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举报电话: 0571-647348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周边

微信扫一扫分享

浙江省群众安全感满意率连续15年位居全国前列
2019-06-25 09:14 来源:浙江在线

浙江在线杭州6月25日讯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

平安浙江建设15年,这张答卷成绩喜人: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率连续15年位居全国前列。浙江为什么能交出漂亮的答卷?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在15年一以贯之的平安浙江建设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以民为本

聚焦广大群众关切

这是一份实打实的成绩单。

4月4日,我省召开建设平安浙江新闻发布会,通报的不少数据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2003年至2018年,我省刑事案件总量下降21%;命案总量下降77%。特别是2018年,全省刑事案件发案总量比上年下降13.1%,其中命案数下降10%;火灾事故起数比上年下降32.5%;全省“两抢”案件、盗窃案件立案分别比上年下降38.8%、27.3%。

直观的数据背后,是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的实实在在的平安。

对金华市民周先生来说,这份安全感来自街头被偷的电瓶车在9小时内被找回;对外卖小哥小邵来说,是自己上楼送菜时车筐里不翼而飞的生鲜蔬菜,在两天内就有了下落。他们说,虽然破的是小案,但对个人来说就是件大事。

群众最关心什么,就解决什么;群众最期盼什么,就攻坚什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始终是平安浙江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全省政法系统“最多跑一次”改革蹄疾步稳,群众办事越来越方便。去年11月,我省从群众最恨最怨最烦的问题入手,陆续部署开展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道路交通安全、电动自行车安全、社会治安、食品药品安全、网络游戏赌博、民间借贷8个领域的专项整治。

导向鲜明,措施有力。在强力推动出租房“旅馆式”管理和消防安全进社区方面,消防安全责任制和事故责任查究制得到进一步落实。在加强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方面,整治交通违法行为首次被纳入平安暗访内容。我省还深入开展保健品市场乱象专项整治,首次将保健品市场乱象的整治纳入平安市县考核的过程性指标;依法严厉打击“套路贷”违法犯罪行为,坚持打击与监管并重,努力将“套路贷”遏制在萌芽状态、始发阶段……这些围绕群众身边事推出的举措,让群众真切感受到了实打实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公众参与

“大合唱”更加响亮

从影响平安的一个个问题抓起,15年,平安浙江建设坚持依靠和发动群众,让人民群众成为最重要的实践参与者、成效评价者和成果享有者。 

这个过程,衢州市衢江区霓虹社区的平安志愿者徐美蓉别有一番感受。

20多年前,刚从江山搬来衢江的徐美蓉和大多数人一样,想得最多的是如何创业赚钱。不过当这片土地以看得见的速度繁华起来,徐美蓉们开始期盼更加安全、更有品质的生活。

为此,在衢江区沈家商会任副会长的她找了份新“工作”——平安志愿者,从此与平安建设结下了不解之缘。多年来,徐美蓉和她的搭档们一起扫楼查传销窝点、蹲点守自行车窃贼、走村入户当“老娘舅”、走街串巷推广垃圾分类、开展平安宣传和志愿服务……生活充实,也成就感满满。

“很大程度上说,是社会发展到这个阶段,‘我的平安我参与’的意识和需求越来越强烈了。”衢江区委政法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目前,衢江区已拥有平安志愿者1万多名。放眼全省,平安志愿者的数字更加庞大。据了解,浙江已建有平安志愿者队伍3.5万余支、参与人数达230余万,形成了“武林大妈”“乌镇管家”等一批金牌志愿者队伍。他们广泛参与到社会服务、矛盾化解、社区矫正帮教等活动中,在平安浙江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5年,越来越多的专业化、社会化力量参与到平安浙江建设中,公众参与平安建设的渠道更加多元。

去年,我省深入开展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全面提升工程,各类平安建设类、公益救援类、孝德文化类社会组织蓬勃生长。截至2018年底,全省农村社区、城市社区依法登记的社会组织数已分别达到10.4万家和5.7万家,平安浙江建设的“大合唱”越来越响亮。

人民评判

群众满意是根本标准

平安不平安,指数来说话。

6月19日,新一期全省平安指数公布,湖州、绍兴、杭州名列前三。这是一组大家都能看得到也可以通过实际感受去比较、评判的数字。

“我们发布平安浙江指数,就是把全省11个设区市和89个县(市、区)党委、政府抓平安建设工作情况置于阳光下,接受群众监督,督促各级党委、政府针对指数反映出来的问题和不足,花大力气进行针对性的整改和解决,从而不断提升平安建设的整体水平。”去年10月,我省首次向社会发布“平安浙江指数”时,省平安办负责人这样表示。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15年来,省委、省政府始终坚守这一理念,把话语权、评判权、决定权交给群众,把群众满意作为平安浙江建设的根本标准。

2005年7月,平安考核办法正式出台,便把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率作为平安市、县考核的先决条件之一。如果一个地方的安全感满意率没有达到85%以上,即被取消评选资格。

与此同时,我省还积极探索建立民意调查和群众评价机制。拟命名的平安市、县名单都要在省内各大新闻媒体公示,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意见。省平安办每年组织人员对各地开展平安建设情况进行暗访检查,随机调查了解不同群体对平安建设的知晓度、参与度、安全感满意率等情况,并将此作为平安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始终坚持考核引领。在浙江,平安建设已然成为各地的“一把手”工程。各地各部门先后制定出台平安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实施细则、党政同责实施细则等,签订平安综治目标管理责任书。对主体责任不落实、监管措施不到位等情况,及时启动问责机制,查补短板,不断推动平安建设再上新的层次和水平。

【短评】政之所兴 在顺民心

努力建设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平安浙江,为了谁,依靠谁,成果由谁共享?只有在这3个问题上有清醒的认识,我们才能确立正确的思想根基和行动方向。

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15年来,我们正是紧紧扭住做好群众工作这条主线,突出需求导向、满意导向,始终为了群众、依靠群众,努力让人民群众成为平安建设最重要的实践参与者、成效评价者和成果享有者,才不断创下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率新高,推动平安浙江建设行稳致远。

曾经走过的路深刻告诉我们,只有真正心怀人民的人,才能走进人民的心中。而这,无疑是未来征程上最宝贵的财富与经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一方面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更加纷繁复杂,新矛盾、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从群众最恨最怨最烦的事入手,从各种社会痛点出发,创新思路、解决问题,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赢得人民支持,最大限度凝聚改革发展的合力。(吕玥)

原标题:浙江省群众安全感满意率连续15年位居全国前列

责任编辑: 徐巍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