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周边

微信扫一扫分享

意大利专家十年扎根常山育工匠 浙西山区的“洋教头”
2018-11-20 09:18 来源:浙江在线

浙江在线11月20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吴振宇 通讯员 朱恒光)“你们拆完发动机后记得数一数零件,别装回去时多出来了。”常山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汽修实训室里,一头银发的意大利专家苏国怡教授与身边的学生打趣。

说着一口流利中文的苏国怡刚刚获得省政府颁发的“西湖友谊奖”。过去近10年,他带领意大利专家团队,通过不懈努力,让浙西山区这所职业中专拥有了国际化的汽修实训室。

六旬“下海” 投身职教

这位从事多年汉学和历史学研究的“中国通”,为什么会来到常山?为什么从事起职业教育?

“我已经在中国从事多年比较教育学研究,虽然纸面成果丰富,但我总觉得付诸实践的太少。”苏国怡告诉记者,为了在中国的学校真正探索国际化教育的可行途径,他在年近六旬时决定“下海”,来到常山职业中专建设国际化的汽修教育中心。

为什么不选择大城市或者教学水平更高的技工院校开展教学合作?苏国怡的答案非常简单:国际教学合作应该寻找需求更迫切的地方。正巧,一位常山籍专家向他推介了自己的家乡。

2010年,苏国怡邀请意大利、德国教育专家团访问常山,就建立汽修专业国际校企合作项目进行研究。此后,苏国怡陆续投资100万欧元,用于该校汽修专业的基础建设。2011年9月,该专业首批学生入学。

为解决国际化教育“水土不服”问题,苏国怡组织外国专家带领教学团队先期进行了人力资源的市场调研,针对汽修人才的实际需求设计教学计划,为汽车工业企业进行“订单化培养”。同时,苏国怡还积极寻求各大知名品牌汽车企业对办学的支持,争取更多“外援”。

多元教学 中西合璧

受苏国怡邀请,意大利职业教育专家李诺第一次踏上了常山的土地。设计厂房建设图纸,培训教师,调试汽修实训室的设备,李诺每天的工作日程满满当当,快70岁的人和年轻人一样在脚手架上爬上爬下……在一间陈旧的金工车间里,国际汽修教学基地开始运作。仅仅几年时间,一座可供不同年级同时开展教学实训的基地初具规模。

意大利专家带来的不仅是硬件。参与教学基地建设的常山职业中专教师李国飞说,从学科建设一开始,学校就完全打破了过去的技能人才教育模式,将3年的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学习任务(学习单元),所有的任课老师围绕学习任务备课,共同协助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把基础理论教学和实操紧密结合,让学生上手快、容易懂,也更学得透。

“回去可以经常对照资料进行口语练习,今天我们就先到这里。”记者采访时,李诺为高一学生徐辰韬上完了第一次意大利语辅导课。这是徐辰韬主动申请的课程。如今,学生们可以享受到国际化的教学指导。

培养工匠 不遗余力

意大利专家欧阳辰在完成好在职教师的教学培训工作的同时,每天会到教学车间一线,吸收师生的反馈意见,推动教学改革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

这是常山职业中专国际合作又一特点:专任的外国专家和助理人员团队入驻学校,针对国际课程的本地化进行持续研究和跟踪,解决国际合作办学的沟通协调问题。自项目落成至今,已有20多位国外专家来到常山职业中专,为教师们提供长达约6000小时的培训。此外,意大利专家团队还多次安排项目相关教师前往意大利、菲律宾等地进行交流与专业技术培训。

“与意大利专家团队合作,给我们打开了全新的视野。”常山职业中专校长季志辉说。

如今,常山的汽修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率达100%;该专业的学习单元教学法与汽修专业毕业生作品获得多个省级与市级奖项。尤其让苏国怡感到欣喜的是,越来越多从这个学校走出去的年轻工匠正在积极回归常山创业就业。

这10年,中国发展的惊人潜能和人才高需求让苏国怡更加坚信自己当年的选择。目前,他正在积极到中西部地区开展技能人才培养的教学合作,希望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受益。

原标题:意大利专家十年扎根常山育工匠 浙西山区的“洋教头”

责任编辑: 徐巍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