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建立多层次、多领域立体培育应急救援队伍,多元化发展社会救援力量,构建各有侧重、优势互补、互为依托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同心协力筑牢应急处突战斗堡垒。
据悉,全市组建了综合应急救援队,下设大队部、水上救援中队、山地救援中队、森林消防救援中队、矿山救援中队、电力救援中队、危化品救援中队和医疗救援中队。队伍设大队长1名,负责全面管理和指挥,副队长4名,分别负责不同领域应急救援任务。同时充分利用现有条件,配备排涝车、铲车、扫雪车等大型专业设备,为应急救援提供坚实物质基础,提升救援效率和应对能力。今年,还为市级救援队伍新增生命探测仪、红外热成像仪、救援船艇、混凝土液压破拆工具组等装备200余件。
为了深化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我市坚持专业导向原则,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组建6支行业救援队伍,包括防汛抢险、道路抢修、房屋建筑工程抢修、通信抢修、电力抢修、燃气管网抢修等领域,每支专业队伍预编人数不少于20人。主管部门统筹专业救援队伍日常管理,完善人员培训、安全操作、训练演练、拉动点验等工作机制,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故和自然灾害,切实增强抢险救援实战能力,实现抢险救援行动高效有序。
市应急管理局应急综合指挥中心负责人介绍,我市积极推进基层应急救援力量建设,理顺管理体制,明确基层救援队伍职责和协同机制。建设镇街主要负责人任指挥长,副书记或分管副镇长和应急消防管理站站长任副指挥长的基层应急救援力量。镇街应急消防管理站负责日常工作,组建森林灭火、防汛抢险、医疗救护等救援力量。全市范围内已建成乡镇(街道)综合应急和消防救援队共计16支,村社突击队256支。
(通讯员 何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