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村桥镇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乡镇风采 > 杨村桥镇

微信扫一扫分享

走进全国模范司法所——杨村桥司法所
2015-12-31 09:19

2015年年底,我市杨村桥司法所被评为全国模范司法所。本次评选,全国共有199家司法所入选,其中浙江省7家,杨村桥司法所通过层层筛选,最终脱颖而出,成为杭州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司法所。是什么让杨村桥司法所荣膺这样重量级的荣誉,日前,记者走进了这家处在基层一线的站所。

小小司法所 功能体系全

 走进杨村桥镇文化中心小院,大门右侧有一幢三层小楼,楼上白字蓝底的“司法”二字,在庄严的司法行政徽章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大方。这幢楼是2014年由杨村桥镇政府腾出的一幢旧楼房改造而成,就是这样一幢很不起眼的小楼,承载了全国模范司法所的牌子。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楼内整洁一新、设施齐备,百姓接待室、谈话教育室、调解室、档案资料库、社区矫正宣教室、心理宣泄室等功能室一应俱全,镇文化中心的一楼和二楼也被作为社区矫正教育学习基地和法制文化宣传阵地。今年9月,在市司法局和杨村桥镇的支持下,司法所结合当地实际,在文化中心院内外打造出了一条集道德文化、党建文化、法制文化、市镇中心工作宣传于一体的的道德法制文化长廊。司法所是司法行政最基层单位,担负着法制宣传、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安置帮教、法律援助等职能。在杨村桥镇,13个行政村全部成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所有自然村设立了调解小组。杨村桥司法所通过与法院巡回法庭相结合,与当地公安警调衔接,构建了大联合调解机制,形成了覆盖全镇的调解组织网络。

下沉接地气 小所大作为

2012年,杨村桥镇有几十户莓农在贵阳种植草莓,因当地政府征用尚在租赁期的草莓地,引发莓农与政府的纠纷。得知这一情况后,司法所工作人员会同镇村干部立即赶赴贵阳,经多方协调、评估,矛盾纠纷得到妥善处置。

杨村桥镇是中国草莓之乡,在外种草莓的莓农遍布全国20多个省,在外闯荡谋生出现矛盾纠纷不可避免。为了更好的维护莓农权益,杨村桥司法所结合地方实际,探索出一套创新的“巡回调解”模式,选派优秀的人民调解员远赴全国各地为莓农排忧解难。

“政府就是我们的娘家,调解员就是我们的老娘舅,我们在外干活心里踏实了很多。”一位在外闯荡的莓农说道。2014年以来,司法所会同镇调委会共外出调解矛盾纠纷30余件。“巡回调解”模式,起到了为公安减压,为法院减负,为信访分流,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的多重作用,既有效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又提升了政府的公信力。

在日常工作中,杨村桥司法所始终将自身职能融入镇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让司法工作更接地气。在“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活动中,司法所工作人员不但全员参与联村,而且每月对辖区内的矛盾纠纷及社会不安定因素进行排查,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变事后处置为事前预防。

在“三改一拆”“五水共治”、村级换届选举等工作中,司法所有针对性地开展普法宣传,结合杨村桥实际,印发法律法规宣传页,达到法制宣传促进工作的效果。而有奖竞猜灯谜、征文比赛、律师现场咨询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则吸引大量群众参与。

“杨村桥司法所的工作一直与镇党委、政府工作紧密结合,把矛盾纠纷化解在一线,让党委、政府能够腾出更多的精力来搞其他工作。”杨村桥镇党委书记方新卫说,小小司法,展现大作为。

百姓满意是永恒追求

“一张笑脸、一句问候、一把椅子、一杯热水”,是杨村桥司法所接待办事群众的方式。为了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法律服务,司法所把服务的触角伸向农村,把调解室搬到田间地头,搬到老百姓身边。去年以来,司法所利用下派的中心村律师,每周安排到农村开展咨询服务等。

针对群众申请的法律援助,司法所提供全程代办服务。近日,一位九旬老人因为赡养问题前来司法所请求援助,从写诉状到最后调解成功,司法所实行全程代办,最终帮助她圆满地解决了赡养问题,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

在杨村桥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中,也少不了社区矫正人员的身影。司法所充分发挥矫正人员的作用,动员他们为“五水共治”捐款,参与河道清洁活动等,让矫正人员在参与这些活动中增强自信心,获得社会认可,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

“全国模范司法所既是荣誉,更是我们工作新的起点。”杨村桥司法所所长汪奇华表示,下一步的工作中,他们将更紧密地贴近党委、政府工作,重在解决实际问题,方便群众办事,以敢于创新、勇于担当的行动,为建设幸福和谐杨村桥作出应有的贡献。 (记者 郑伟林 见习记者 许崔喆仁)

责任编辑: 翁校龙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