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时报 建德新闻网
0571-89606367
举报电话: 0571-647348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新闻及时报

微信扫一扫分享

“三化融合”构建电动自行车全链条治理新格局
2024-11-28 09:03

近年来,我市坚持问题导向原则,融合信息化、标准化、社会化手段,创新构建“平台+规范+共享”的综合治理体系,全力实现平台协同、规范先行、全民共治,推动形成电动自行车全链条安全管理的良性循环。

我市坚持信息化转型全流程“智理”,依照“统一规划、分类推进、分步实施”的策略,推动电动自行车信息化管理,实现电动自行车从登记注册到充电设施布局建设,再到日常监管的全流程任务、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覆盖;运用物联网、大数据、智慧用电等前沿技术,构建电动自行车安全监控预警系统,对电池充电、车辆停放等关键环节进行24小时监控和即时预警,显著提高安全管理的精准度和响应速度;结合小区综合提升规划,推广安装智能电梯阻止系统,依托机器视觉图像感知技术,实现对电动自行车的检测识别,从源头上阻止电动自行车进入楼层和住户家中,消除安全隐患。

标准化引领全方位“制理”是我市电动自行车全链条治理的另外一招。我市以标准化管理、标准化运行为指引,全力推进电动自行车安全监管的标准化建设;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结合地方实际,制定系列电动自行车安全监管标准和制度;在登记注册、充电设施建设、日常监管等各环节,明确具体的操作流程和管理要求,确保安全监管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重点推进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的标准化建设,通过科学规划、统一标准、强化维护等措施,达成安全充电目标。目前,我市已成功打造50处“17新安充”标准化电动自行车充电点,为居民提供既安全又方便的充电服务。

与此同时,我市注重社会化监管全闭环“治理”,消防、公安、住建、市场监管等部门紧密合作,形成强大的监管合力,对电动自行车的销售、维修、使用、充电、停放等各个环节进行闭环监管;“楼里微光”党建引领推行楼栋长定点管、网格员日常巡、群众自觉用、专业力量远程控的四级治理模式,深入开展电动自行车火灾隐患排查,重点整治违规停放、违规充电等突出问题,切实提升充停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充分发挥社区、物业等基层力量的作用,组建电动自行车文明充停管理人员和“小楼安全员”队伍,积极劝导制止电动自行车飞线充电、乱停乱放等不文明充停、不文明入楼行为,共同营造安全、有序的电动自行车使用环境。

(通讯员 朱建龙)

责任编辑: 王诺妍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