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风采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乡镇风采

微信扫一扫分享

大同镇推行村干部集体接访日活动首次接访现场见闻
2010-04-13 16:51

 

 

 

 

今年年初,大同镇党委、政府作出了加快大同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并提出要把大同打造成以工业区新城为核心区块的特色工业基地,以高效生态为主导方向的特色农业基地,具有较强集聚和辐射功能的建德西部重镇。今年三月又制定了加快大同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年行动计划,从而使大同新一轮发展的目标更明确,措施更具体,责任更细化。但处于大发展时期的大同,还要有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来保障,还要有许多机制体制上的创新来促进,尤其需要全镇人民的共同关心、配合与支持。于是,今年三月中旬,大同镇党委、政府又决定在全镇推行村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三项工作举措”,即:村干部日常事务坐班服务制、村干部群众事物代办服务制和矛盾纠纷集体接访调处制。以此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基础建设,方便群众办事,强化村级信访工作,有效化解基层矛盾纠纷,不断夯实维稳工作基础,为全镇经济社会新一轮大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环境。其中,村干部集体接访日是矛盾纠纷集体接访调处制中的一个方面,要求各行政村特别是29个人口在1000人以上的村,每月不少于两次村干部集体接访,并确定每月的10日和20日统一为各村村干部集体接访日。正如村干部和广大群众都说的那样,落实“三项工作举措”好比在村干部和村民之间架起了一座通心桥、连心桥。4月10日,是这一制度在全镇推行的首次集体接访日。本报三名记者跟随该镇有关领导,分三路实地采访了大部分行政村,并到现场实录了部分接访情况予以载之。

本村基础设施建要加强 希望尽快解决

督查是落实一项制度的手段之一。4月10日上午,记者跟随镇党委副书记翁祝青到部分村去检查集体接访情况。在永盛村两委办公楼,全樟洛、全樟年、全樟民、钟金平、廖兴增等5位村民正在反映有关村道硬化、水渠修复、住房改造政策等问题。

村民们说,该村目前还有6公里左右通往三个自然村的村道还没有硬化,使这些自然村的村民感到不太方便;还有几千米的灌水渠和300米的排水渠也要尽快修复,以免耽误农事。该村10个村干部都在,并明确表示,村道硬化本月底或下月初就要实施;灌水渠和排水渠今年也要安排修复。至于本村村民旧房改造方面的政策,只能按照上面的要求实施。村民们有的表示满意,有的表示理解。但希望能够实施的尽快实施。

到集镇购房 能不能享受政策

枫树林村也是大同相对偏僻的村。三天前,村两委在各自然村村头张贴了公告。10日早上7点半,镇联村干部、村两委干部、大学生村官就在村便民服务中心等着村民们来反映问题了。一上午,他们总共接待了两委村民,其中一位名叫马小云的是来反映到集镇购房能不能享受有关政策的。

2008年,马小云家在村宅基地整理时涉及拆迁,但一直没有为其安排宅基地。现在,马小云想到大同集镇上去购买商品房而准备永久性放弃宅基地。为此,马小云想了解有关政策。

今年3月1日,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有关鼓励农民集聚、加快农村住房改造的政策意见(试行),既为节约集约土地,引导人口集聚,提高城镇化水平,也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村干部答复马小云,待镇政府实施意见明确后会帮助进一步了解清楚并及时转告给本人。马小云得到答复后,满意地回家了。

记者在其他村里采访时发现,许多村民主要也是来村里咨询的。

“我们希望修好自来水管、加强毛竹管理、整治灰窑”

75岁的章金华是老党员、老村支书。10日上午,和他年龄相仿的另外4名老农民和他一起来到黄垅村便民服务中心,向村两委反映了他们的诉求,体现了村民们对新农村建设的关心与支持。

几位老人反映的问题是,由于村自来水是1987年建起来的,现在由于老化或其他原因,许多水管有破裂现象,漏水严重,希望尽快换新的;大同是毛竹产业发展较好的地区,但黄垅村刚刚起步。去年该村也种了150亩新毛竹,而且已经长笋,可目前是分散到户管理的,不利于今后发展,能不能考虑形成专业合作社或集中到一户管理?现在村民对生活质量要求高了,可有只灰窑还在村子附近生产,能不能通过搬迁或整治处理好?

村总支书记刘志红当场答复,自来水管当天就着手解决;毛竹管理待农户一起协商后再解决;至于灰窑问题,村里及时向镇主管部门反映,由镇里统一拿出整治意见。

老人们看出村两委的诚意,都表示满意,然后还在村里与村干部们聊了聊村里其他有关建设与发展的问题。

54岁的黄云琴 想迁回儿子户口为自己养老

今年54岁的黄阿姨,是大同镇清潭村人。目前她最大的心愿就是能让自己的小儿子把户口迁到清潭村,好方便照料自己,给自己养老。

4月10日上午,黄阿姨坐到了村干部面前。村委会主任傅漠松接待了她。黄阿姨对村主任说,她是土生土长的清潭村人,早年外嫁到大洋镇麻车乡,后来丈夫30多岁就去世了,留下两个儿子。不久,她又带着两个儿子改嫁回到了清潭村,大儿子跟前夫姓,小儿子跟现在的丈夫姓。但是两个儿子的户口并没有跟着她的改嫁而迁到清潭村,仍是留在他们的出生地大洋镇麻车村。对于跟前夫姓,并且作了人家上门女婿的大儿子户口,黄阿姨自知要迁到她与现在丈夫的户口簿里,于情于理都不适合。因此她想问问,能不能把跟现在丈夫姓的小儿子户口迁到清潭村?针对黄阿姨的疑问,村主任解答说,黄阿姨小儿子迁回户口主要涉及到农村户口的土地分配问题,这是矛盾的焦点。因为村里的土地早就按规定分配掉了,没有办法给黄阿姨的小儿子分配到土地。黄阿姨随即表示,她想迁回儿子的户口主要是考虑到养老的问题,小儿子常年在外地打工,对土地分配没有要求。

根据这个诉求,村主任继续答复说,在这个前提下,落户到农村还需要符合相关的落户条件,这方面的政策还需要向派出所户籍室做好咨询,如果符合落户政策,届时村里就帮助黄阿姨与派出所做好手续衔接工作,尽量满足黄阿姨的心愿。

71岁的傅漠昌 想申请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今年71岁的傅漠昌老人10日一早地就来到了他所在的盘山村村民服务中心,因为他知道今天是村干部集体接待群众来访的日子。他要抓住这个机会跟村里的干部们反映一下自己的现实困难,让村里帮帮忙,使他可以渡过困境。

腿脚有些残疾的傅漠昌老人说,自己早年离异,并没有亲生的子女,一辈子靠种地为生,现在年纪大了干起农活来力不从心,就没有了经济来源。此外,老人还一直靠着自己的积蓄收养了一名女儿,现在女儿19岁,还是一名职业学校的学生,没有能力赚钱。傅漠昌老人向村干部阙益洪大致说完自己的经济状况后,想问问自己的情况能否得到一些村里的帮助。阙益洪对老人说,他的情况符合申请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条件,老人申请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后,每月可以有一笔低保补助。不过因为相关的手续需要拿到市里去办,市里的审批是每个季度集中进行一次的,因此傅漠昌老人的低保补助最快会在今年7月份就能直接打入他在银行开立的账户中。得到这样的答复,傅漠昌老人满意地离开了村民服务中心。

削平墙角 陆胜忠心里的疙瘩也削平了

上午10时左右,记者跟随镇党委委员、人武部长蒋华来到镇源村时,村书记梅雪生还在村民服务中心等待来访的群众。梅雪生告诉记者,此前他们接访了一位叫陆胜忠的村民。

早上8时许,知道今天是村干部接访日的村民陆胜忠,就从较偏远的家里赶来找他了。陆胜忠反映的是邻居廖后顺给自己家新建的房子粉刷外墙时,没打个招呼就把架子搭到了自家的地方,这让陆胜忠心里很不高兴。梅雪生说,按常理邻居把搭架子搭到自家地方但是没影响自家人出行的情况下,大家乡里乡亲的应该不会介意才是,虽然廖后顺事先没打个招呼,但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通过与陆胜忠的进一步聊天,梅雪生发现,原来陆胜忠介意的不是因为粉刷而搭的架子,而是廖后顺家新房子的一个墙角。这个墙角是一般农村里造房子常见的直角,但是陆胜忠不满的是这个直角直冲着自己家的方向,这让他心里老是有个疙瘩,每每看到这个墙角就很不舒服。了解到真实情况后,村书记梅雪生立马就当着陆胜忠的面给廖后顺打了个电话。在清楚地了解陆胜忠的想法后,廖后顺表示了对陆胜忠的理解,也接受了陆胜忠提出的意见,并同意削平自己新房冲着他家的墙角。梅书记告诉记者,陆胜忠削平了心里的疙瘩后,便已经舒心地回家了。

失手砍了他家毛竹,赔200块,应该的

江头村是大同镇的毛竹大村,由毛竹引起的纠纷也相对较多。一年前成立村便民服务中心时,该村就已经开展每个月一次的集体接访村民活动。因此,许多纠纷都是通过集体接访解决的。今年以来,该村就成功化解包括毛竹山界、农村宅基地在内的村民纠纷22起。

当天,记者跟随镇里分管组织的党委委员宋国平在江头村接访现场采访时,看到一户姓尹的村民,气冲冲地跑到村委办公室,反映姓陈的人家不分青红皂白,砍了他家山上的三根毛竹。得知情况后,村里的干部马上跑到山上查看情况。确认事实后,村干部又把两家人召集起来,协商处理事宜。在了解姓尹的人家因为弄不清山界才误砍了陈家的毛竹,村干部们便对两家人摆事实,讲道理。最终,在村干部的调解下,陈家赔给了尹家200块钱。双方均表示满意,事情得到了圆满地解决。

民生问题是村干部接访日热点

当天记者跟随镇领导走访了20多个行政村。据当天下午统计,全镇34个村共有29名镇联村干部、229名村干部、18名大学生村官分别参加了集中接访;受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共46件,其中现场处理完毕的40件,6件有待进一步了解情况后再处理。从村民反映的问题看,主要涉及民政、农业、交通、住房改造、邻里纠纷和落实户口等问题,其中以住房改造近一半。

说起这个接访日,镇党委副书记翁祝清认为,主要是为了实现关口前移,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信访维稳工作的长效机制,有效地把矛盾纠纷了解在一线、解决在一线、服务在一线。大同镇清潭村的联村干部章志明说,这样做法的愿望就是要把农村的矛盾化解在基层,切实帮助村民解决实际困难。平日里农村的矛盾除了一些邻里之间的摩擦外,主要集中在赡养老人、宅基地等方面,不是很复杂,但却关系着村民的切身利益,因此处理好这些问题,就是村干部为村民办实事的最好体现。黄垅村党总支书记刘志红说,他们村里不但有本为民服务、调解纠纷的总账,每个村干部自己也有本小账,实行一季度一统计、全年一考核,并把村干部集体接访与每个月的村干部情况通报会等内容想结合,形式很好。大同镇上马村的一位村民也告诉记者,通过这么一个集体接访日活动,村民们有机会说出自己的困难,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感觉不错。他相信村干部会尽力帮助解决村民反映的问题。

“对事关大同发展全局的事和群众需要解决的问题,要真正想办法去抓好、抓实、抓到位,务求实效。要始终树立“民生无小事、群众事务都是大事”的理念,对群众的事情要尽心尽力。要让老百姓得实惠。坚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盼,让群众切实感受和享受我们努力工作换来的成果。”

——摘自大同镇党委书记周友红在“加快大同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三年行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建德新闻网记者:王正伟 郑伟林 实习记者:卜文君

责任编辑: 金婷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