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周边

微信扫一扫分享

浙江美术馆,一个文化地标惊艳世人的背后—丹青不渝 美美与共
2017-10-09 08:43 来源:浙江在线

浙江在线10月9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周天晓 王婷 严粒粒)西子湖畔,万松岭麓。800多年前,曾创造中国绘画高峰的南宋画院坐落于此。

这块文脉相承的风水宝地,承载起了一个美丽的期盼。

80多年前,中国美术学院前身国立艺术院毗邻而建。蔡元培提议在西子湖畔建美术馆。林风眠提出要在西湖大力建设美术馆。潘天寿、刘开渠等呼吁杭州应有大的美术馆……在一代代有识之士的呼吁努力下,美术梦想开始照进现实。

14年前的那个除夕夜,成了一锤定音的历史瞬间。

2003年1月31日,农历马年的最后一天。习近平同志冒雨在杭州南山路138号现场踏勘,并在柳莺宾馆召开调研会。会上,习近平同志拍板浙江美术馆建在西子湖畔。

至此,几代艺术家接力数十年的共同夙愿美梦成真,浙江美术馆建设终于正式开启。

2005年,习近平同志亲自参加浙江美术馆奠基仪式,并按下开工按钮。这是当时浙江文化大省建设的标志性项目,工程建设投资3亿元。

2009年开馆至今,浙江美术馆已跻身全国重点美术馆,这一地标性建筑也成了浙江文化建设阔步发展的象征。

西湖边这滴“水墨”

宜藏不宜露

在西湖山水间,浙江美术馆犹如一抹隐约可见的“水墨”生长其中。

这一“水墨”风格的由来,在2016年10月14日《人民日报》刊登的《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学情缘》里能追溯到源头——

“浙江美术馆就建在西湖边上。2003年除夕,当时我还在浙江,美术馆建设有两个备选方案,一个是建在钱江新城,一个是建在西湖边上。有些同志认为应该建在钱江新城,我认为还是建在西湖边上好。要把西湖的自然景致与美术馆的人文韵味和谐地融为一体,这才是具有时代气息、中国气质的美。记得当时,我还跟许江同志说,浙江美术馆的建筑风格,就要跟你许江同志现在穿的这件中式衣服一样,要有中国风格。”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对那一幕记忆犹新。“他多次提到当时我身上穿的中式服装,说一看就是中国的。他还具体谈了‘宜藏不宜露’的原则,要让美术馆和西湖自然景观融合在一起。”

在明晰的路径指引下,行动如箭矢,浙江美术馆项目迅速展开。

一轮招标,一轮邀标,几十个方案从全国各地纷至沓来。甚至,奥运会“鸟巢”设计师、瑞士建筑师德梅隆也亲临杭州,诚挚地希望能够有机会把浙江美术馆打造成如梦似幻的“雾气”,以缭绕西子湖的“空山新雨”。

浙江美术馆副馆长、副书记杜群回忆,通过两次专家评审、一次深化设计评审以及两千多位杭州市民的投票,中国设计师程泰宁凭借三张充满水墨质感的铅笔画设计位居第一,“从中国传统建筑中吸取有益的元素表达现代建筑理念……建筑形态与西湖环境基本协调,功能设计基本体现美术馆运行要求……”在一致认可中,设计方案尘埃落定,“中国风格”胜出。

2009年8月9日,浙江美术馆开馆。远远眺望,轮廓线从东边玉皇山逐层向西面降低,“仿佛从山上滚下的一块石头”,与西湖浑然一体。

为了让美术馆的屋顶有江南传统坡顶的感觉,程泰宁颇费了一番心思。“粉墙黛瓦,坡顶穿插,黑白构成,江南流韵”,这是基调。用钢、玻璃、石材的材质对比,方锥与水平体块的相互穿插,使建筑具有强烈的雕塑感。屋顶的每一块玻璃,都搭配一张设计图纸,以求装置严丝合缝。

国家大剧院设计者保罗·安德鲁由衷赞叹:“如果还有像浙江美术馆一样的建筑设计,请一定允许我参与。”德梅隆也对设计赞不绝口,并向程泰宁表达了热烈的祝贺。

在这座建筑前,仿佛所有自然景观与建筑物之间的矛盾元素都被“收编”了,有的只是“和谐”。

遵循“宜藏不宜露”的原则,美术馆的外表很低调克制,内在设施却是一流的。

“美术馆有恒温恒湿展厅6个,配置的都是国际一流美术馆的设备。”浙江美术馆展览部主任章伟梁自豪地说。

美术馆的藏品库房有侧板和顶板保护,设置了四道门,其中最里面的一道按金库的标准设计制造。独立的消毒间,可用氮气消毒画作,以防作品发霉损坏。

由于建在西湖边,专家们经过两个多月的反复研究,在美术馆地面的混凝土底板上加了防水层,再加厚60厘米,解决了地下库房的防潮问题。

装入万卷书画

给艺术品一个家园

得西子之灵秀,集玉皇之雄浑。建成后的浙江美术馆与相邻的中国美院、唐云艺术馆、潘天寿纪念馆等文化名迹一同,串珠成链。

“当时浙江有一批专业的小美术馆,但缺少龙头。习书记的意思是浙江美术馆要成为这个龙头。”时任省文化厅厅长的杨建新是浙江美术馆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他说,“浙江美术馆一直是按照习书记‘做成精品’的要求去努力的。”

早在2004年,浙江美术馆的藏品征集就与场馆建设同步启动。那年,第十届全国美展中国画展作为“七艺节”的重头戏在浙江举办。经画家同意,从全国应征而来的547件展品中的107件优秀作品,成为浙江美术馆的首批馆藏。

开馆不到半年,著名画家吴冠中就有意向浙江美术馆捐赠一批作品和藏品。2009年12月3日,浙江美术馆典藏部主任陈纬,受命前往吴冠中北京家中接收捐赠。

那是吴冠中晚年创作的56件彩墨、水墨、书法作品,还有16件林风眠、陈之佛等师友的作品。

“为了保证藏品安全,美术馆向省武警总队求助,落实运输车辆和人员。”陈纬回忆说,“那时正好有条新闻,说一张吴冠中作品拍得慈善款2700余万元。从吴冠中家出来,小区的老大娘见抬走的是吴冠中的画,个个啧啧不已,说‘吴先生的画,一小张就可以换这幢楼嘞’。”

经过一路小心护送,作品于2009年12月5日凌晨抵达浙江美术馆,安全入库。这批捐赠,一下子提升了浙江美术馆藏品的档次。

2010年春,浙江美术馆开始筹划吴冠中艺术大展。同年冬,“东西贯中——吴冠中艺术回顾展”开幕,由于观众过多,考虑到展品安全和参观秩序,不得不采取限流措施。

那时,吴冠中先生已离世。从中国美院到浙江美术馆一路的展览宣传标语上印着的是他亲笔写的一句话——“想念我,就去看我的画吧”。

吴冠中先生的儿子吴可雨对美术馆藏品“捐后服务”很满意,“很多人对我父亲不了解,大家只知道他的画价很高。”吴可雨希望,这个展览可以告诉大家,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一个怎么样的艺术家。

“我们推出的藏品捐后服务,是指艺术家捐赠作品后,美术馆将为艺术家本人或捐赠者在展览、出版、研究等多方面提供优质服务,这样的服务在美术馆并不多见。”浙江美术馆副馆长余良峰说,“这么做,就是希望美术馆能成为艺术家真正的家园。”

浙江美术馆建馆以来,以乡情为纽带,吸引艺术精品纷纷“回流”故里。

当远在美国的著名画家傅狷夫的家属获悉家乡的浙江美术馆开馆,毅然决定将原本捐献给美国一家收藏机构的331件作品无偿捐赠给浙江美术馆。

浙派人物画重要代表之一周沧米决定将三批2672件作品以及诗文等文献无偿捐赠给美术馆,弥留之际接过收藏证书时,他安心了:“这是我艺术人生中最后的辉煌。”

另一位浙派人物画创始人之一李震坚的家属,将其画作及素描、画稿等合计4028件作品捐赠给美术馆,创下了美术馆开馆以来接受数量最多的一宗捐赠。

通过捐赠、征集、组织创作、寄存代管等藏品来源方式,短短几年内,浙江美术馆从“零藏品”起步,发展到拥有23000余件不同种类的美术藏品,跃居为全国拥有藏品数量最多的美术馆之一。

打开殿堂之门

担起美育的责任

在2014年10月举行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关切地询问许江:浙江美术馆现在怎么样了?

许江答:“这个馆现在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美术馆,引领浙江的展览和创作。”

说“引领”,名副其实。从浙江美术馆开馆的这天起,一个永远没有闭幕式的艺术节就上演了。

浙江人免费看展的“特权”,在浙江美术馆诞生之日即享有,比全国实施免费开放早了两年多。

开馆以来,浙江美术馆每年举办各类展览50余个,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去美术馆看展览,成了很多浙江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在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巡回展上,历时近4年、集结了全国127位优秀艺术家的百余幅作品,让观众通过艺术重新触摸到了历史。“有了这么好的美术馆,会激发我们艺术家更大的创作欲望。”参展书法家王冬龄这样感慨。

在浙江美术馆独立策展的“湖山胜概——西湖水印版画主题展”上,以西湖人文、山水的历史为脉络,通过文献展示、图像展示和现代化的多媒体装置等手段,展现不同时代的西湖之美。

项目策展人、浙江美术馆主持副馆长应金飞说:“美术馆不仅建筑要体现中国气派,展览内容也在彰显中国气韵。助推中华文化融入当下、走向世界,这也是美术馆弘扬先进文化的努力。”

这里,是艺术的殿堂,也是美育的课堂。10000多平方米的公共服务区域中,设有国际学术报告厅、美术文献中心、儿童美术天地等空间,为美育提供了学校之外的第二课堂。

“身负教育推广责任,浙江美术馆正在把触角不断向外延伸。”美术馆教育推广部主任李雯说,“我们发现乡村是教育的薄弱环节。特别开出了‘艺游乡里’项目,到农村开乡村艺术公开课。”

仅2015年,乡村艺术公开课就走进全省50多个村落,在20个文化礼堂举办乡村艺术公开课,邀请当地青少年免费参与。2016年,“艺游乡里——乡村儿童美育计划”被文化部评选为年度基层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典型。

浙江美术馆开馆至今,还招募了志愿者1300多名,参与志愿服务项目1100余个,直接服务观众近10万人次,平均每年组织艺术推广活动200余次。

丹青不渝,美美与共。以艺术之名化人化心,浙江美术馆在不断探索中正茁壮成长。

原标题:浙江美术馆,一个文化地标惊艳世人的背后—丹青不渝 美美与共

责任编辑: 徐巍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