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时分,沿寿昌江畔或漫步或闲谈,感受着青山如屏,江水似锦;午后夏日,高田畈的江心岛上,来自各地的大小朋友或安营扎帐,或嬉戏玩水,唤起无忧无虑的快乐;夜幕降临,烟火气从寿昌古镇“909”夜市升腾,下班后约上三两好友,走入夜市,嗦上一口寿昌炒粉,疲惫的一天就此结束……
这是“十里寿昌江共富链组”成效的缩影。寿昌镇党委书记骆旭华真真切切地参与其中,感受良多,“如何把美丽环境转化为美丽经济,把治理效能转化为经济效益,党建引领共建共享的共富链组为我们指了条‘明路’。”
顺应呼声,一条共富江串联起了党建联建的强大合力
由西南向东北,最终汇入新安江的寿昌江,串联着李家、大同、航头、寿昌、更楼五个乡镇(街道),两岸百姓沿江而生、沿江而兴。
2022年,我市持续深化“千万工程”,向着“千村未来、万村共富”迭代升级,创新推行“链组党建”,积极打造“共富工坊”。以寿昌江“一江两岸”共同富裕规划和幸福河湖项目为依托,由市水利局、市教育局牵头,协同寿昌、航头、大同、李家等乡镇的“十里寿昌江”共富链组因时而立,因势而进。
坚持转变各自为政的思维定式、拓宽发展格局、打通观念堵点,牵头部门会同四个乡镇用好党建联建机制,强化链组思维,聚焦延链补链强链,共同制定“区域化”方案,明确“一条链一张图一专班一计划”制度。
寿昌镇党委率先发力,密切联系杭州市政府办公厅等联乡结村单位,与浙江大学等5家科研院所党组织、4家金融单位党建联建,携手8位乡贤人才,牵线洽谈招商项目25个、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3条、争取资金补助2000余万元。其间,镇村还积极传承“蚂蚁精神”,扎实推进“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平均走访服务对象覆盖率达99.6%,推动民生实事落实2800余件、解决急难愁盼问题1万余个。
市水利局党组打破就江言江的理念,立足江上、岸边、产业联动的设想思路,以水利项目建设统筹“十里寿昌江”共富链组所涉乡镇,积极打造沿江生态景观带、水文化馆亲水平台产业带、山水林田湖系统连接带。
大同镇党委搭建“联动化”党组织,紧盯“链主”企业,联动业务骨干中坚力量精准化差异化组建党小组3个,发挥第一书记、特派员所在单位作用,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招人引流。
航头镇党委推行“项目化”管理,出台农创八条、水果玉米、民宿等产业扶持政策,整合农业农村、移民等各类资金1200余万元,村级成立杭州共裕农旅发展有限公司等新型经营主体,实现有限资源价值最大化。
党建引领下的“十里寿昌江”共富链组正不断释放着“1+1>2”的叠加效应……
以江为轴,依水而兴的全产业链发展画卷已然徐徐展开
“住在高田畈8号民宿、吃在农家土灶屋、喝在望山咖啡馆、玩在蚂蚁工坊……这里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仪式感。”上海游客黄女士坐在“自在寿昌”小火车上,边观赏景色边感慨道。
随着“十里寿昌江”共富链组打造的深入推进,田野变公园、村庄变景区、农房变客房、资源变资产……沿线镇村实现了从“卖柴火”到“卖风景”“卖产品”的华丽转身,共富链组在美丽乡村蝶变的时间轴上留下一连串精彩痕迹。
在寿昌镇山峰村,镇村携手共建“一江两岸”共富项目,流转226.6亩土地建成农业精品园,招引3家农创客企业入驻,种植草莓、圣女果、葡萄等15种果蔬,带动村集体年增收超50万元,形成了“游客采摘、村民就业、企业增收”的共富场景。
“通过显微镜观察化石的结构和形态,再用气动锋笔枪慢慢修复。”近日,虽然天气炎热,但是李家镇新桥村的“浙李”研学工坊人气依然很高,研学老师们忙得不亦“乐”乎。李家镇抓牢“建德人”遗址和地质科普两条主线,开发“十万年建德人文化”“亿万年生物科考”等20余门研学课程,累计接待团队6500余人次,带动“链”上村集体增收40余万元。在市教育局牵头指导下,“人间烟火·自在寿昌”品牌,“奇思妙想”研学基地、蚂蚁工坊、“党建领富”望山驿站,“下乡插秧记”“森林建造师”等15处研学基地以及众多项目在“十里寿昌江”共富链组沿线相继推出。
“玉米妈妈”李英姿携海归女儿应李一扎根航川,退役军人王明河把军事拓展基地建在了航川村,两年来累计吸纳“原创音乐人”童学、“茶二代”胥忠良等23名创客、农技等人才链“生根发芽”,培育农村电商企业45家、美食师傅132人、手工艺人15人、农创客80人、农村实用人才540人,产值超亿元。“我亲眼见证这个小山村的进阶蝶变,今年上半年,基地迎来中小学研学5000人次,暑期夏令营招募学员近400人,计划再投入资金增加床位140个。”军中梦特训营负责人王明河如是说道。
山水资源引流,流量变现富民。如今,在“十里寿昌江”项目核心区,一批农业与旅游、教育、康养等产业链组和项目纷纷落地,以“八坊十项目三工程”呈现“多坊串链”共富场景,江心岛、乡村咖啡馆等31处“网红”打卡点累计接待游客91.9万人次,旅游收入5939.4万元。天马旅行社、晟跃研学等串起景观、民宿及卧龙峡漂流等景区,与航空小镇高空跳伞、热气球组成套票,累计销售10万元。全国首个乡镇级中国水利博物馆分馆——“十里寿昌江”水文化展示馆进入装修阶段,航川村正围绕“建德民宿第一村”目标,推动云山宿集二期建设,已有16户农户参与建设,计划今年国庆床位超300个,年底超500个,真正形成规模性民宿村落。与此同时,“十里寿昌江”共富链组也入选浙江省文旅共富最佳实践案例、《杭向共富》实践创新做法。
以水为笔,多元参与的机制变革激发起共富单元的最大化效益
一个地方的发展,不仅需要体制机制的变革,更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据调研组了解,“十里寿昌江”的运营管理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带动、村民参与的模式,镇村共同成立建德市艾溪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采取“1+3+X”模式统一投资建设、运营管理、利益分红,省中青旅和建德天马旅行社等企业负责区块旅游客源引流和乡旅产业开发,村集体和村民通过分红和景区就业、身份转型等方式实现增收。
寿昌镇27个村(社区)已先行先试成立强村公司,集体资产入股,直接参与业态经营,3.6万村民成为股民。山峰村独资成立杭州山峰农业开发公司,集育秧中心、烘干中心、农机服务为一体,已收获高标准农田种植第一桶金;桂花村尝到卡丁车运营增收15.4万元的甜头后,开始探索带动农户投入并分红的致富模式。
在改革激发内生动力的推动下,各村土地、林地、水体、农房通过确权明晰产权,在建德市农村综合产权交易网挂牌交易,盘活了农村闲置资源。乌石村与盛销农业党支部联建,经流转盘活建起230亩蔬菜瓜果粮食种植基地,通过镇村联动、跨村联建带动大塘边村菜篮子基地、山峰村精品园等沿江核心村及周边乡镇的农特产品销售,获5000余万元销售额,带动乌石村集体年增收30余万元。
在政府主导、村与民与企多方链组发展模式下,“十里寿昌江”沿线企业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村民选择“家门口”就业,“收租金”“分红金”“挣薪金”“得财金”的增值收益优势不断显现。仅山峰村、桂花村两个村2022年就实现集体营收267万元,村民就近就业352人,人均增收2.5万元,逐步形成“资源共筹、合作生产、利润分成、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促进镇村企民四方共赢。
“没想到70多岁了,还能在家门口上班,每天端端菜、洗洗碗就有120元的收入,自家的新鲜蔬菜、土鸡蛋、土鸡等农家特产还能卖给餐厅、游客。”李家镇新桥村村民沈春妹从研学活动中切身感受到收获和幸福。
自从村里开启了卧龙峡漂流旅游项目,游客越来越多,一直在外打工的金桥村村民李志泉抓准时机,回乡办起了农家乐,旺季时一天能接待两三百人。“我以前就从事厨师行业,在杭州做了七八年。如今回乡创业,在家门口就能做一番事业,也能多陪陪家人,还能把收入提高一点。”李志泉信心满满地说。金桥村借助村内一小型水库资源成功吸引社会资本打造卧龙峡漂流,村集体年增收20万元以上,带动村民就业70余人。
“昔日寿昌江沿线荒凉、偏僻、脏乱差、矛盾多的问题村,如今成为了水清景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共富带,我们坚信在大党建统领、差异化互补、跨区域联动下的‘十里寿昌江’共富链组,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市委组织部相关责任人表示。
(来源:建组轩 寿昌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