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

微信扫一扫分享

城乡相向而行 共步康庄大道 浙江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纪实
2017-10-18 14:24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杨俊霞 邓国芳 黄珍珍 陈健

10月4日,浦江县郑宅镇江南第一家景区的游人络绎不绝。新建成的花海更是吸引了许多县内外游客前来观赏、合影。

城乡一体化的浙江探索,令人惊喜连连。

金秋时节,浙江大地舒展出一幅城乡人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图景。繁华城市,美丽乡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把城乡协调发展的浙江故事推向新的高潮。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来浙江考察,赋予浙江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大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力度、推进城乡相向而行新任务。他强调,提高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要把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改善和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生活水平作为根本的政策取向,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工农城乡关系。

殷殷嘱托,声声在耳;之江大地,同心聚力。

两年多来,我省紧扣“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大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力度,扎实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推动城乡相向而行、协调发展。

弄潮儿向涛头立!我省农民收入始终保持强劲增长势头,2016年,浙江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32年领跑全国,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2.07∶1,创下全国各省区之最。

今年6月召开的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坚持城乡并重、区域协同,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努力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切实提高发展的协同性和整体性。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浙江赢得了城乡协调发展的先机,也赢得了迈向“两个高水平”的自信。

缙云笕川花海吸引游人不绝。

农民钱袋子变得更鼓

金丽温高铁一路飞驰,路经缙云笕川村,不过短短5秒钟。就用这5秒,笕川村人创下奇迹。

千年古村笕川,近年来通过治水拆违,建设美丽乡村,设施不断优化,环境大大改善。看着疾驰而过的高铁,笕川村人种下500亩花田,开出一辆小火车,用来迎接大山外的来客。2016年5月28日,“花海”生态旅游项目对外营业,当天门票收入高达42万元。

旅游季,村民丁尧青开的小火车,每天要在花海中“遨游”20多个来回。车窗外,醉蝶花、鸡冠花、百日草竞艳;车窗内,是游客们的欢声笑语。对她而言,这不仅是一份月薪2000多元的工作,更是笕川村的骄傲。开业至今年8月底,“花海”项目已实现1200万元门票收入。“全村百姓充满了干劲!”村主任杜美亮说。

以创业带动就业,笕川村人的得意之作,可谓浙江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的一个生动缩影。

两年来,我省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形成“多点给力、多轮驱动”的增收局面,更加重视低收入农户增收,促进农民普遍较快可持续增收,加快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

在10余年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等的基础上,浙江为每户低收入农户建档立卡,实行“一户一策一干部”帮扶机制,通过产业帮扶、金融服务、培训就业、异地搬迁、低保兜底、医疗救助等因地制宜的办法,帮助低收入农户脱贫致富。

这是载入浙江扶贫攻坚史册的重要时刻:截至2015年12月23日,浙江已全面消除家庭人均年收入4600元以下的绝对贫困现象,提前五年,率先在全国高标准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迈入“十三五”之际,浙江又庄严宣告,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城乡区域更协调,不把绝对贫困现象带入“十三五”。“高水平”,主要体现在高质量和均衡性。而均衡性,就是城乡要均衡、贫富要均衡、老少要均衡。

2016年,我省把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作为“十三五”时期必须补齐的“六大短板”之一,提出了“全面巩固‘消除4600’成果,确保一个都不返贫”的目标。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扶贫攻坚“六个精准”的要求,浙江加快构建长效机制,扎实推进“产业发展、异地搬迁、光伏小康、培训就业、金融扶持”等“五个一批”帮扶举措,确保绝对贫困现象不出现反复,让低收入农户的钱袋子变得更鼓。

景宁首创政府贴息、银行贷款、保险担保的“政银保”金融扶贫模式,在帮助低收入农户增收方面成效显著。据统计,到今年7月底,全县已累计向低收入农户发放贴息贷款9565笔,总金额47569万元。

42岁的景宁鹤溪街道东弄村农民蓝葱和,搬迁下山后曾很为自己的创业增收担忧。今年,他顺利拿到10万元无息贷款,夫妻俩栽培5万多袋香菇,预计年收益可达24万元。

浦江檀溪镇月牙湖,镶嵌在群山深谷之中, 檀溪镇28个村薄弱村集体抱团实现脱困。方晓东 摄。

自扶贫改革试验区获批以来,丽水通过不断全面深化扶贫改革,促进低收入农户增收。2016年底,丽水扶贫改革试验区提前完成国家评估。当年的丽水市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上年增长19.5%。

通过精准扶贫,2016年,浙江全面完成巩固扶持任务,全省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0169元、增长19.2%,巩固扶持对象无一例返贫。

对于特殊困难群体,浙江坚持“保底线”与“促发展”并举,始终把全省财政支出增量的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加快社会保险制度城乡统筹,基本实现社会保障从制度全覆盖提升到人的全覆盖。

2016年底,全省在册低保对象达84.05万人,比年初新增17.5万人,认定低保边缘家庭对象23.7万人。全省城乡平均月低保标准分别达到678元和631元,低保标准城乡差距缩小到7%,68个县(市、区)实现城乡同标,保障水平始终位于全国前列。

发展集体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

2017年初召开的全省农业工作会议提出,一年内消除发达地区全部集体经济薄弱村,三年内消除全省所有集体经济薄弱村。一场通过集体经济薄弱村的脱困带动村民增收的攻坚战在全省打响。

今年3月,位于浦江偏远山区的檀溪镇开启了一项实验。镇里和29个村(其中28个省级集体经济薄弱村)联合组建公司,把闲置厂房、景区景点、古朴民居、老旧电站等资源整合起来,精心包装后推向市场,实现农村资源资产的增值。预计到年底,28个薄弱村就可摘帽脱困。

“扶贫”与“扶智”同行、“输血”与“造血”并举,以创业带动就业,农民收入节节攀升。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浙江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523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84元,均居全国各省区第一位。从收入增速来看,农村继续快于城市,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嘉善姚庄镇城乡一体化新社区——桃源新邨.

村里日子跟城里差不多

梦想如光,点亮未来。

物质富裕的同时,浙江农民期盼更好的教育、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优美的环境,共享现代文明生活。

两年多来,浙江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公共服务有效供给,作为必须补齐的“六大短板”之一,坚持以标准化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拉近城乡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等方面的距离,不断提升农民群体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持续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建设美丽乡村,是我省加快新农村建设,着力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

2016年,我省全面推进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的行动,围绕保护生态美、发展经济美、培育文化美三大目标,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从“一处美”向“一片美”“全域美”转型。同时,结合“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等生态环境治理行动,让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向农村延伸,基本公共服务不断向农村覆盖。

这是山水愈发秀丽、环境更加美好的浙江农村:到2016年底,全省垃圾集中收集有效处理村庄覆盖率达92%,农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村庄覆盖率和农户受益率分别达100%、74%。

这是交通愈发便捷、服务更加完善的浙江农村:到2016年底,全省建制村实现公路“村村通”,客运通达率为96.3%。

这是家门口即可享受优质医疗、教育和养老的浙江农村:优质医疗服务“双下沉、两提升”全省覆盖,“2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基本形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前教育等级幼儿园比例为89.7%,15年基础教育普及率为98.7%,中小学标准化学校比例达89%;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基本覆盖,“20分钟养老服务圈”初步建成。

这是保障愈发全面、生活更加多彩的浙江农村:到2016年底,全面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参保1233万人,参保率100%,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120元;全面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参保3161万人,参保率96%,筹资标准859元,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为62.35%,保障范围和水平居全国前列;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9%;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0%以上,有线广播覆盖80%以上农户。而农村文化礼堂、农家书屋等的建设,为农民打造精神家园。

云和梯田每年吸引众多观光客和摄影爱好者。史建军 摄

公共服务不断优化,现代生活不断向农村延伸,村里的月光同样把梦照亮。

在嘉兴,不管城里人还是村里人,拿一张卡,从村里到市区,可以刷遍城乡公交。这样的公共交通服务,让家住秀洲区王江泾镇、工作在市区的张垚琴,每天放心自在地穿梭在城乡之间。全域公交的打造,乡镇公交枢纽站的建设,让人在城乡之间的流动变得更加畅快、便捷。

家住嘉善陶庄镇汾南村的72岁老人李兰珍从不为自己的养老担忧。村里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提供送餐上门的服务,为她解决了不少生活难题:“6块钱一餐,家里3口人,一个月花费才1000多元。”如今,镇里已有近30位困难老人享受到了这项服务。

山乡缙云,好溪之畔,浙大一院缙云分院的匾额格外耀眼。随着我省“双下沉、两提升”的扩面,2015年9月,缙云县人民医院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牵手。动过肝癌手术的马国忠,把后续康复诊疗放心地交给了缙云县人民医院。他说:“住山里最不方便的就是看病就医。现在,缙云人在家门口就能看省城名医。”

繁华都市在左,美丽乡村在右。在浙江,不同的是风景,相同的是生活。

德清笋作坊变身潮民宿。莫干山镇仙潭村,村民沈连根关停经营了21年的毛笋作坊,投资上百万元打造精品民宿。

财富源泉在乡间涌流

改革是发展的不竭动力,深化城乡配套综合改革,是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澎湃动能。

近年来,浙江渐次开展“新户改”“新土改”“新金改”,不断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要素资源均衡配置的体系已基本建立。同时,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为主线,加快“三权到人(户)、权跟人(户)走”改革的步伐。

数据显示,到2016年底,全省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的建制村达到98%,林权确权颁证率99.8%,符合条件的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率95%,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改革率99.5%。建成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93个、乡镇产权服务平台979个,覆盖率96%以上,“三权到人(户)”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

伴之而来的,是要素在城乡之间的精彩流动,青山绿水间迸发出创业创新的激情和活力。

在绿意盎然的丽水,2151万亩茂密的森林,不再只是山上的风景。2016年,丽水被列为全国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林权抵押贷款,成为当地农村金改试点的重要切入点。

“叶子变票子、青山变金山、资源变资本”,这是丽水农民对这两项改革的生动注解。

至今年8月底,丽水林权抵押贷款累计发放194.5亿元,余额58.6亿元,总量居全省第一。“活权”生“活钱”,财富涌流乡间。今年上半年,丽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258元,同比增长9.4%,增幅继续位居全省首位。

在浙北德清县的莫干山一带,民宿经济方兴未艾,中外游客纷至沓来。背后的数字更惊人:仅莫干山这座小镇,注册登记民宿552家,今年上半年接待游客126.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2亿元。

激发山乡发展活力的,还有那一声声拍槌声。

2015年2月27日,德清成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的全国试点县(市、区)之一。集体土地可入市交易,与国有土地真正实现同权同价。

该县第一宗拍卖入市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来自洛舍镇砂村村。面积为20亩的废弃矿地,每亩售价高达57.5万元。一夕之间,这片沉睡的乡土被彻底唤醒,让农民看到它的夺目光彩。砂村村党总支书记胡金璋激动地说:“这是改革送来的红利!”有了这笔土地收益金,砂村村谋划在其余30亩废弃矿地上兴建服务配套设施,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

截至今年8月底,德清县共完成入市土地131宗856亩,成交金额1.88亿元,农民和农民集体获益1.53亿元,共涉及49个集体经济组织,惠及农民8.8万余人,覆盖面达38%以上。

在浙中金华,善于奔跑的义乌人,抓住改革的机遇,重构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冲在了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浪潮的前沿。

2015年,与德清一起成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全国试点后,义乌系统设计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1+7+9”的制度体系,创新宅基地退出方式,实行“集地券”管理;2015年6月,颁发全省首本不动产权证;同年12月,成功发放全国农村宅基地抵押贷款第一单;2017年5月,首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地块成交。

加上户籍制度、农村“三权”等改革的齐头并进,义乌农民市民化、农民现代化的通道,已然彻底打开。

当前,户籍制度改革已在全省推开。在农村金融改革上,已有33个县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贷款余额7亿元,51个县开展农房抵押贷款业务、贷款余额122亿元。

一项旨在整合三农资源要素的改革,又在浙江启幕。今年8月22日,浙江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宣告成立。至此,浙江已全面构建省市县乡四级农合联体系,标志着全省农合联完整体系形成,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进入了新的阶段。

瑞安梅屿蔬菜合作社负责人黄则强,已深切感知到这种变化。贷款难,曾让合作社举步维艰。县里的农合联成立后,他史无前例地获得300万元的贷款,一举带动当地4500户农民发展大棚番茄产业。“破冰的改革,对农民创业的支持太大了!”他说。

最可喜的,是人们观念的改变。

在浙江,农村已是追梦的热土。工商资本纷纷下乡,去投资古村落保护和开发,建设现代休闲观光农业园,发展养老养生产业。大学生回到故土,用一根网线,把土特产卖到全世界,带动村民共同致富。农民工返乡创业,乡贤回乡参与乡土治理,青年才俊进村开民宿,玩起创意产业……

这是城乡一体化浪潮中最具活力的音符。

常山“常山阿姨”品牌已在全国家政行业声誉雀起。

城市带着乡村齐奔跑

常山县,浙西小县,但在上海、杭州等大都市,它的知名度并不小。

都市人的厨房和餐桌上,有来自这里的生态农产品:胡柚、油茶、食用菌,俗称“常山三宝”。作为浙西首个农村淘宝试点县,常山人用一根网线,把大山里的特色农产品,销售到数百公里之外的大都市,获评农村淘宝“最具活力县域”。

最新名片是“常山阿姨”。今年7月,常山巧借城市之力,善用城市资源,到杭州设立“常山阿姨”事业发展中心办事处,还和浙江树人大学合作成立“常山阿姨”培训学院,首次推出24名经系统培训的家政人员。

这是常山人的最新实践,也是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的生动注解。近年来,我省充分发挥农村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和独特的历史文化优势,提高农村的吸引力,促进城乡之间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互动发展。

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是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载体。近年来我省着力推进小城市培育,36个小城市培育试点镇,成为融合城乡产业发展的大平台。2014年至2016年的三年间,它们用45亿元省专项资金,带动7550亿元投资,撬动5700亿元非国有投资;新增上市企业49家,新建医院6家。产业的快速发展,新集聚本地户籍人口18.2万,让小城市成为农民就地城镇化的主要平台。

以产业为核心的特色小镇,则是融合城乡产业发展的新平台。它们“特而强、聚而合、小而美、活而新”,聚集的不仅是进镇逐梦的“乡下人”,更有创业创新的“城里客”,体现的是五大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资本、智力、公共服务等要素,迅速向小镇流动聚合,为城乡一体化注入全新动力。

智能制造布局农村,工商资本投身农业,加速了城乡产业的融合和农民现代化的进程。

在桐庐岩桥村,村民返乡的脚步声,变得愈发频密。2014年,“海康威视”把总投资30亿元、全球最具规模的安防监控产品高端制造基地放置在了这里。如今,一幢幢厂房正在绿水青山间拔地而起。

很快,岩桥村就热闹了起来。年轻人陆续回家就业,原本务农的村民开起超市、办起饭馆、出租房屋,在家门口致富增收,曾经的“荒闲地”变成了“聚宝盆”。村民陈斌,如今是“海康威视”的一名员工。说起村里的变化,他的言语中满是欣喜:“在家门口上班,方便照顾孩子,孝敬老人,每天都感觉很踏实。”

被改变的,还有村社的治理水平。“等到二期工程竣工,总共会有12000多人落户岩桥村,我们压力很大,动力更足!”村党总支书记王平川如今每天带领人员加班巡逻,定期检查消防卫生,提前实施截污纳管,用治理城市的办法治理农村:“过半年再来,你就能在岩桥村看到杭州主城区的样子。”

光速飞转的互联网,将城乡无限拉近,天涯若比邻。

曾因大山阻隔的丽水,如今因农村电商的崛起,变得不再偏僻。在莲都区,叶平头村的皇菊漫山遍野、娇艳欲滴,年轻人通过淘宝、微商,将它们销往全国,促进村民人均增收5000多元;在缙云,插上电商翅膀、飞出大山的,不仅是香菇、茭白、土面等土特产,大洋镇环湖村还将茭白叶编织成工艺品,远销日本、韩国。

“以前焚烧茭白废叶,会污染环境,现在茭白叶成了宝贝!”村合作社负责人胡成奎说,2016年,环湖村茭白叶工艺品销售额达1000万元,带动300多位村民在家“挣外快”,“金点子、新技术,网上全都有,帮我们农民做出口。”

2016年,浙江农产品网络零售总额达396亿元,比上年增长30.3%,建立村级电商服务站1.1万个,网络零售额超千万元的淘宝村506个,继续领跑全国。今年上半年,新增农村电商服务点1611个,累计建成服务点14733个,覆盖全省50%以上的行政村,新增社区智能投递终端1605个,累计建成16907个。

如今,城里人“点点鼠标”就能吃到最新鲜、最纯正的山乡美食,而村里人“动动指尖”,就能叩开市场,不愁销路。信息化,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助推器。

“小堂占尽一湖春,咫尺村烟接市尘。日日街头鲑菜满,不妨长作泗门人”,300多年前,黄宗羲曾留下如此动人诗作。而今,俯瞰浙江大地,城乡和谐的景象随处可见,我们不妨说:“咫尺村烟接市尘,不妨长作浙江人”。

原标题:城乡相向而行 共步康庄大道 浙江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纪实

责任编辑: 许萍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