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时报 建德新闻网
0571-89606367
举报电话: 0571-647348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新闻及时报

微信扫一扫分享

共富大道上,建德如何将强村富民之路越走越宽?
2024-10-14 08:48

市委十五届六次全会提出,聚焦共同富裕,全力以赴夯实民生保障。聚焦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一步深化民生保障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打造幸福宜居之城。

近年来,我市以深化强村富民集成改革为抓手,多形式多渠道提升带富能力,扎实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产业赋能 绘就强村富民新画卷

“标准地”结出“共富果”。

走进大同镇西乡共富茶园,入眼是相连成片的茶山,在推进茶叶“标准地”整治过程中,大同镇打破村域界限,把小散山林地、闲置用地集中开发,统一流转、统一建设,推进茶园示范化、标准化改造,提升茶园种植、生产配套基础设施,大力促进茶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建德市峰鼎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梅相贞介绍,“在‘标准地’上种植茶叶,解决了企业在农户手里流转土地的很多不便,也实现了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

大同镇是农业大镇,包括茶叶“标准地”在内,近年来还通过建设水稻、油茶、草莓、蔬菜、毛竹、蛋鸡等7类“标准地”,有力促进农村农民共同富裕。去年,大同镇下辖村的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增长32%,经营性收入超50万元的村占比提升至10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2%,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5%。

据了解,近年来,我市以农业“标准地”改革为引领,通过连片流转、统一配套、集约利用,有效破解山区土地碎片化、低效化问题,实现了土地的高效利用和农业产业的提质增效,同时还构建了“1+3+X”的产业体系,推动主导优势产业有规划、高质量、快速地集聚发展,进而带动了产业全链发展。

“共富工坊”蹚出“共富路”。

走进大慈岩镇陈店村果莲共富工坊,工人们正忙着采摘莲蓬、分拣剥籽,包装成新鲜水果莲子礼盒,通过线上、线下渠道销往全国各地,日销量高达2.5万盒。近年来,大慈岩镇以“党建+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大力推广种植新品种水果莲,同时引入杭州莲侬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新建水果莲生产流水线。随着果莲共富工坊的成功运营,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受益,据统计,仅在陈店村,就有超过240名村民在工坊找到了工作,预计每年发放工资超过300万元人民币。“不仅村内闲置劳动力有钱可赚,一个老人一年能够增收四五千元;村集体经济也得到了明显提升,一年增收至少30万元。”大慈岩镇陈店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黄建强说。更重要的是,这种模式已经扩展到了周边的里叶村、狮山村和龙游县横山镇上向徐村,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果莲产业链,实现企业、集体、农户的多赢共富。

2023年起,我市创新推行“十链百坊”,以党建联建为纽带、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围绕乡村特色产业和重大产业项目,建成一批体量大、竞争力强、带富效应好的共富链组和“共富工坊”。目前全市共富工坊建成217个,累计吸纳9700余人就业,成为“扩中提低”“强村富民”的重要阵地。

产才融合 迸发强村富民新活力

产业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作为浙江省乡村人才振兴先行县培育试点,我市始终坚持把人才作为推动乡村共富的关键要素。

“建德师傅”传帮带。

在“建德师傅”公共实训基地,一场建德豆腐包技能培训正在火热进行。培训现场,“建德豆腐包师傅”正在进行手把手地教学,学员们边看边学,相互交流,动手实践操作,还时不时请老师现场答疑解惑,几天下来,学员们逐渐掌握了豆腐包的制作技术。梁任平从事面点行业20余年,成为“建德师傅”后,她已累计培训建德豆腐包、玉米粿等建德特色小吃学员4000余人。梁任平说,“学员们成功取得了建德豆腐包制作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很多人也走上了通过豆腐包产业技能致富的道路。”

“一技在手,天下我有。”这不仅仅是一句豪言壮语,更是“建德师傅”的真实写照。近年来,我市坚持深入实施农民素质提升工程,持续擦亮“建德师傅”技能品牌,通过构建技能培育、就业创业、数字赋能、产业抱团发展的建德师傅带农富全生命周期体系,助推建德草莓、建德豆腐包、建德阿姐等产业实现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目前,累计培育“建德师傅”2.1万余人,带动就业2.4万人,“建德师傅”人均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小师傅”带动“大富裕”,身怀绝技的“建德师傅”们,成为了乡村技能致富的生力军。

“乡村梦想家”来筑梦。

“我怀抱着对乡村的情怀与热爱来到千鹤村,就是想为这片土地注入新的活力,助力乡村振兴。”千鹤村“乡村梦想家”郑秀珍说。郑秀珍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自今年3月入驻千鹤村后,她带着团队以景观设计理念,改造了运营场馆,以乡村运营理念,将千鹤特色文化与创意产业相结合,办起了艺术研学,联动严州古城景区,引进非遗工坊、文创设计、影视创作、电商直播等业态,还充分利用千鹤村作为“妇女能顶半边天”思想发源地的优势,整合千鹤书房、鹤家童馆、文化礼堂等资源开设特色研学课程,累计开展各类活动40余场,激发千鹤乡村发展活力,带动村民共富。

【建融观察】

实现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而强村富民是推动共同富裕的路和桥。

要深化党建引领。持续强化链组党建、共富工坊、强村公司等共富载体,夯实乡村振兴产业根基,推动乡村集体经济蹄疾步稳,让强村成为富民的源头活水。

要力促人才“破土”。以“三支队伍”建设为指引,着力打造最优人才生态,引育人才振兴促进共同富裕,让富民成为强村的动力支撑。

要夯实民生保障。持续在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提升共富水平,提高民生温度,彰显幸福质感,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共同富裕不会一蹴而就,必须脚踏实地、久久为功,持续增强乡村发展内生动能,高质量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强村富民之路才能越走越宽,共同富裕美好图景才会更加清晰可盼。

(记者 舒远 余佳艺)

责任编辑: 杨欢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