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上午,2023建德苞茶节暨茶叶标准地建设推进大会召开,进一步提升建德苞茶品牌新动能,推广茶叶标准地,推动形成标准共富模式,持续激发乡村新活力。杭州市茶文化研究会会长何关新出席并致辞,市领导吴岳炎、方华、章学东出席。
实施标准化建设将有效改善传统茶叶种植结构,增加茶农的收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实现建德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龚淑英在大会上推出了建德苞茶的金苞、钻苞、翠苞标准,并分别介绍了茶青的标准样、成品茶的标准样、包装的标准样。
记者了解到,近段时间以来,我市农业部门通过改园、改土等措施,将大同镇原有的8200亩老茶园进行“茶园焕新”标准地改造,同时新建2000多亩茶叶标准地,形成了大同西乡共富茶园的万亩茶园风光。该项目以政府统一开发建设、大户“拎包入住”、村集体股份入股、村民流转获租、务工挣薪的标准化模式,实行茶叶产业共富联结机制。一户家庭如果承包了10亩茶园,预计每年可增加收入9.2万元,预计三年后核心区茶叶种植亩均增收4000元左右,并将持续带动基地周边农户就近就业,提升村庄人均可支配收入20%以上。为了更好地推进茶叶标准地建设,让茶企大户、合作社及农户三方实现合作共赢、共谋新发展,大同镇还与参与共富机制的多家主体分别签约。
下一步,我市将以大同西乡共富茶园为试点范本,持续推动茶叶标准地建设,将标准地打造成共富地,进一步扩大“建德苞茶”市场影响力,推动建德茶产业持续发展壮大。
(记者 江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