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典型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热点专题 > 两学一做 > 身边典型

微信扫一扫分享

三代党员金融工作传承情
2016-07-13 15:53

从红船启航到盛世中国,转瞬之间,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九十五年的辉煌历程,在党的95岁寿辰之际,我们每一个人感慨党的生机和蓬勃,感激党带给我们富裕生活,回首这95年来,我深感党在艰苦环境中逐步成长壮大的艰辛,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无数党员凭着坚定的信念,用无穷的智慧、坚强的脊梁、勇敢的气魄……使我们国家从弱到强,创造了无数的成绩和奇迹。作为一名党员,作为一名农村金融工作者,我们家三代党员深深体会到在党的关怀下信用社发生的巨大变化,用亲身经历见证了农村合作金融事业的发展。

在爷爷家的正屋堂前,悬挂着―块“光荣退休”的牌匾——那是我爷爷为农村合作金融事业奉献一生的证明。古稀之年且有45年党龄的爷爷是―名农村金融老前辈,也是我们家第一代党员金融工作者。从1967年参加信用社工到1969年入党,直至退休,他以一名党员的标准要求履行工作职责,以一名党员的标准践行金融服务,每当回忆起自己在信用社―路坎坷发展的道路上,讲起在基层―线的点点滴滴,他总是历历在目,万千思绪中不免感叹:是啊,变化真大!信用社发展初期,办公条件环境差,办理业务全凭手工操作,特别是在没有便利的交通工具的年代,下乡办理业务更是艰辛,整天拎着个大提包,装着手工账本算盘,全靠两条腿,翻山越岭,走村入户,吸收着几元、几十的存款:办理着几十元、几百元的贷款。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在信用社工作的40余年中,我的爷爷始终践行秉承着为人民服务的党员宗旨,以无畏和坚韧的精神默默坚守在一线,将自已一生的精力奉献给他所挚爱的信合事业、践行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

1984年,我的叔叔在爷爷的熏陶下,毅然接过爷爷手中的"接力棒",并于1991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我家的第二代党员金融工作者,在我叔叔27年工作的历程中;先后经历了信用社合作金融组织性质体制改革试点;中国农业银行全面脱离了行政隶属关系和实施―级法人体制改革等,一幕幕精彩的体制改革“大戏",展现了一幅幅异彩纷呈的发展美景,特别是在党的优惠扶持政策下,信用社也由此进入了一个历史性的快速稳健发展期,虽然此时的信用社今非昔比,发展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但在这个农村金融改革的新时代里,每一位党员,每一位农村金融工作者都顽强地坚守在这块中国最大的根据地—农村,都在为实现持续发展理想,默默地忙碌着、亮丽着,闪耀着、耕耘着,用叔叔的话说:“正是有了党的领导、有了党的关怀,我们才能在希望的田野上,给千家万户的农民们,架设起一座座通向富裕、通向希望的金色桥梁”。

怀着对信用社无比的向往,2006年,我如愿地走上了信用社工作岗位,并于20112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了家里第三代党员金融工作者,身处处在农村合作金融工作的10年中,我虽没有工作在―线,但我亲身经历着农村合作金融在优质的服务、科学的管理服务设施建设、业务发展、营业网点改造和员工生活条件等方面正逐步向现代银行迈进的执着与追求;亲身感受了在百舸争流的“银海”中,信合人不辞辛劳走村入户揽储户,倾注信贷资金扶持发展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中小企业。农民富了,地方经济繁荣了……,当家乡的面貌在一天天改变的时候,我们的农村金融事业也正在一天天发展变化,业务发展年年频传捷报,经营效益年年高的可喜成绩,这一切,让信合人欣慰,更让农村事业从弱到强变成了现实。

忆往昔,95年的风雨历程,三代党员农村金融工作历程,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忍不拔的毅力,我们的成长道路就不可能一帆风顺,农村金融的成长道路上同样也有荆棘。

(周寿光 农信联社)

 

责任编辑: 方仙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