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举报中心  网站介绍  联系我们
建德新闻网>建德网视>私房话

微信扫一扫分享

01/18【私房话】过年,回家吃面

【私房话】过年,回家吃面

01-18 09:12

人的一生都走在回家的路上,每一次出发,终究都将踏上回家的归程。过年,在这个中国人合家团圆的日子里,总有一种味道在舌尖提醒着我们,不要忘记来时的路。建德大同,一碗热气腾腾的索面,对于离家千里的游子而言,都化在了故乡这质朴而又不同寻常的美食之中。

索面,一种用手工拉成晾干的素面,也叫“长寿面”。索面又细又匀、颜色白净,其口感鲜软可口,非一般面条可比。在建德大同镇,童恒云是制作它的专家。20岁开始学习制作手工面,至今已经有36个年头。与一般市面上的面条不同,老童制作面条从头到尾都是手工操作,费时又费力,但也正因为这样的纯手工制作,让老童的索面成为了抢手货。

制作索面,是件看天吃饭的活儿,只有不下雨的日子才能制作。其过程,一般从下午的两三点开始,整道工序需要24个小时才能完成。

先是揉面,将盐、冷水、小麦粉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好,这个比例可是制面成功与否的关键,盐量的多少,直接关系着面团的柔韧性,而盐量的控制,需要根据气温的高低来把控。气温高的时候,盐就多放一些,气温低的时候,盐就少放一些。

将面和得软硬均匀之后就要开始盘面了,先用刀将面团切成长条,再将切好的面揉搓成粗一点的圆柱状,然后一圈一圈盘在木盆里,接着再把木盆里的面条搓得更细一些,盘在另一个木盆中。

完成这几道工序,基本就到晚上6、7点了。吃完晚饭,老童便要早早睡下,因为接下来的工作要从半夜开始。凌晨1点,老童起床开始绕面。

绕面需要特制的工具,一张特制的方凳,在方凳的一端竖着一根圆柱,圆柱的上方有两个孔,把两根长约50公分的箬竹分别插在这两个孔里,再用手拿起盆内的面筋条在两根竹筷上由内往外不断绕成圈,形成一条条的面筋条。绕好的面条,悬挂在面柜里,上筷横搁在柜上,下筷悬空,并使之自然垂拉到一定长度。

接下来,就是挂面了。先将索面原型在室内放在高两米有余的面架上,再把面架放到室外,用双手不断的向下拉扯,用力不能太大,否则就会把面拉断,直至与面架的高度相等,同时要将下面的箬竹固定在面架上,以达到定型的作用,然后就是晾晒了。

这个时候,白色的面线从长长的特制的木架上飞泻而下,场面蔚为壮观,看上去有时像飞流直下的飞瀑;有时像千丝万缕的纱布,也成为了村里一道特别的风景。

但这样的风景,老童自己却从没有好好欣赏过,他更关心的是室外的温度。如果阳光强烈,索面会迅速脱水,面就容易断,但温度太低又会使索面粘软不堪,索面质量就会下降,所有对温度的把控全凭经验。正常情况下,上午晾晒出去到下午1、2点就会完全晒干,最后就是收面和装面了。

农村里吃索面的方法特别简单,一边将水烧开放入索面,一边在碗里放入少许猪油、葱花、辣椒和热水,一两分钟就可以将索面出锅放入碗中,一碗热气腾腾的索面,不仅将面的原始味道发挥到极致,更是能够品尝出透过手心传递的那份温暖。逢年过节,有亲朋上门,临走之时,主人也会拿出自己亲手制作的索面作为回礼,索面几乎牵动着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聚首之时以索面相请,离别之时又以索面作为礼物,以表感激及思念之情。

老童说,自己从小就爱吃面,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到索面,那滋味,现在回想起来感觉特别开心。现在在大同,每年正月初一,大家仍然还保留着吃索面的习惯,寓意着新的一年大家能够健康平安,也是让背井离乡的游子们能够在回家团聚的日子里,尝一尝属于家乡的味道。

只是,如今整个大同镇仍然还会手工制面的,除了老童外,只有老童的师傅和老童的妹夫。因为纯手工制面不仅耗时长,而且还要起早,年轻人觉得辛苦,都不再愿意去学。老童说,自己最多也就再做个10年,但总想着可以有人可以把这门手艺给传下去,毕竟,这索面也算是家乡年味的一种别样记忆!(文/周冰 图/赵毓雯)

责任编辑:本网编辑

来源: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
上一篇【建德网视】私房话-你说什么都那么好听下一篇【私房话】这种幸福味道,需要慢慢品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