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周边

微信扫一扫分享

上过央视的嘉兴“龙凤花烛” 能否躲过失传的命运?
2018-08-26 14:32 来源:南湖晚报

南湖晚报 记者 孔嘉敏 通讯员 邱云婕

这对“龙凤花烛”就是曹海荣制作的。N摄 影 高卫仲

“龙凤花烛”是历史悠久的民俗工艺品,在中国传统婚嫁习俗中,点花烛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花烛夫妻”也因此而来。

“龙凤花烛”制作这项民间手工艺术曾一度辉煌,可是,随着传统婚礼和民俗文化的淡去,它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前不久,记者偶然得知,嘉兴“龙凤花烛”第三代传人曹海荣居住在南湖区新兴街道王安社区,他还被评为嘉兴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龙凤花烛”制作工艺代表性传承人。于是,记者来到了曹海荣的家中,听他讲述了“龙凤花烛”的故事。

家族传承已百年之久

曹海荣今年57岁,两鬓早已斑白,和老婆住在两室一厅的屋子里,带着孙子,日子过得平淡快乐。

曹海荣在派出所做协勤工作,上班时间为24小时,做一休一。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他几乎不再做“龙凤花烛”了。

为什么不做了?“因为糊不了口,过不了日子。”曹海荣的回答倒也实在。

曹海荣说,虽然几乎不做了,但“龙凤花烛”曾经供不应求的场景他仍记忆犹新……

他从房间里小心翼翼地拿出制作“龙凤花烛”所需要的模具。“这些都是我外曾祖父传下来的,一百多年了,而且只有这么一套,我一直小心保存着,但可惜的是,还是有很多模具磨损了。”曹海荣摸着这些模具,一一介绍起它们的用途,“木模是使用最频繁的,如今我这里还有200多个,分为植物类、动物类、祥云类和吉祥图案类。而陶模大多为人物画像,我这里还保存了80多个。”

曹海荣说,木模展现给人们的是一幅人间祥和的景象,满是鸟语花香等盛世美景,而陶模则为人们展示了一个神话世界,但凡传说中出现过的神话人物,陶模几乎都没有落下。

只可惜,曹海荣保存的这280多件模具,已经不能完整地呈现这一幅盛世景象了。可是即便如此,曹海荣用现有的模具做出的“龙凤花烛”,也依然让人们惊叹。“可惜我这里没有现存的‘龙凤花烛’,因为它很难保存,特别是现在天气热,过不了多久蜡烛就软塌了。而且做一对‘龙凤花烛’需要一周的时间,一般都需要提前预订。之前的照片倒是拍了不少,我拿给你看看。” 

曾经宾客络绎不绝

曹海荣说,做“龙凤花烛”需要一个场地,他家太小摆不开,此前社区干部专门为他腾出了一个小房间,但因为制作的次数实在太少,曹海荣不好意思一直占着房间,便还给了社区。“现在如果有人找我做,都要提前预订,我再和社区打声招呼,向他们借场地。”

但为了让我们更加直观地感受“龙凤花烛”的精妙,曹海荣还是在家中简易制作了一朵牡丹花。曹海荣拿出一张圆形硬纸板,用一根细铁丝穿过硬纸板,他用模具制作出花瓣,再将花瓣外延,一瓣一瓣顺时针铺开。“每一瓣的厚度都需要一样,如果太厚就废掉了。”曹海荣手中的花瓣,一瓣一瓣都薄如纸片,这是一个需要极大细心和耐心才能完成的工作。

望着手中的牡丹花,曹海荣突然惆怅起来,“时过境迁,虽然‘龙凤花烛’的手工艺仍然让人惊叹,但不得不承认,大家确实已不再需要它了。这门手艺在我这就要失传了,我对不起母亲也对不起外曾祖父。”

曹海荣将记忆拉回到40多年前,那时候他还小,家住新塍,家中的龙翔花烛店宾客络绎不绝的光景他还记忆犹新,“那时候我们龙翔号花烛的名气很大,不少苏州、杭州的客人都会来我们这定做。”

听曹海荣说,“龙凤花烛”制作技艺是他外曾祖父程寿琪始创的,并在新塍开了一家龙翔花烛店,后来直接传给了他的母亲程国华。而他们家的“龙凤花烛”之所以特别,是因为全是由纯蜡制作而成的。“最初的花烛都是用纸剪成龙凤、花朵等在蜡里浸一下,就成为简单的‘龙凤花烛’了。我外曾祖父在这个基础上不断探索、实践,更新了原来简单的纸花烛,做成了蜡花烛。到目前为止,据我所知,全国范围内全蜡制作的‘龙凤花烛’只有我们家能做。”

曹海荣28岁那年,由于父亲病逝,其母程国华就将龙翔花烛店关掉了,直到2004年政府登记非物质文化遗产,曹海荣和母亲程国华才又开始制作“龙凤花烛”。  

没落令他心酸和无奈

而随着程国华的逝去,如今曹海荣成了唯一会制作“龙凤花烛”的手工艺人。然而,“龙凤花烛”的没落,似乎已经成了板上钉钉的事,这让曹海荣常常感到愧对外曾祖父。 

2010年,程国华与曹海荣曾接受过央视的采访,随后这项“龙凤花烛”手工艺得到了社会的关注,也有很多人联系曹海荣,希望能够收藏。可是由于是全蜡制作,“龙凤花烛”很难长久保存。“一般只有在婚庆上才会用到,而且制作时间长,有些朋友临时提出让我制作,我也无能为力。”

可是,纵然曹海荣心中愧疚,他也无能为力。曹海荣的儿子并没有接过这个手艺,曹海荣也理解,因为就连他自己,也几乎放弃了。“总得吃饭吧,总得生活吧,没有市场需求就没有经济来源,谁还愿意学呢?”

前些年,因为儿子要装修新房,经济并不宽裕的曹海荣只能将家中长辈遗留的家具、瓷器等变卖了换钱,“有的时候想想自己真的很不孝顺,不仅弄丢了这门手艺,还将家中的老古董都置换掉了。”

说这些话时,曹海荣满是心酸与无奈。他拿出家中仅剩的母亲遗留的化妆盒,说道:“这样的化妆盒,以前有好几个,现在只有一个了,我是说什么都不会卖的。”

曹海荣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将这门手工技艺传承下去,“我也不知道它能撑到什么时候,但如果真的在我手上失传,就是真的不孝了。”

      原标题:上过央视的嘉兴“龙凤花烛” 能否躲过失传的命运?


责任编辑: 许萍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