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周边

微信扫一扫分享

用“标准”引领新型城镇化建设 嘉兴这些举措很暖心
2017-09-20 08:07 来源:浙江在线

浙江在线9月19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赵磊 通讯员 孙菊英 沈志坚)早上8点多,在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镇虹阳公交枢纽站,往来于市区与镇村之间的公交车汇聚于此,井然有序地接驳着早高峰通勤赶路的人们。

停靠于此的375路公交,看似普通,却意义非凡:它是全省首条镇村公交标准化线路。该线路彻底解决了此前王江泾镇虹阳与虹南村两地百姓多年来出行难的问题,通过标准化的实施,让这里镇村公交私人承包、管理不便的乱象成为历史,醒目的停靠场站,整齐的公交涂装、有序的发车时间,无一不在体现着标准化带来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

而这仅仅是嘉兴探索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其中一项举措。自从被列为全国首批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城市以来,嘉兴紧密结合城市创新实践,加快推进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基本核心,将标准化融入基础设施、就地城镇、城乡一体、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的“1+X”标准化模式试点步伐,以标准引领全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

嘉兴镇村公交

镇村公交标准化

打通城乡间的“任督二脉”

地处嘉兴市区北片的王江泾镇,属典型的水乡地貌,湖泊、河荡密布。随着城乡公交服务不断优化,农村百姓对公交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客流量连年攀升,原有道路等级不够、宽度不足,场站设施严重匮乏等,限制了公交服务的进一步覆盖和线网的科学布设,甚至影响到了公交车的正常运营。

“以前不少的村镇公交站,砌一块水泥平地就算是公交车站的驻停点了,不少想搭乘公交的村民,甚至找不到公交站。另一方面,简陋的场、站也为公交驾驶员带来诸多不便,不但没有休息、喝水的地方,甚至连个卫生间都没有。”嘉兴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公交管理科科长徐伟说,镇村公交标准化的应运而生,正是为彻底解开镇村公交线路的被点之穴,打通城乡间公共交通的“任督二脉”。

秀洲区王江泾镇开通的全省首条镇村公交线路,创新性地从场站设施、线路布设、车型配置、道路条件、形象标识等五个方面制定出嘉兴市镇村公交建设服务标准。根据嘉兴市道路运输管理局自编标准《镇村公交线网优化调整规范》,打造多层次公交网体系,实现“中心城区-镇、镇-村、村-村”的现网布局,镇村公交线网与城市公交枢纽、商业综合体有效衔接,让住在乡下田间的村民进城逛街不再是难事。

嘉兴镇村公交场、站地方标准

“与之配套的王江泾枢纽站启用,有效改善了公交车准点率不够、上下车不安全等问题,为镇村公交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运营平台。”徐伟表示,标准化公交场站的“落地”,也为驾驶员提供了优质舒适的工作环境,促进了基础设施保障与高质量公交服务的相互支撑。根据相关地方标准,当地对农村公路进行了拓宽改造,大幅提升农村公路路面等级,缓解因道路路幅受限造成的车辆拥堵等一系列问题,路网结构也有原来单一的“树枝型”变成多变灵活的“网格型”,为公交线网布局增添多种选择。

以此为蓝本,嘉兴成功获得镇村公交服务标准化国家级试点,并在全市792个行政村实现“村村通公交”,城乡公交一体化率和乡镇夜班公交覆盖率均达100%,全域公交比例达到99.4%。嘉兴市质监局发布的《镇村公交场、站设置规范》成为全省首个公交行业市级地方标准。今年7月27日,嘉兴市建设的国家级第二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项目——“嘉兴镇村公交服务标准化”项目顺利通过中期评估。在标准的实施过程中,乘客满意度由2015年的84.4%提升至2016年的86.3%,镇村公交服务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嘉兴市的镇村公交服务标准化经验有望在浙江全省乃至全国推广。

96345社区服务求助中心

社区服务标准化

便民求助热线成“连心桥”

上门开锁,家电维修,水电安装,家政保洁……社区居民们的这些琐碎小事,只需要拨一个电话,统统都有人来帮你上门搞定。在嘉兴,96345是一条家喻户晓的服务热线。拨通热线寻求帮助,就能够获得生活类、资讯类、事务类、企业服务和电子商务等5大类120多项供需对接服务。平均每天,96345社区服务求助中心都要处理800多起市民电话求助,除及时进行派单服务外,在服务结束后还会进行满意度回访,确保服务质量让市民满意。

依托450多家加盟企业、220多名社区一技之长服务者和9000多名党员志愿者,96345构建起一个覆盖整个嘉兴市区的信息服务平台,24小时全天候为市民提供各类便民服务。作为国内首家成立的以96345模式运作的服务机构,嘉兴96345成为省内外同行的参考样本,不少城市都套用了“嘉兴模式”,建成相关服务平台。2011年,96345编制了《嘉兴市南湖区社区服务(96345)标准体系》,使服务模式和规范服务行为得到更好推广的同时,逐渐让96345热线成为嘉兴的一张新名片。同年11月,社区服务求助中心申报的“嘉兴市南湖区社区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被确定为2011年度国家级服务标准化试点。

96345社区服务求助中心荣誉墙

“在96345中心运作中,了解到城乡居民群众中有很多弱势群体,经济生活上有一些困难需要帮助,为此我们专门设立了‘红船旁96345党员志愿服务’。”求助服务中心主任肖绿英介绍,为保障党员志愿者们的服务质量,嘉兴市质监局还专门发布了《党员志愿者管理规范》地方标准,在规范志愿者服务的同时,还会对参与服务的志愿者施行星级评定。目前,96345社区服务中心已形成服务通用基础标准20项、服务保障标准22项和服务提供标准26项,总计标准68项。整个体系涉及服务设施、标志、环境到质量、管理等全过程。

今年4月26日,嘉兴市96345社区服务求助中心“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以高分通过了项目验收组的验收,嘉兴96345模式运作也将正式成为全国同行的范本。

让社区服务和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实现无缝对接,让市场化服务更有保障,价格实惠,质量放心。同时,党员志愿者对弱势群体的帮助,让整个项目更加富有正能量。十多年来,嘉兴市96345社区服务求助中心累计受理市民电话和网上求助350万件次,回访满意率99.95%,办结率100%,市民有求助要求找“96345”已成为嘉兴市民普遍的共识。

嘉兴市图书馆

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

让图书馆打破“篱笆墙”

过去在农村,农民们想要去图书馆看本书,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只能做出“艰难的选择”:要么奔波往来于农村与市区的大图书馆,将大量的时间耗费在路上;要么委身于乡镇文化站的图书室里,对着不足千册的陈旧书籍兴味索然。

如今,在嘉兴地区的农村里,这种尴尬的情形早已不复存在。村民只需走进村里的图书馆,对着电脑轻点几下鼠标,嘉兴市图书馆和各乡镇分馆的数百万册图书就立刻呈现在眼前了,想要借阅哪一本,鼠标点一下确定,就会有专人配送上门。同时,嘉兴市图书馆举办的一些展览、活动也会共享给各个分馆,以前到不了乡镇、到不了村和社区的优质文化资源,现在村民们一样能够享受到。

据嘉兴市图书馆副馆长沈红梅介绍,这种被称为“嘉兴模式”的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将嘉兴全市原本如信息孤岛般的公共图书馆融合成为一体,让更多的书籍不再停留在大图书馆的书架上“睡大觉”,而是让它们在通往乡村农家的路上流动起来,使农民和居住于偏远地区的人们享受到与城市居民一样快乐阅读体验。

嘉兴市图书馆投放在街道、社区的微型图书馆

2017年5月底,酝酿许久的《公共图书馆中心馆——总分馆服务体系标准》嘉兴地方标准制定出台。按照该服务标准相关要求,目前嘉兴市59个乡镇建有高标准的乡镇分馆,而村一级的分馆更是多达89个,实现了乡镇图书馆的全覆盖,平均每个乡镇分馆达到537平方米。市县区及乡镇3级总藏书121万册,报纸杂志13500份,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近几年来,平均每个乡镇分馆年到馆人次超出10万。免费、普遍、均等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理念,在这里得以初步实现。

“制定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地方标准,具有鲜明的‘嘉兴特色’,也是嘉兴在公共图书馆领域的又一次探索创新。”沈红梅表示,在服务体系日渐完善的基础上,嘉兴市图书过一直在深入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效能,最终制定服务标准成为我们选择的重要抓手之一。率全国之先,以突破城乡二元结构为出发点,推进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嘉兴市、镇、村三级公共图书馆网络体系的建成,为嘉兴新型城镇化建设增添亮点特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赞誉。

“嘉兴目前已建立涵盖5个重点领域、6大标准体系1000多项标准,着手制定了20项嘉兴地方标准规范,实施国家标准化试点项目7个。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障碍基本消除,城乡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社会失业保障、生态建设与保护、社会治理等一体化程度均得到显著提高。”嘉兴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继续在高质量、均衡性上全面发力,以标准化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美丽嘉兴建设。

原标题:用“标准”引领新型城镇化建设 嘉兴这些举措很暖心

责任编辑: 徐巍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