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 建德新闻网
0571-64718371
举报电话: 0571-647348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周边

微信扫一扫分享

一位传奇人物 一个时代印记 一种精神象征 细节里的谢高华
2019-10-25 09:03 来源:浙江在线

1.jpg

2018年10月,义乌商人给谢高华赠送拨浪鼓。

浙江在线10月25日讯怀着崇敬、沉重、不舍之情,轻轻地摇着拨浪鼓,我们送走了改革先锋、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催生培育者谢高华。作为县委书记、同乡、父亲、好友……身边人眼中的谢高华又是怎样的?本报记者走近他们,听其讲述和谢高华的故事。

胆识

“他创造的良好营商环境,是义乌成功的一大秘诀”

@杨守春(金华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曾经的身边文秘人员与同事)

在与谢书记两年多的“亲密”接触中,我印象最深的是这样四条:个头不大,胆魄过人;文化不高,学思超群;朴实务实,不图形式;一心为公,为而不争。

他不打牌、不钓鱼、不善喝酒,眼里只有工作,工作特点就是吃透上头精神实质,潜心研究当地实际,抓住有可能成为“热门”的“冷门”,创造性地贯彻上级指示,干出地方特色。他理论联系实际,反对形式主义,用白天80%以上的时间跑基层,用每晚近5个小时的时间在办公室吸收消化各种信息,笔记本上都是五颜六色的备注。

有次在下乡的车上,谢书记问我:小杨,你看过日本人写的《激荡的百年史》吗?我发现他做过深入研究,并已紧密联系义乌实际,总结出独到见解。比如,资源小国的日本能在战后东山再起,“贸易立国”“科教兴国”是两大法宝,义乌可以借鉴。他还联想到马克思《资本论》中的那句话——“从产品到商品要经历惊险的跳跃”,认为流通环节尽管不增加产品价值,但没有市场交易和商品流通环节,就只能回到自给自足的农耕时代,无法扩大再生产。

正因以上思考,在1984年期间,谢高华萌发并提出“以商兴县”的战略主张,也才有了后来义乌历届班子接力奋斗并大获成功的“兴商建县”改革发展之大篇。

@何建农(《义乌不能忘记谢高华》一书作者)

义乌市场1982年9月开放后,如何让市场红起来、火起来、旺起来,是谢高华日思夜想的课题。开放市场只能算是“扶上马”,他深知给市场经营户创造优良宽松营商环境才是最重要的,才算是“送一程”。于是,谢高华和同事们经过反复调查研究,采取一系列举措,如实施“四个允许”,制定“兴商建县”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特别是冒着政治风险在市场里推行“定额计征”税收征管办法,不但公平税负,创造良好的市场营商环境,还大幅度增加了税收收入。

这一“点石成金”的举措,等于给义乌挖了一座“大金矿”,迅速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淘金者”。“要致富,到义乌”成了当时各地市场精英的口头禅。其实,当年谢高华创造的良好营商环境,就是成就义乌这一全球最大市场的奥秘所在,也是他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

@杨倡春(糖蔗种植专业户、义乌铭悦红糖厂负责人)

“今年糖蔗收成还好吗?红糖行情怎么样?”每次见到我,谢书记都会问得很细。义乌民间流传着一句话:“谢天谢地谢高华”。这是所有义乌人,也是千千万万改革开放受益者打心底里对谢老和这个时代的感谢。

为民 “他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其实是修好水利,灌溉田野”

@翁云祥(衢州市“乌引工程”原副总指挥)

我和谢高华共事10年,当时主要工作就是乌引工程建设。

衢南一直干旱缺水。谢高华任衢县县委书记时就提出要建乌溪江引水工程,从义乌回衢工作后,便真正投入实践。这真是一个造福百姓的工程。多亏他的实干,打通了这条水渠。他就是一名实干家,这种实干精神也一直激励着他前行。

乌引工程,总长53公里,跨越10条溪流,穿过18座山。限于当时的施工水平和施工技术,存在不少困难,隧洞塌方难免。一次隧洞塌方,人家不敢上去,60多岁的他却坚持要爬上去看地质条件。那些年,他到过每一处工地,钻过每一个隧洞,对工程的情况了如指掌。

谢高华那种为老百姓办实事的拼命劲,也令我印象深刻,深受感动。大的方面,他说乌引工程不建好他就不退休;小的方面,当工程建设出现分歧时,他说,按科学决策来,有问题他负责。

他的实干精神鼓舞着我们。大家劲往一处使,全力把工程建好。

@邹跃华(《衢州日报》资深记者、谢高华传记作者)

我与谢老相交几十年,又用3年时间,深入了解和整理了他一生的经历。眼下,关于他的传记已在筹备出版中,近期有望面世。

回顾谢老一生,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催生培育者,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标签,但很多人并不知道,他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其实是修好水利,灌溉田野。

因为在谢老的心里,对旱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在他老家贺邵溪村,新中国成立前,农村没有时钟,以燃香计时。有一年遇干旱,一户取水以一支香燃烧的时间为限,香烧完了,取水时间也到,接着就轮下一户。那年谢家种的六斗田稻子,只收了往年一斗田的稻谷,接下来就是饥荒。这样的故事很多,也印刻在了他的心里。

抗旱的办法是兴修水利。乌溪江引水工程更是谢高华促成,并担任总指挥建成通水。南北灌溉体系的建成,让衢城南北两地缺水彻底成为了历史。

@严粒粒(浙江日报记者)

2017年3月,因采访,我与他有过一面之缘。当时,《鸡毛飞上天》正在全城热映。

采访约在他衢州的家中。没等我开口问好,他先一把拉过我的手,激动地说:“这电视剧拍得好!拍出了义乌人民的精神,拍出了当年的真实情况!请代我向剧组表达感谢!”但待我提出,想借电视剧播出契机写他的故事时,他却连连摆手,推辞道,“少写我,多写老百姓。”

客厅的桌子和沙发上,堆满了书和报纸。本就不大的客厅空间显得捉襟见肘。几十年来,他一直保持着每天看书到凌晨的习惯。细读当地报纸,收看《新闻联播》,他说,都是为了及时了解当下人民的生活。临别前,他送我到门口时不忘再次提醒:“不要写我,要写义乌人民,是他们的勤奋、刚正、包容、诚信创造了奇迹。”

信仰 “他的心里始终有条红线,谁都不能去触碰”

@谢新彪(谢高华之子)

尽管没举行告别仪式,也没对外宣布灵堂的地点,令我感动的是,自发赶来吊唁的群众依然络绎不绝。

站在父亲灵堂前,过往点滴涌上心头。和父亲相处久后才发现,他的心里始终有条红线,谁都不能去触碰。

叔叔退伍回来,想进城找份工作,父亲说:“农村还不是一样的?”而当我部队转业时,父亲则说:“我管得到的地方,你都不能去。”

由于父亲坚决不同意,我原本可分配在市机关单位的工作也没了。我曾跟他说,我也是普通老百姓,有家有子女,也要生活的,也要吃饭的。我们也守法,为什么人家能做,我就不能做?父亲回答说:“人家可以做,我们家里人不好做。”

很多人说,父亲在义乌是“三无书记”:无一处房产、无一个摊位、无一份小商品城原始股。确实如此,父亲去义乌时一副铺盖,回衢还是一副铺盖,唯一新增的财产是一对皮沙发。这还是我妹妹谢凤去义乌照顾父亲生活时花120元买的,被父亲视为宝贝,常坐着看书、看报、聊天。

说到底,这就是父亲的做人底线,也是他对自己和子女的基本要求。

@季顺杰(义乌热线董事长)

每年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举办期间,谢老都会回义乌。我们很多网友都是义乌国际商贸城的经营户,是当年政策的受益者,所以,每次我们都会自发组织,到义乌上溪高速路口接谢老“回家”。

记得有一年谢老从车上下来,走路已经有点困难,但坚持不让家人扶着,依旧是自己一个人面露微笑向我们走来——我们知道,他是不想让大家担心。在去市区的路上,每每看到义乌日新月异的变化,他总是笑得合不拢嘴。

谢老虽然年纪大了,但对新事物依旧充满兴趣和热情。我清楚记得,2017年4月30日,谢老来到稠州论坛,来到党建展示墙前,当了解到我们的“互联网+党建”是全国首创时说,你们搞得好,用互联网作为党建的载体很有新意。党建是工作的灵魂,你们要坚持做下去,做出更好的成绩。

当时谢老已经86岁了,我深深地感受到,他对党的那份深情、对义乌的那份感情、对新事物的那份热情始终那么强烈。

@金俊明(衢州市水利局退休干部)

听闻老谢去世,我四处打听追悼会的时间和地点,想和老战友作最后的告别。

上个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老谢任衢县杜泽人民公社书记时,我担任社长及副书记。同时,老谢也是我的入党介绍人。

我们两人同年,我年纪小1个月,老谢与我亦师亦友。那个时候到杜泽开会,我都是和他睡同一个房间的。

让我印象最深的事,是1958年的一个晚上,老谢突然咳出血来。我看情况蛮严重,给他敲背缓和,同时连夜打电话给卫生院,先叫医生止血,再送到衢州抢救。这样的事,1960年我再次和谢高华同房间住宿时又遇到过。我常常劝他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可他依然坚持实干,很多事都坚持深入一线。

原标题:一位传奇人物 一个时代印记 一种精神象征 细节里的谢高华

责任编辑: 徐巍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