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

微信扫一扫分享

新的历史起点上的浙江新篇
2017-10-16 15:24 来源:浙江在线

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编辑 江于夫 吕苏娟

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准确定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处的新的历史方位,阐明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改革开放近40年来,特别是在“八八战略”指引下,浙江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以“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担当,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实践的新境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刻把握新阶段新特征,明确提出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推进“两个高水平”建设,高水平谱写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浙江篇章。

新的历史起点上的浙江新篇

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准确定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处的新的历史方位,阐明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改革开放近40年来,特别是在“八八战略”指引下,浙江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以“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担当,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实践的新境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刻把握新阶段新特征,明确提出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推进“两个高水平”建设,高水平谱写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浙江篇章。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继续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更准确地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特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新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成就,推动当代中国发展跃上了新的台阶。

准确把握新阶段新特征,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客观依据和决策基础。系统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实践历程,体现出如下新特征:一是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这既是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民族的总体定位和历史任务,也是谋划未来发展的基础和支撑;二是人民对美好生活更多更高的向往和期盼,这既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也是构成我国现阶段基本特征的基石;三是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推动我国发展不断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前进,这是适应时代特征、回应社会发展问题的中国解答;四是把握和引领新常态,这是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的必经过程,也构成了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

从浙江发展历史方位看,当前已进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第一,发展水平接近高收入经济体门槛。按当年平均汇率折算,2013年全省人均GDP超过世界人均水平,2016年达到12784美元,已接近世界银行最新收入分组标准高收入经济体的下限水平;产业结构实现根本性提升,2014年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016年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到4.2∶44.8∶51.0,第三产业对增长贡献率为63.5%,创新支撑的新动能正在快速成长。第二,人民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居民收入增长与GDP基本同步,2016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529元,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237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66元,已分别连续16年和32年居全国各省区第一,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大关,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缩小为2.07倍,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保障水平不断增强,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升,城乡发展已经进入全面融合阶段。第三,全面小康进程领先全国。按国家统计局测算,2014年我省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为97.2%,居全国各省市区第一;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文化软实力稳步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开始进入由规模推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注重“量”的积累向注重“质”的提升转变、从中低端水平迈向中高端水平发展的新阶段。

新起点蕴含着新机遇,新阶段面临着诸多风险、挑战和考验。在“两个没有改变”的背景下,浙江既有“发展的问题”,又有“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既有过去改革积累下来的问题的羁绊和牵扯,又有面向未来的探索和创新。显然,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了最关键的一程,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就要开局起步。这是一个需要接续奋斗的过程,需要我们继续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推向前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新贡献。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着力增强战略思维能力和战略定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在迅速变化的时代中赢得主动,要在新的伟大斗争中赢得胜利,就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理论的作用,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八八战略”就是基于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就十分重视理论建设。他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学校,广泛调研、深邃思考,在科学判断国际国内形势和全面把握浙江省情的基础上,于2003年7月作出“八八战略”这一重大决策部署。其中“八个优势”是对浙江改革发展生动实践和优势的高度凝练,“八项举措”是引领浙江改革发展向更高更新目标迈进的战略指向。这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全面客观分析浙江发展的优势和“先天不足”“成长烦恼”,特别是针对省域发展的深层次、根本性问题,提出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行动纲领。

“八八战略”是省域层面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方略。一是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八八战略”就是通过系统梳理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重大问题,提出的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贯穿着强烈的问题意识、鲜明的问题导向。比如,针对经济发展中产业层次低、结构不合理问题,明确作出“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重大决策;针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矛盾,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针对城乡发展不协调不平衡,提出“农民和市民”的科学论断;针对市场化进程中的政府缺位、错位问题,提出了“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等等。二是遵循发展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八八战略”立足发展基础和条件,坚持改革开放和创新驱动,着力把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符合科学发展要求。“八八战略”注重生态环境蕴含的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立足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提出优化生产力布局,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八八战略”顺应人民群众期待,坚持强省与富民结合,把为民办实事纳入制度化轨道,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推动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让老百姓既物质富裕又精神富有,符合包容发展的要求。三是注重发挥优势。“八八战略”所指的优势不仅包括区位、要素和产业,还包括生态、环境、人文以及体制机制等等,而且把区域的优势、劣势以及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结合起来,科学确立区域发展的战略方针、着力点,进一步强化现有优势,发掘潜在优势,创造条件把劣势转化为新的优势,拓展丰富了比较优势理论,为省域科学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和科学指南。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适应新方位,担当新使命,就要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一以贯之地深入实施“八八战略”,根据形势发展变化探索创新“八八战略”的实践载体,使“八八战略”的内涵更加丰富、更有生命力,举措更加深化细化具体化,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实践更加生动、更加精彩。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要加快建设富强浙江、法治浙江、文化浙江、平安浙江、美丽浙江、清廉浙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们要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省第十四次党代会贯彻党中央部署,提出确保到2020年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在此基础上,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明确了建设“六个浙江”的具体目标,即在提升综合实力和质量效益上更进一步、更快一步,努力建设富强浙江;在提升各领域法治化水平上更进一步、更快一步,努力建设法治浙江;在提升文化软实力上更进一步、更快一步,努力建设文化浙江;在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上更进一步、更快一步,努力建设平安浙江;在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上更进一步、更快一步,努力建设美丽浙江;在全面从严治党上更进一步、更快一步,努力建设清廉浙江。这“六个浙江”,分别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相对应,既是“两个高水平”目标在各领域的细化具体化,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目标体系。“两个高水平”和“六个浙江”建设,完全符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部署,是新一届省委向全省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两个高水平”和“六个浙江”是浙江谱写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浙江篇章的具体要求,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更进一步、更快一步”要求的实际行动。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浙江时,赋予浙江“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新使命,希望“在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水平上更进一步,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快一步,继续发挥先行和示范作用”。2016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又对浙江提出“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新要求。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把“两个高水平”和“六个浙江”建设作为未来发展的目标,既蕴含了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进程和战略部署的准确把握,丰富完善了省域现代化建设的内涵要求,也体现了省委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在“永无止境”“要谋新篇”上的政治自觉。

“两个高水平”和“六个浙江”充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以来,富民强省一直是浙江发展的重要特点,也是浙江发展的重要秘诀。历届省委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浙江大地始终充满了蓬勃向上的发展活力。“两个高水平”和“六个浙江”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仅把提高全省人民收入水平和获得感作为重要目标,强调要使人民群众普遍拥有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安全的生活环境,而且还把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密切党群关系等作为目标的重要内容,充分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努力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两个高水平”和“六个浙江”建设注重回应人民群众新期盼,通过明确目标和落实有效举措,真正让群众生活质量与“两个高水平”相匹配,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确保如期建成真正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着力以“四个强省”为工作导向,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在坚持中发展、在继承中创新,推出新举措、取得新成效

当前,浙江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这个新起点,就是全面深化改革、增加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新起点,就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起点,就是与全球深度互动、向世界深度开放的新起点。这个新起点,也是浙江从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交汇点。新起点、新阶段,就要有新谋划、新部署、新要求。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各项部署要求,深入分析和准确判断当前世情国情省情,全面把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改革强省、创新强省、开放强省、人才强省”为工作导向,发挥优势、补齐短板,着力建设“六个浙江”,实现“两个高水平”奋斗目标。

第一,创新驱动,全力推进转型升级。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当前我省正处于发展阶段转换的关键时期,必须把创新驱动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口。加快完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着力提升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引领作用,积极创建浙东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推进环杭州湾大湾区经济、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建设,形成以杭州、宁波为创新极,中心城市科技城为区域创新枢纽,新兴产业特色小镇为创新节点的省域创新生态体系,加快培育一批能够引领全省发展的新兴产业。加快建设一批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联动运用“互联网+”“智能化+”“标准化+”“文化+”,聚焦产业主攻方向和重点领域,大力发展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全力做强八大万亿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更好发挥并购、破产等市场机制作用,加快处置“僵尸企业”,腾笼换鸟,鼓励支持优势企业提升竞争力,增强传统产业有效供给能力。

第二,强化统筹,着力拓展发展空间。随着发展阶段演进,我省区域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也正在显现,特别是中心城市辐射能力不强、区域统筹协调不足等因素,抑制了创新链、产业链的辐射延伸,束缚着区域经济向更高层次的转型提升。必须把加大区域统筹力度作为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着力点。加快推进“大湾区”规划建设等一批重大工程建设,用足用好“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的交汇点优势,加快构筑义甬舟开放大通道等一批跨区域发展大平台,促进全省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大力提升四大都市区综合能级和国际化水平,进一步建立健全都市区发展机制,推进都市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互联互通建设,使都市区真正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形态。加快中心城市发展建设,切实增强中心城市产业布局和资源配置能力,提升中心城市能级,使之成为区域性创新中心,支持带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

第三,提升能力,增加优质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两个高水平”的重要标志就是提高共享发展、包容发展的水平,而公共产品供给能力则是共享发展、包容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要把提升优质公共产品有效供给能力作为“两个高水平”的重要内容。研究制订以优质教育、医疗、养老等为重点的公共产品提升发展规划,科学制定公共产品的内容、质量配置标准,强化共享、包容理念,健全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机制,使人民群众有更强的获得感。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健全区域性生态文明制度,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态环境问题,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全力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抓紧实施“大花园”建设行动纲要,谋划建设一批绿色发展平台,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扎实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富裕是“高水平”的支撑,文化是“高水平”的内涵。要把建设文化浙江作为“高水平”的核心内容,加大建设力度,切实增强文化引领力和创造力,提高城乡居民文化素养,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设施,扩大区域文化影响力。

第四,以“一带一路”为统领,全方位提升对外开放。把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作为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首要任务,着力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一要充分发挥各方面优势,全力打造国际港航物流枢纽、国际贸易枢纽、国际产能合作枢纽、国际新金融服务枢纽、国际人文科教交流枢纽,推动与相关国家在各领域开展全方位交流合作,进一步提升全球配置资源能力,为转型升级注入强劲的开放动力。二要高水平构筑义甬舟开放大通道,依托“两核一带两辐射”,打造一批战略性开放大平台,推动舟山自贸区和杭州自主创新示范区、宁波国家级高新区联动发展,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集聚更多的发展资源。三要充分发挥我省民营企业和侨商优势,积极培育本土跨国企业,支持引导我省优势企业、优势产品、优势产能走出去,加快形成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

第五,提升要素禀赋结构,强化发展支撑。新阶段新动能需要新的要素禀赋支撑,浙江必须把提升区域要素结构作为转型升级的基础支撑,把集聚以高层次人才为核心的创新要素作为提升要素禀赋结构的关键。全力推进创新大平台建设,大力吸引海内外大院名校落户,构筑富有活力和效率的科技体制,实施更主动开放精准的人才政策,打造最优人才生态省份,着力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来浙创新创业,进一步形成聚天下英才共建浙江、发展浙江的生动局面。全面推进高等教育强省战略,着力提升高校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积极引进国内外著名高校来浙办学,支撑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培养更多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服务“两个高水平”的高素质人才。着力提升企业家素质。企业家是发展的关键主体,企业家素质的高低不仅决定企业市场竞争力,而且决定区域产业竞争力。浙江民营经济活跃,企业家资源丰富,但整体素质还有待提升。要加快推动提升企业家综合素质,培养一批与转型升级需求相适合的高素质企业家。

第六,深化改革,推动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抓手,进一步推动政府自身改革,切实解决政府缺位和越位并存的问题,真正发挥有为政府作用,全力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政务环境最优、群众和企业获得感最强”的省份。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导向,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以及教育、医疗、养老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重点领域为突破口,谋划实施一批群众最期盼、发展最急需的重大改革举措,不断完善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着眼“使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市场化资源配置机制,真正以改革惠及更多人民,以改革加强社会治理,以改革优化发展环境。

原标题:新的历史起点上的浙江新篇

责任编辑: 许萍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