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时报 建德新闻网
0571-89606367
举报电话: 0571-647348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新闻及时报

微信扫一扫分享

挥毫“改革墨” 绘染“幸福图”
2024-12-10 07:59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的重大原则之一,充分彰显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立场遵循和价值取向。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如何做到“改革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久久为功”四字是建德改革答卷的“最强注脚”。近年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全会和杭州市委全会决策部署,大力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扎实开展“深化改革、强基固本”主题年活动,全面深化多领域改革,从群众呼声和市场需求中精准捕捉改革导向与驱动力,通过实施一系列既贴心又高效的惠民利企政策与举措,精准破解群众与企业的痛点难点问题,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幸福感及安全感,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增值服务新升级

筑梦为企“新生态”

“企业定时间、我们赶进度;企业出题目,我们做答案”……我市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佼佼者浙江华奕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今年需交付10余架飞机,但因生产周期长、回款慢,面临600万资金周转缺口,且缺乏实物抵押,贷款增额难。

了解到华奕航空的困难后,建德市企业综合服务中心第一时间协同市府办、市发改局、市经信局、市财政局、市国资服务中心、中国银行建德支行等部门和金融机构,主动“上门”,精准服务,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订单质押、专精特新申报、首台套政策、产业基金投资等多措并举,为企业量身定制融资方案,成功解决500余万元的贷款融资,有效缓解企业燃眉之急。

今年以来,在市改革促进中心牵头抓总下,全市上下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工程”,打造建德特色营商服务品牌。通过“书记市长有约”和“助企大服务”活动,市领导及党员干部紧密联系企业,解决实际需求。通过举办营商环境优化提升“17体验日”活动,聘请“营商环境体验官”和“营商环境赋能团”,促进社会参与。同时,构建“1+5+N”企业服务网络,打造“15分钟服务圈”,并上线“17(益企)服”平台,实现诉求闭环管理。此外,我市“以增值服务构筑化工产业发展新生态”案例成功入选全省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典型案例集,工业项目“分段式”联合验收新模式特色改革做法获省《竞跑者》刊登,还在杭州地区率先启动企业服务直通车,提供“移动式”服务。科学编制了《优质产品名录》和化工产业合规指引,助力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

截至目前,仅我市涉企问题高效闭环解决机制已解决企业问题712个,办理满意率99.36%。

农综改深耕细作

打造山区县“金名片”

集中流转、标准建设土地,破解山区农村种植业难题,优化资源配置,让种植户更低门槛 “拎包开种”……得益于农业“标准地”改革,截至目前,我市累计建有9.8万亩农业“标准地”,预计今年将突破10万亩。而该项改革案例,早前已入选2023年度浙江省农村改革十大典型案例。

建德农创客洪神安就是其中的受益者。自我市草莓“标准地”项目开展以来,他的承包地从5亩一路扩大到32亩,不仅自产自销,还助力周边农户销售。截至目前,建德草莓“标准地”已吸纳入驻主体185个,最大的主体有200亩。

同时,我市持续深化农业“标准地”改革,推行多种共富模式,探索新型“标准地”,稳定土地承包关系,成功争取全国土地第二轮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创新农事“增值式”服务,构建农事服务网,草莓产业服务“一类事”应用场景入选全省首批营商环境“微改革”案例。

近年来,我市累计培育“新农人”3178人,入选乡村人才振兴先行县试点。“乡村梦想家”人才培育品牌特色改革做法荣登省《竞跑者》。通过“乡村梦想家”载体,提升乡村运营活力。培训“建德师傅”1.6万人次,持证上岗5700余人。

民生改革着墨

绘就便民惠民“幸福圈”

“菜篮子”“米袋子”,关乎千家万户。去年,李家镇在全市首创“幸福方桌”做法,积极探索出一条“老年食堂(助餐点)+社会化配送+邻里互助”的新型养老助餐服务路径。而后,市委、市政府为破解农村老年人“一口热饭”难题,全面推出“幸福方桌”爱心助餐扩面提质行动并纳入主题教育实施高质量发展“十大行动”之中。

以改革力度不断提升民生“温度”,加快打造幸福宜居之城。如今,“幸福方桌”爱心助餐模式仍在持续创新,“1+N”模式布局设施和服务网络积极构建,打造出“老年食堂+助餐点+送餐上门服务”养老助餐服务体系,年服务老年人140万人次,农村服务覆盖率达95%以上。

据了解,我市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全面绽放,乡村医疗革新稳步推进,15家医疗中心织密健康网,市镇村三级“互联网+医疗”遥相呼应。便民“微改革”独领风骚,全省唯一农贸市场集成改革试点落地,守护“菜篮子”安全,助力市场焕新颜。创业就业“烟火地图”点亮城市,集市如繁星点缀,摊位新增数百,流动摊主乐享其成,营业额节节攀升。共同富裕改革深化探索,杭金衢“三地共富”机制创新,建桐浦“三地共富”改革积极探索,资源共享,产业共荣。更有“文化乡集”综合体,汇聚阵地、资源、队伍、服务、机制,丰盈群众精神世界,艺术之花在乡间绽放,做法入选省“艺术乡建”典型案例。

试点先行破局

下好深化改革“先手棋”

改革行不行,试点来先行。今年7月8日,我市迭代上线殡葬领域数字化改革标志性成果“数智殡监管”平台,全省首创民间殡葬从业人员备案制管理,实现从业人员、丧葬流程、办丧费用全闭环数字监管,这也是建德改革之于全国殡葬领域跨部门综合监管试点和全省“群众天天有感微改革”试点的硕果。

据市民政局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市至今累计开展监管254例,预警35次;数智殡系统已为2366例办理“身后事”28.86万件,接连收获群众点赞好评。

在打造“千万工程”新案例工作中,我市积极推进大同镇全国首批、全省首个“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建设,努力打造乡村振兴新高地、“千万工程”新案例、共同富裕新实践。同时,我市还大力推进国有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和国有林场服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建立场村合作模式,推进千亩“油茶+中药材”林下经济“标准地”示范项目,推出森林旅游、森林养生、自然教育、研学课堂等新业态产品,推动国有林场发展模式变革,激发林业发展新动能。

建德深化改革,始终秉持人民至上,以增进民生福祉为要。“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围绕‘深化改革、强基固本’主题年活动,紧握民生脉搏,回应民众期盼,用改革之举精准对接百姓所需。在破解成长之惑、转型阵痛中,持续激发新的改革动能、锻造新的发展优势,为打造‘幸福宜居文旅共富’新图景贡献更多改革力量。”市改革促进中心主任周义盼表示。

(记者 仰武)

责任编辑: 杨欢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