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周边

微信扫一扫分享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 锻造创新“金钥匙”
2017-10-04 15:13

“创新是从根本上打开增长之锁的钥匙。”在2016年B20杭州峰会上,习近平主席的话言犹在耳,字字铿锵。

经济新常态下的浙江,正处在经济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关键时刻。如何锻造一把创新的钥匙,打开增长之锁,开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全新局面?

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进一步打开科技创新和增添发展动力的通道——这是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提出的要求。

遵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浙江在谋划“十三五”规划时,作出一项事关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补齐科技创新第一短板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东起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包括玉泉校区),西至浙江农林大学,沿着文一西路,一路串起未来科技城、青山湖科技城……这条东西向总长33公里、南北向宽约7公里的大走廊,从地图上看,其形恰如一把钥匙。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就是浙江的一把打开“增长之锁”、开启未来之门的“创新之钥”。

一个决胜未来的大战略

2016年G20杭州峰会上,习近平主席说:“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日新月异,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结合,将给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

每一个“革命性变化”的时代,都有其引领变革潮流的地标:工业时代的伦敦,金融时代的纽约,计算机和互联网时代的硅谷……下一个会是哪儿?

面对这个问题,阿里巴巴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语气坚定地告诉记者:“我觉得这次会在中国。而在中国,没有比长三角更合适的地方;在长三角,没有比杭州更合适的地方。”

建设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正是浙江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引,迎接这一“革命性变化”的重大战略布局。这是“十三五”时期浙江能干、应该干的,也能干得成的、有引领意义的大事情。

“各方在谋划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时,一开始就有高度共识——一定要把大走廊建成一个面向未来、决胜未来的全新平台。”杭州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管委会主任李玲说,大走廊要紧紧围绕“打造全球领先的信息经济科创中心”目标,加快建设浙江科创高地、加快打造创新产业高地、加快构筑体制机制创新高地。

9月6日,一个重磅级的创新平台——之江实验室在杭州人工智能小镇挂牌成立。这个由省政府、浙江大学、阿里巴巴共同打造,以网络信息、人工智能为研究方向的科研创新机构,将成为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核心灵魂”。

据介绍,之江实验室的目标是创建国家实验室,将全面提升我省网络信息、人工智能领域在全球创新格局中的位势,为建设“互联网+”世界科技创新高地奠定坚实基础。应聘担任之江实验室学术咨询委员会主任的路甬祥院士认为,浙江是首个国家信息经济示范区,网络信息领域的创新应用水平国内领先并具有全球影响力,建设之江实验室、争创国家实验室具有较强优势。

“建设城西科创大走廊,要向硅谷学习。但大走廊的定位和目标一定要跳出硅谷来看,硅谷是过去几十年发展的成果,而大走廊必然是面向未来三十年发展的,我们要在这个认知前提下去发掘大走廊的优势和独特性。”王坚认为,“在大走廊上培育出两三家能有世界影响力的企业,让整个大走廊变成原生动力的创新极,我对此很有信心。以阿里为例,你们会看到他未来十年的变化将远远大于前一个十年。”

一个孕育创新的生态圈

记者多次采访过城西科创大走廊,每一次去都会有全新的感受。在这里,“日新月异”不是一个形容词,而是一个完全写实的动词。

上个月,不仅仅之江实验室揭牌,还有人工智能小镇迎来首批47个人工智能项目入驻、紫金众创小镇核心启动区块开工等大事;就在国庆节前一天,又有华润杭州未来科技城城市公共中心、光启以色列国际创新总部等一批总投资超百亿元的大项目签约……浙江大学、阿里巴巴、紫金众创小镇、梦想小镇、人工智能小镇、云制造小镇、云安小镇……正在大走廊上“串珠成链”。

“大走廊要打破行政壁垒、协同发展、汇聚各种创新要素,做好创新链、产业链和资本链,打造一个功能复合、生态良好的有机空间,最终形成一个孕育原生创新的生态体系。”李玲说。

人才是核心。目前,城西科创大走廊已累计引进“国千”专家151名、“省千”专家201名;累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4100余人,创办企业753家,其中400余个海外人才项目进入产业化阶段。旨在吸引浙大校友来大走廊创新创业的平台——浙江大学创新创业研究院(有限公司)也正在筹建中。

产业要集聚。“在规划的时候,就呼应了‘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 发展战略。”李玲说,大走廊重点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1+N”产业体系。目前已集聚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540家。

资本要引导。注册资本金15亿元的杭州城西科创投资发展公司正在组建,这家国资背景的投资公司将发挥支点作用,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到创新创业中去。

在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创新生态圈中,浙大是重要的一环。“2016年浙大获得1730项发明专利,居全国高校第一。在城西科创大走廊建设上,浙大要勇于担当、发挥引领性作用,在探索校地、校企合作联动的新模式,在聚集高端要素、营造创新生态、实现成果转化等方面作出更多探索、更大贡献。”浙江大学副校长严建华说。

由省科技厅、浙江大学联合发起设立的我省首个知识产权交易市场——浙江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已经落户城西科创大走廊。“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为知识产权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交易模式和推动力,有利于推动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严建华说,目前浙大所有科技成果已全部实现进场交易,并与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新西兰奥克兰大学、以色列理工大学T3公司等多个国内国际院校机构建立合作关系。

“浙大系”已经成为城西科创大走廊的一支重要创业力量。在未来科技城,浙大毕业生姚冀众等创办的企业纤纳光电,今年刷新世界纪录:他们使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大面积组件的光电转化效率提升至16%。“我们选择这里是因为离浙大近,有很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姚冀众说。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一个习近平同志当年期待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正在形成。

城西科创大走廊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不仅关乎生产,还包括生态和生活;不仅宜业,也要宜居。

地铁5号线、杭临城际等交通基础设施,人大附中杭州学校、学军中学海创园分校等学校,浙一医院余杭院区、浙大医学研究中心等医疗设施,西溪印象城、西溪银泰城等城市综合体正在加快建设、不断落成……

9月23日,浙江大学肿瘤医院(浙医二院青山湖院区)正式在青山湖科技城破土动工。“这几年,青山湖科技城的生活配套越来越好,交通便利了,商业中心、医院、学校也都有了,为我们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万马股份创新园智造园项目组长俞为民说。

一个全球开放的大平台

习近平同志在2006年3月20日的全省自主创新大会上指出,要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配置创新资源,为我所用,以开放促创新。

今天的世界正步入“连接大于拥有”的时代。连接能力越强,获得的资源就越多,发展机会就越大。互联网给了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

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副院长范柏乃建议:“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要以浙大科技城、未来科技城、青山湖科技城和阿里巴巴为网络技术支撑,构建基于网络众包面向全球的开放式创新体系。”

今年3月,马云在阿里巴巴首届技术大会上宣布,启动一项代号“NASA”的创新计划,将动员阿里全球两万多名科学家和工程师,共同发展核心科技,包括芯片、物联网、机器学习以及生物识别等技术。同时,原亚马逊最高级别的华人科学家任小枫加入阿里担任iDST(数据科学和技术研究所)首席科学家和副院长。这个iDST,就是一家由分布在杭州、北京、西雅图和硅谷的科学家组成的研发机构。

在城西科创大走廊,一部分在海外硅谷等地、一部分在杭州的企业比比皆是。“公司成立之初就是先在美国成立研究院。后来国内条件成熟了,才组建起国内团队。”诺尔康神经刺激研究院副院长黄穗介绍,公司在美国的研发团队主攻公司未来新产品的研发,比如致力于帮助那些站不起来人群的脊髓深脑刺激器。

作为城西科创大走廊的创新“发动机”,浙江大学在整合全球科创资源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浙大与帝国理工已经联合创办了大数据研究中心,斯坦福大学和伯克利大学等世界名校的创新研究机构也即将入驻紫金众创小镇。”严建华说,浙大与帝国理工、哈佛、斯坦福、牛津、剑桥、麻省理工等国际顶尖大学都是伙伴院校,要充分利用浙大国际化的科创和人才资源汇聚的优势,整合全球产学研合作资源参与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建设。在打造波士顿128公路、硅谷高技术产业带那样的产学结合模式方面,浙大完全可以发挥引领作用。

责任编辑: 黄业宏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