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生活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微信扫一扫分享

乡村女教师和网友的助学故事
2006-04-04 08:35

    来源:浙江在线

  [发表评论] 

  1个乡镇教师的默默努力,来自于10个网友的13100元捐款,4个年份的跨度,9个贫困孩子藉此维持着他们的学业和生活……

  这些简单的数字和介绍,勾勒着一个发生在网络和浙南小镇中温暖的爱心故事。

  就在这个四月,一份新的慈善排行榜即将出炉,在已经发布的新闻稿中,有这样一个内容:去年中国有四人的慈善捐款超过亿元。

  也许本文所讲述的这个爱心故事在款项的数字上远不能和亿元相比,可这些网友,这位老师,他们的爱心和那些巨资行善的人们一样可贵。

  乡村女教师网上发帖让爱启航

  如果没有陈小红的心念一动,就没有后面的所有故事。

  2003年,陈小红从温州师范学院毕业,来到温州苍南的桥墩中学当起了历史老师,也成为了高一一个班级的班主任:“在那年11月份,我发现班上有个男生两天没来上课了,一问才知道他已经在家发烧两天两夜,而且他还告诉我,家里穷,吃饭都快没钱了,就准备这样熬过去。”

  这件事情,让陈小红觉得自己必须要为这些家境贫寒的孩子做些什么。苍南是温州相对落后的地区,而桥墩在苍南又称得上最不发达,以桥墩中学为例,学校1500多学生中绝大多数家都在农村,其中有约10%来自于贫困家庭。陈小红班上就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家境贫困,这些孩子虽然平时已经将生活的费用减到了最低,可有时候还是连买学习资料,甚至吃饭的钱都会断档。

  在此之前,陈小红已经去跑过县里的一些部门寻求帮助,可结果并不如意。有些无奈的她在回宿舍上网的时候突然想到,能不能在网上发帖子,向热心网友寻求帮助。

  于是,2003年的11月20日,陈小红以一个教师的身份在天涯社区浙江论坛上贴出了题为《贫困生求助》的帖子:“他们每餐饭菜钱是5角,他们从来都只是买份大白菜偷偷带回寝室吃,米从家中带来蒸饭。他们平时很内向自卑,他们不敢与同学交往……”

  陈小红在天涯发帖子的ID叫做“笠笏”,挺奇怪的一个名字,“笠”是草帽的意思,而“笏”则是古代官员上朝时手中拿的那块名贵材质的长条板,暗含着这位学历史教历史的24岁姑娘的志向: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现在,“笠笏”还只是一个最普通的布衣老师,不过她却已经想着能尽量帮助周围的人了。

  帖子虽然发了出来,起初陈小红却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她完全是权且“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的确,看到这个帖子的网友中也有人认为这也许是个网络骗子。幸亏,当时浙江版的主持人“守侯沧桑”曾经在网友聚会上见过陈小红,这位“斑竹”坚信这是一个善举而不是骗局。他一边说服和动员版上的朋友加入,一边先邮寄出了第一笔资助的经费。

  一件好事,终于上路。

  乡村穷孩子珍惜好心人的每一分钱

  终于有好心人邮寄来了钱,陈小红准备以每人每月30元和15元两个档次发给她班级中的几个最贫困的孩子,本以为发钱是件很容易的事,可意料不到的是,有几个孩子却不肯收。

  “尤其是两个男孩子,家庭情况的确很贫困,也正因为穷,他们更加敏感,还有可能就是男孩子的自尊心,他们并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帮助。”陈小红后来分析。

  当时,在没有其他学生注意的时候,陈小红把自己的这些学生叫到无人的地方,和他们说,这是好心人的帮助,希望你们能顺利完成学业,能考上大学,能成为一个更有用的人,等到你们有能力的时候,再去回报他们,再去回报给同样需要帮助的下一批孩子……

  说了好几次,当时的几个贫困孩子才开始接受帮助,并和相对固定的几个网友“结成了对子”。

  不过,有了这样一段曲折,陈小红也更加注意自己的方式,每次发这笔小小的捐款的时候,总会让学生自己单独去拿。直到现在,高中里知道有这样一个帮助的事情,但却很少有人知道到底是哪几个孩子在接受帮助。

  “我时常在关注这些孩子是怎么用这笔钱的。”陈小红告诉记者,30元钱,对于一个城市的孩子可能算不上什么,可这里的孩子们省了又省,生怕浪费了每一分钱。现在已经读高二的小娟是这么安排的,她每一顿饭的菜钱是1元,一天就花3元钱,一个星期21元,每一个星期努力省下9元钱,她要攒起来准备做下一学期的学费。

  在这些年里,周围也出现过质疑的声音,说她也许是为了出名。陈小红的做法很简单:别人的想法自己无法控制,但只要自己一直坚持不为名利地做下去,各种说法自然也就没有了:“我帮学生,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家庭困难,更看重的他们面对困难所体现出来那种进取精神。孩子身上的这种品质也在支持着我的做法。”

  众多网友爱心接力跨过四载

  从2003年年底开始,自从接到了第一笔捐款,陈小红就在当初发求助帖的版面又重新发了一个帖子,详细汇报收到了谁的捐款及数目,资助的是哪个孩子,并且在每个星期发放的时候,还要跟一条说明,发完这次之后还剩下多少。

  于是,这个帖子成为浙江版面上反复在网友眼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一个,也因为这个原因,不断有热心人来询问帮助方式。甚至还有一位在新加坡的网友看到了也表示要伸出援手:“当时那个网友还真的从新加坡给我的帐号上汇了一百新加坡元,我还专门到银行去查了几次,但都没有收到,后来这位网友也说,汇出来的钱被退回了。朋友给我分析说是因为我的帐户只能接受人民币,不能接受外币。”

  这笔来自于海外的捐款最后没有实现,这位网友后来和陈小红还联系了几次,不过后来也就渐渐没有了消息。其实这样的情况在过去的几年中并不少见,经常有人来问,但最后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都无法最后落实。陈小红却说:“至少他们来问,对于我已经是很大的鼓舞。”

  到目前为止,陆续已经有10个网友捐过款,有的始终在坚持,有的会因为各种原因退出,也有新人加入进来。记者了解了一下,他们中,有核电站的普通员工,有公司里的会计,有建筑行业的从业人员,都是普通人,普通收入;互相之间大多都没有见过面,甚至都不认识,只是因为一份共同的爱心,在做一件同样的事情。

  网友“陈迹”是捐款最多的,这么几年下来已经掏了4500元,而且还不断在和两个孩子通信。知道男孩子语文不太好,女孩子英语不太好,他还专门买了一些书邮寄过去:“也许有的人是心血来潮,但我想把这件事情一直做下去,他们如果考上了大学,我就一直资助下去,毕竟这是件有意义的事,比起有些雷声大雨点小的资助,我觉得我们的这个活动更有目的性。”

  另外一个已经有了孩子的网友也这么认为:“500块钱,用在城里孩子身上,半个月就不够了,而对于这些贫困的孩子却可以维持近一个学期,这点钱的意义远不在于让他们可以稍微吃好一点。”

  也正因此,10个网友的爱心一直接力到了现在。

  老师最朴素的愿望带孩子去看看县城

  从2003年底到现在,当初还在念高一的孩子已经面临着高考的选择,对于这些身在农村的学生来说,这次考试,是他们改变人生最重要的一次筛选和机会。

  陈小红告诉记者,有几个孩子如果发挥好,还是很有机会考上本科院校的:“我们是一所镇中,这些孩子的家庭情况也影响了他们的读书,能念成这样已经很不容易。”

  说到后来,陈小红说,这一届的学生毕业,如果还有热心的网友捐款,她还会在学校里挑选最需要帮助的学生,以及那些考上大学的贫困生,把这个活动继续做下去:“现在我发现,和物质上的缺乏相比,贫困的孩子同样更缺少精神上的帮助。”

  贫困孩子由于生活的压力大,普遍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和同学不合群,常常有种自卑的心理,在解决他们生活问题的同时,陈小红就和一些网友谈过如何让贫困学生从这种自卑、自闭的心理中解脱出来:“一个重要的方式是看更多的好书。只可惜那些贫困孩子解决生活问题已经不易,哪里还有更多的钱用在书上。”

  在桥墩中学,已经在读高中的这些学生中,有相当数量甚至还没有去过苍南县城,而去过温州的,更只占到学生的一小部分:“肯定不会超过40%吧,曾经我的一个同事想组织他班的孩子去一趟温州,看看大城市到底是什么样子,可最终还是因为不少学生拿不出五六十块钱的车费和快餐费而没能成行。我想,如果能带学生们去一次县城,甚至去一次温州,带他们看看现代化的生活,对于他们的未来,肯定有好处……”只是,陈小红的这份憧憬,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能实现。

    编辑:木言

责任编辑: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