、市外两种资源,主动出击,接轨沪杭,融入长三角,配套相应的政策,使我市成为杭州的郊区工业园,实现产业梯级开发和渐次调整升级。②加强银企合作。积极沟通银企关系,向各商业银行推荐守信用、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和效益好、有市场的产品;各金融部门也要深入企业,了解实情,主动寻找投融资对象和合作伙伴,培育未来“黄金客户”;认真组织好银企合作对接活动。③发挥担保公司的融资功能。继续开展企业信用和成长性评价工作,为银行和融资担保机构提供可靠的企业信息。加大对融资担保机构的政策支持力度,增强贷款担保风险的监控能力。加大对产品有市场、管理规范、经营稳定的企业特别是小企业的贷款力度。④充分发挥财政专项资金的杠杆作用,切实解决企业融资担保难问题,调动民间投资和银行放贷的积极性。


    ——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在充分认识我市当前工业经济发展形势较严峻的同时,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各尽其职,各尽其能,各尽其力,为我市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①进一步加强对工业经济的领导。坚持把工业经济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对工业经济的领导和指导,建立和完善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工作机制,定期研究工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重要政策。②进一步营造抓工业经济发展的浓厚氛围。强化工业意识、项目意识、机遇意识、竞争意识,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牢固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思想,主动协调解决抓项目、办企业过程中的具体问题。③进一步完善工业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大工业生产性投入;鼓励组建融资担保机构,以切实解决企业融资担保难为主要切入点,调整和加大工业经济发展的扶持方向、力度,使工业经济的财政扶持资金真正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确保工业经济实现既快又好的发展。jfj__bjxwj

责任编辑: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